第27章 出货

忙碌了小半夜,许建业三人,一共灌装了190多瓶晴川粮液。

灌装、贴标、压盖的流程熟练后,速度上快了很多。

主要是,这些酒灌装之前需要过滤,一晚上有这么多,算是个不错的成绩。

许建业在计算成本时,给人工成本算成了一毛钱。

这里面的人工,并不包含酿酒的,酿酒工人的人工,已经算在了酒水里。

一毛钱的人工,洗瓶子的给两分钱,灌装可以给个四分钱,贴标可以给个三分钱,压盖可以给个一分钱。

当然,这是光瓶酒的人工成本,如果是带盒子的,其中还要加入两道工序,分别是封盒,还有封箱。

不过,这些工序很简单,可以和压盖合在一起,到时候人工费需要往上加一点。

翌日。

许建业一家起了个大早。

产品做出来了,许建业今天要去给董春梅的饭店送货。

布褂、劳动裤、解放鞋,这是许建业今天穿的衣服。

还在刷牙,刘桂花拿了几件衣服,说道:“这几件是你三姐的工服,前两天在家洗了没带过去,你今天去县城,顺道给她送过去。”

“行,回头我顺道去趟城南,给三姐送去。”

“早上你就一个人去吧,注意点安全,我和你妹妹,要去大姐家帮忙。”刘桂花放下衣服,叹了口气,“双抢这么忙,能去帮一把就去帮。”

许建业默默点了点头,心想等送完货,自己也去帮帮忙。

农村就是这样,谁家忙不过来,也就亲兄弟们能去搭把手。

吃完早饭,许建业把家里的平板车组装好,刚拉到酒厂门口,母亲和小妹,已经把酒抬了出来。

一共110瓶酒,装了三个箱子。

装酒的箱子是送瓶子时带的,正好用来装光瓶酒,一个大箱子,可以放40瓶酒。

见许建业提着一袋米,小妹忍不住问:“哥,你带着米去干啥?”

“一个朋友家里困难,我去给他送点米。”解释了一句,许建业把三箱酒搬上车,戴上草帽,拉着板车就上了路。

望着哥哥的背影,许梅感叹道:“妈,你有没有觉得,哥这几天跟变了一个人一样。”

刘桂花不禁感慨:“是啊,吃了这么大一个亏,总算是长大了。”

前几天许建业要卖成品酒,家里人虽然答应,可实际上,没有人看好。

可谁也没想到,许建业竟然说到做到,这才几天的功夫,竟然已经开始出货了。

父亲去世这几年,许建业想了不少法子盘活酒厂,可最多的生意,还是去镇子上卖原酒。

至于散酒,只能说顺带卖卖。

眼下,许建业一个人挑起了家里的大梁,搞不好,这一万块还真有机会还掉。

家里的酒厂,原本就是全家人的希望,如果不是到万不得已,谁愿意卖呢!

“走吧,换身衣服,去你大姐家帮忙。”

……

许建业拉着平板车,走在坑坑洼洼的马路上,低着头,小心翼翼寻着还算平坦的地方走。

身后的瓶子,时不时发出叮咛桄榔的响声。

“以后赚钱了,第一件事,就是给这路修好,还是得柏油的!”

许建业给自己定下了个目标。

平板车晃晃悠悠,平日里一个小时的路程,花了两个小时,许建业才到了董春梅的饭店门口。

把车停在马路牙子旁,许建业一眼就看到了忙碌的董春梅。

“老板娘,来送货。”许建业喊了一声。

董春梅依旧系着围裙,坐在小凳子上择菜,听到许建业的喊声,董春梅抬头一看,当即就笑了。

放下手中的活,就着围裙擦了擦手,说道:“许老板,你怎么亲自来送货,穿这身衣服,我还真没认出来。”

许建业已经搬下来两箱酒。

擦了把汗,许建业说道:“谁送都是一样的,别耽误了你饭店的生意。”

董春梅弯腰从箱子里拿出一瓶,顺手摇了下酒花,笑道:“昨天那个孔师傅买菜路过,又来问了酒到了没,你也知道,现在酒水价格涨得厉害,一些散酒,口碑是越做越差。”

董春梅这话倒是真的,镇子上卖散酒的门面,只有一两家,许建业买食用酒精那家,是不对外散卖的,主要业务反倒是收购原酒,卖给其他酒厂的大客户。

一两家的小门面,他们的散酒有好几种,可在口感上,只能说是稀烂。

当下,不但是物质匮乏,懂得调酒技术的人,更是极为的匮乏。

就别说,像许建业这种,历经大量实验,调配了成千上万个样品,有着极为丰富经验的大师。

散酒的口感好坏,只局限于装酒的那一坛,等那一坛卖完后,口感又变的不一样。

董春梅装模作样地看着酒花,说实话,她也看不出来个所以然。

但,上次被人坑了后,她对于许建业的这批货,还是心存警惕,数了下数量,一共110瓶,酒瓶上,所有的信息全都有,一切看似没问题。

顿了顿,她说道:“许老板也别见怪哈,做生意,丑话说在前头,孬酒我也不敢给客人喝,我这小饭店也经不起折腾。”

许建业会意,当即表态:“我明白,老板娘可以拆开一瓶,和前天那剩下的对比下。”

董春梅心里一惊,对许建业又高看了几分,自己只是看了个头,他就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换成别人知道要试一下酒,肯定要说几句恼骚话。

点了点头,董春梅把弟弟从饭店里喊了出来。

前天带的样品酒,还有一点儿,拧开一瓶新的,倒了两杯,姐弟二人各自尝了一口。

虽然两人不懂酒,简单的味道还是能尝出来一点。

见弟弟点头,董春梅当即起身,说道:“许老板做生意敞亮,这样我就放心卖了,估计十天时间吧,到时候你再来送一批,我给你结款。”

顿了顿,她又补充道:“卖多少结多少。”

按照以往的经验,董春梅这小饭店,一天大概能卖出10瓶的量,包括了打散酒的。

许建业也不计较,能在这个年代尝试做生意的,而且生意还算不错,谁没有几把刷子。

如果眼前的人是自己的二姐,也会算的这么清,起码,在许建业报价1万时,董春梅还没有砍自己价呢。

“行,没问题。”

跟董春梅告了别,许建业又在旁边的菜市场买了点蔬菜,这才拉着板车,朝着城南的肉联厂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