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杏雨针痕

春寒裹着杏花跌进窗棂时,我正跪在青石砖上绣第八条百鸟朝凤帐幔。银针穿过孔雀尾羽的瞬间,指尖突然传来细微的刺痛,三寸长的缠金绣针竟在苏绣缎面上戳出个米粒大的窟窿。

“这雀翎的捻金线不对。“我将绣绷举到鼻尖轻嗅,三月杏雨的潮气里混着若有若无的苦杏仁味。手指抚过金线分叉处,几不可见的靛蓝色粉末簌簌落在掌心——是西域绝嗣药才会有的孔雀石粉。

廊下的铜铃突然叮当作响,我迅速扯下半片衣袖裹住染毒的绣线。程砚之背着药箱跨过门槛,青色袍角扫落几瓣粘着雨水的杏花,那股子清苦的药香倒是冲淡了绣坊里陈旧的熏艾味。

“昨夜让你敷的雪玉膏可曾见效?“他蹲下来查看我结痂的膝盖,指腹隔着罗袜按压骨节时,我下意识缩了缩腿。半月前替贵妃绣万寿图跪出来的伤,倒成了他日日问诊的由头。

窗外的雨丝忽然急促起来,我借着整理绣线的动作避开他的目光:“劳烦程医师记挂,只是这贡品明日便要呈送昭阳殿......“

话音未落,绣针突然在缎面下发出诡异的闷响。我捏着针尾向外拔,针尖竟带出一串细小的血珠,在孔雀翠绿的尾羽上洇出暗褐色的斑点。这方寸之间的绣绷里,不知何时被人塞进半片泛黄的绢帕。

“当心!“程砚之猛地攥住我的手腕,银针在帕面划开的裂痕里,隐约透出半幅用血迹勾勒的牡丹图。他指尖发颤地掀开三层苏绣缎面,藏在夹层里的绢帕彻底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那歪斜的“永“字最后一横,分明是咬破手指写就的。

我后颈突然窜起一阵寒意,二十年来养父临终前塞给我的绣绷,竟藏着这样的秘密。喉头涌上腥甜的铁锈味,腕间的玉璜突然发烫,那道自小就存在的裂缝正缓缓渗出暗红色的液体。

“阿昭!“程砚之的惊呼被淹没在突如其来的雷鸣里。闪电劈开浓云时,我清楚地看见养父惯用的双面绣针法——牡丹花蕊处的金线走向,与玉璜表面的纹路完全重合。

掌事姑姑的脚步声混着雨声逼近,我迅速将绢帕塞回原位。程砚之突然扳过我的肩膀,沾着药膏的手指重重抹过我眼尾:“别动,你眼睛里落了金粉。“

门轴吱呀转动的刹那,他温热的呼吸扑在我耳畔:“今夜子时,我会在冷宫东南角的杏树下等你。“药箱底层传来瓷瓶碰撞的轻响,那串动静的节奏竟与养父教我的《金刚经》诵念节拍分毫不差。

“沈昭阳!“姑姑的藤杖砸在青石砖上,溅起的泥水沾湿了未完成的绣品,“尚宫局传话,要你将这批帐幔全数拆了重绣!“

我垂首盯着她湿透的裙裾,石青色的宫装下摆沾着几点朱砂,那是唯有出入钦安殿的女官才会沾染的印记。她突然用藤杖挑起我的下巴,混着沉水香的气息喷在脸上:“听说你擅辨百草?“

喉间的血腥气更重了,腕间玉璜的温度几乎要灼伤皮肤。我盯着她发间那支点翠凤簪,突然想起三日前送来的绣线里混着断肠草汁。当时我假装失手打翻茶盏,用普洱茶的汤色掩盖了毒物检测的痕迹。

“奴婢愚钝,不过是跟着程医师识得几味止血草药。“指尖悄悄捻碎袖中的艾草,苦涩的清香立刻冲淡了她身上诡异的甜香。这是养父教的法子,他说深宫里的毒往往裹着蜜糖的壳。

姑姑的藤杖突然扫向绣架,数十根缠金绣线应声而断。我扑过去护住绣绷时,左手无名指被金线割出深可见骨的伤口,血珠滴在绢帕遮掩处,那抹暗褐色的“永“字突然泛起幽蓝的光。

“这双手若再敢碰不该碰的东西......“她碾着我的手指在青石砖上反复摩擦,疼痛反而让我清醒。血水顺着砖缝蜿蜒成奇异的图案,那分明是前朝宫廷密档中记载的凤翼纹。

程砚之突然重重咳嗽起来,药箱里滚出个碧玉药瓶。姑姑的瞳孔骤然收缩,藤杖像被烫到似的缩了回去:“既然程医师在此,老身便不打扰问诊了。“

直到那袭石青色身影彻底消失在雨幕里,我才发觉后背的衣裳早已被冷汗浸透。程砚之沉默地替我包扎手指,绷带缠绕的节奏竟与方才药瓶滚动的声响完全一致。当他打上最后一个结时,我忽然抓住他的手腕:“你早知道这绣绷有问题?“

“二十年前我爹抱着浑身是血的婴孩闯进医馆时,这玉璜就在襁褓里闪着血光。“他轻轻转动手腕,露出内侧陈旧的烧伤疤痕,“沈叔说这是比命更重要的东西,让我发誓绝不在你及笄前提起。“

雨声渐歇,暮色给绣坊蒙上灰纱。我摩挲着玉璜裂缝中干涸的血迹,忽然听见极轻的机括转动声。程砚之留下的药瓶在暗处泛着莹绿微光,瓶底用朱砂写着“廿三“,正是《金刚经》第二十三页的页码。

当最后一线天光被夜色吞没时,我咬破手指将血滴在绣绷背面。血珠沿着金线脉络游走,渐渐勾勒出残缺的宫殿轮廓——那飞檐上挂着的青铜铃铛,与冷宫屋檐下的丧钟形制完全相同。

子时的更鼓响起时,腕间玉璜突然发出蜂鸣般的震颤。我藏在袖中的银针沾着孔雀石粉,在月光下泛出幽蓝的光。杏花被夜风卷进窗棂,落在尚未完成的孔雀尾羽上,恰巧遮住了那个用血修补的“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