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金陵城的秋雨淅淅沥沥下了三日,

李煜站在吴王府的书房窗前,手指有节奏地轻敲窗棂。

在金陵城外练兵已有一月,他却迟迟未能见到黄婉柔。

冯延巳的人盯得太紧,他不能冒险。

“殿下。”

张承业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向李煜抱拳一拜道,“刚收到消息,冯延巳又在朱雀大街加派了眼线,黄姑娘的医馆附近至少有十个探子。”

李煜眸子一冷,手指停在窗棂上:“这老狐狸...”

自从他在朝堂上流露出想要纳黄婉柔为侧室的意思,

冯延巳就像嗅到血腥的鲨鱼,四处散布谣言。

有人说黄婉柔是楚国细作;

有人说她以妖术迷惑亲王;更恶毒的是,竟有人造谣她与多位朝臣有染,不堪入王府。

“殿下,末将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张承业欲言又止。

“说吧。”

“冯延巳此举,分明是要借黄姑娘打击殿下声誉。若不反击,只怕谣言愈演愈烈...”

李煜转身,眼中闪过一丝锐光:“谁说本宫不打算反击?”

他从书案抽屉里取出一叠文书递给张承业:“看看这个。”

张承业接过细看,脸色渐渐变了:“这...这些都是冯延巳贪污受贿的证据?殿下从何处得来?”

“练兵期间,钟谟将军在金陵城外截获了几批送往楚国的密信,其中就有冯延巳与楚国商人的交易记录。”

李煜冷笑几声,“他以为做得隐秘,却不知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殿下打算如何处置?”

张承业面露喜色。

如此冯延巳不死也要罢官免职。

眼下的楚国,

局势错综复杂。

虽然被唐国覆灭。

却因为楚国旧部将领刘言的叛乱。

又将唐军赶出了楚国境内。

刘言还没称王。

又被部下周行逢杀了,自立为王,

楚国现在尊奉北方大周为正朔。

俨然就是不将唐国放在眼里,臣服大周。

所以唐国上下。

都非常仇恨楚国。

而如今。

冯延巳居然敢与楚国暗通款曲。

这简直就是在找死。

李煜负手而后,踱步到书案前,手指轻抚一方白玉镇纸:“冯延巳最看重什么?”

“名声。”

张承业不假思索地回答,“冯延巳向来以清流自居,最恨别人说他贪财。”

“正是。”李煜唇角微扬,露出一抹诡黠,“所以,我们也该让他尝尝谣言的滋味。”

张承业恍然大悟:“殿下的意思是...”

“你找几个机灵可靠的人,从明日起,在茶楼酒肆、勾栏瓦舍散布消息,就说冯延巳表面清廉,实则贪墨成性,连赈灾粮款都敢染指。”

李煜说到此处,声音渐冷,“记住,要做得自然,像是市井闲谈,切莫让人察觉是我们所为。”

张承业虎目之中闪过一抹精光:“末将明白。只是...光靠谣言恐怕难以撼动冯延巳地位。”

“当然不止于此。”

李煜从袖中取出一封信,“这是本宫写给韩熙载大人的密信。他素来刚正不阿,又与冯延巳政见不合,是调查的最佳人选。”

“韩大人确实正直,但他会听殿下调遣吗?”张承业面露担忧,

李煜却胸有成竹:“韩熙载虽不结党,但最恨贪官污吏。只要他听闻风声,必会主动请缨调查。届时,我们再暗中将证据递到他手中...”

正说着,门外靖边军高声通报:“殿下,钟谟将军求见!”

李煜示意张承业收起文书,随即对外面吩咐道:“让他进来。”

“诺!”

片刻后,

钟谟风尘仆仆地走进来,铠甲上还带着雨水:“殿下,末将已按您吩咐,将靖边军精锐分批调入城中,随时听候调遣。”

“很好。”李煜满意的点头,“记住,没有本宫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轻举妄动。”

钟谟抱拳领命,又压低声音道:“还有一事。末将查到冯延巳的弟弟冯延鲁近日与几个楚国商人来往密切,似乎在密谋什么。”

李煜眼中寒光一闪:“继续盯着,但不要打草惊蛇。”

待钟谟退下,

李煜走到窗前,望着雨幕中朦胧的皇城轮廓。

这场博弈,

他必须赢不仅为了自己,更为了那个在医馆中苦苦等待的女子。

三日后,谣言如野火般蔓延整个金陵城,

茶余饭后,无人不谈冯相国的“贪腐事迹”。

有人说他府上的地砖都是金箔铺就;

有人说他一个小妾的首饰就值万贯;更有甚者,说他连军饷都敢克扣,导致前线将士缺衣少食。

这日早朝,李煜特意换上一身素净朝服,安静地站在武官队列中,冷眼旁观事态发展。

果然,刚议完边防要务,御史大夫王珪就出列奏道:“陛下,近日市井传言冯相国贪赃枉法,影响极坏。臣请陛下下旨彻查,以正视听!”

龙椅上的李璟眉头紧锁:“冯爱卿,可有此事?”

冯延巳立刻出列,一脸愤慨:“陛下明鉴!此乃小人构陷,老臣清白,天地可鉴!”

“陛下!”

又一位大臣出列,“无风不起浪。既然民间有此传言,为冯阁老清白计,更当查个水落石出!”

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

李煜注意到韩熙载站在文官队列中,眉头紧锁,却迟迟未发言。时机已到,他轻咳一声,出列拱手:

“父皇,儿臣有一言。”

殿内立刻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想知道,这位刚刚练兵完成归来的吴王殿下会站在哪一边。

“讲。”

李璟抬手示意。

“儿臣以为,冯阁老乃朝廷重臣,若任谣言蔓延而不查,反损朝廷威信。不如派一德高望重之臣彻查此事,还冯阁老一个清白。”

李煜语气诚恳,仿佛真心为冯延巳着想。

冯延巳狐疑地看了李煜一眼,却挑不出毛病,只能附和:“吴王殿下所言极是。老臣愿意接受调查,以证清白!”

李璟点点头:“众爱卿以为,派何人调查合适?”

殿中一片沉默,

谁都知道,调查当朝阁老是个烫手山芋,查不出问题是失职,查出问题又得罪权贵。

就在此时,韩熙载终于出列:“陛下,臣愿担此任!

李煜嘴角微不可察地扬了扬。一切按计划进行。

李璟欣慰道:“韩卿刚正不阿,确是最佳人选。朕命你全权负责此案,务必查个水落石出!”

“臣领旨!”韩熙载郑重应下。

退朝后,李煜故意慢行,与韩熙载并肩走出太极殿。

“韩御史任事,本宫佩服。”李煜轻声道。

韩熙载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殿下,老夫虽不问党争,但眼里容不得沙子。若冯延巳真有不法之事,老夫必不轻饶;若有人蓄意构陷...”

他顿了顿,目光忽然锐利:“老夫也不会放过。”

李煜坦然迎上他的目光:“御史大人公正严明,正是朝廷之福。若有需要,本宫愿全力协助调查。”

韩熙载微微颔首,大步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