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皇帝身着明黄龙袍,神色冷峻地端坐在巍峨宫殿的龙椅之上。

他的目光如炬,威严地扫视着下方朝堂,殿内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

户部尚书王大人,身形微微颤抖,额头布满密密麻麻的汗珠,双手如同秋风中的残叶一般,哆哆嗦嗦地呈上奏折。

他的声音因紧张和惶恐而微微发颤:“陛下,江南一带……遭遇大旱,数月滴雨未下,土地干裂,庄稼颗粒无收,如今已是灾民无数啊……”

皇上的脸色瞬间阴沉得好似能滴出水来,他猛地伸出手,一把夺过奏折,目光如闪电般迅速扫过上面的文字,眉头紧紧拧成了一个“川”字,脸上的怒容愈发明显。

“怎么会如此严重?为何现在才奏报!”

他的声音如同洪钟般在殿内回响,带着难以抑制的怒火,震得群臣纷纷低下头,不敢直视圣颜。

听到皇上的怒吼,顾怀瑾微微向前迈了一步,“父皇,当务之急是赶紧想办法赈灾,安抚百姓。”

皇上深吸一口气,努力强压下心头的怒火,他的声音坚定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立刻拨出十万石粮食运往江南,派遣得力官员前去监督发放,务必确保粮食能真正到灾民手中。”

说完,他又将目光转向工部尚书,“组织人手,尽快挖掘新的水井,修缮水利设施,想尽一切办法寻找水源。”

“是…”

几日后,苏瑶放心不下灾区的百姓,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前往灾区的路途。

当她抵达灾区时,眼前的景象让她的内心被深深刺痛。广袤的土地干裂得如同龟壳,一道道裂痕触目惊心。狂风裹挟着黄沙漫天飞舞,整个世界仿佛都被蒙上了一层绝望的黄色。衣衫褴褛的灾民们,瘦骨嶙峋,眼神空洞而迷茫,或瘫坐在干裂的土地上,或拖着虚弱的身体四处寻找那珍贵无比的水源。

苏瑶看着眼前的惨状,眼眶瞬间红了,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但她深知此刻不是悲伤的时候,于是她咬了咬牙,不顾身份,立刻投身到救灾的工作中。

她毫不犹豫地挽起衣袖,亲自来到施粥棚,为灾民发放稀粥。她双手稳稳地端着粥碗,递给每一个伸出手的灾民,看着他们狼吞虎咽的模样,心中满是酸涩与不忍。

遇到受伤的灾民,她蹲下身子,动作轻柔地为他们包扎伤口。

她一边包扎,一边轻声安慰:“别怕,会好起来的,大家都要坚持住。”

她的声音如同温暖的春风,给这些身处绝境的灾民带来了一丝慰藉。

烈日高悬,无情地炙烤着大地。苏瑶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湿透,紧紧地贴在身上,发丝也凌乱地贴在她那被晒得通红的脸上,但她却浑然不觉。她一趟又一趟不知疲倦地穿梭在灾民之间,忙着协调物资,耐心地询问他们的需求。她的身影在这满目疮痍的灾区中显得如此渺小,却又如此坚定而有力。

当地知府听闻有人来救灾,以为是大人物亲临,匆匆赶来。

看到苏瑶一身朴素装扮,只当是来帮忙的平民,态度随意:“你在这帮忙就好好干,别瞎指挥。”

苏瑶并未在意,认真说道:“大人,当务之急是多搭帐篷安置灾民,确保他们有水喝。”

知府不耐烦地应了一声,便四处张望。

一阵喧闹声从不远处传来。

只见一位衣着华丽的女子,在一众随从的前呼后拥下缓缓走来。

苏瑶定睛一看,来人竟是丞相之女柳若璃。她今日身着一袭绣着精美牡丹的粉色锦袍,头戴镶嵌着红宝石和珍珠的金冠,举手投足间都透着一股高傲的气质。

知府大人一看到柳若璃,眼睛顿时亮得如同夜空中的星星,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简直就像一朵盛开到极致的菊花。

他立刻撇下还在交代事情的苏瑶,像一阵风似的快步迎了上去。

他跑到柳若璃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点头哈腰道:“哎呀,柳小姐大驾光临,真是让下官蓬荜生辉啊!一路辛苦了,快请进府休息,我已备好丰盛的酒菜。”

一边说着,一边伸手做出请的姿势,恨不得直接替柳若璃开路。

柳若璃微微颔首,眼神却越过知府,落在了不远处忙碌的苏瑶身上。

她的嘴角浮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那笑容里似乎藏着一些旁人难以捉摸的心思。

她轻轻抬起手,用手帕优雅地擦了擦嘴角。

她迈着优雅的步子走过去,上下打量着苏瑶,嘴角浮起一抹嘲讽的笑:“哟,这不是苏姑娘吗?在这儿忙得灰头土脸的,倒真是一副心系苍生的模样。”

苏瑶眉头微皱,心中厌烦,但还是礼貌地行了一礼:“柳小姐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柳若璃还未开口,知县又赶紧凑上前,抢着说道:“柳小姐自然是心系灾区百姓,听闻灾情,马不停蹄从京城赶来,还带来了数不清的珍贵物资,可真是菩萨心肠!”

说着,眼睛眯成了缝,脸上的肥肉都跟着抖动,就盼着能得柳若璃一个赞赏的眼神。

苏瑶回想起自己独自赈灾时,知县总是推诿拖延,对她的需求百般敷衍。

可如今,仅仅因为柳若璃是丞相之女的身份,便这般阿谀奉承,苏瑶看在眼里,心中满是不屑与失望,对这官场的丑恶有了更深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