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两天,杨巨完全沉浸在炼制青基丹的奇妙过程之中,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他与那熊熊燃烧的丹炉。
时间在专注中悄然流逝,仅仅两天,他便将剩余的八炉青基丹全部成功炼出。
每一瓶都精心装入二十五粒丹药,如此一来,竟炼出了九瓶中品青基丹,另有下品、次品青基丹各一瓶。
这些丹药,凝聚着他的心血与灵力,散发着诱人的光泽与药香,宛如一件件珍贵的艺术品。
到了第三天清晨,柔和的阳光透过洞府的缝隙,洒在杨巨坚毅的面庞上。他在卧室中结束了修炼,周身萦绕着淡淡的灵力光辉,整个人神清气爽。
正寻思着到洞府外去走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感受灵药园清晨的宁静与生机,却忽然察觉到有一张传音符,携带着隐隐的剑气,飘飘然来到自己洞府前。
杨巨心中一动,立刻将神识向外探去,瞬间感知到一位男修正迈着不紧不慢的步伐,朝着自己的洞府走来。
他微微提神,仔细观察,这才看清来人正是“路子烨师叔”。杨巨嘴角微微上扬,提起脚,迈着稳健的步伐迎了出去。
待杨巨来到洞府外,“路师叔”也恰好抵达。只见路师叔一身如雪白衣,手中轻摇着一把白纸扇,风度翩翩。
他的修为虽还停留在筑基初期,但已明显感觉到达到了初期巅峰,周身灵力隐隐波动,似有破境之兆。
路师叔见杨巨出来,脸上露出亲切的笑容,潇洒地一挥手中白纸扇,说道:
“师弟,你可当真是,让师兄倍感震惊啊。”
杨巨赶忙躬身一拜,恭敬地尊称了一句:
“师兄!”
路师兄见状,赶忙上前将杨巨轻轻托起,杨巨也热情地邀请他进入洞府。
二人来到洞府前室,对坐在石桌旁。杨巨抬手间,一壶灵酒、两只玉杯便出现在桌上,酒香四溢。
两人举杯对饮,醇厚的灵酒顺着喉咙滑落,暖意瞬间在腹中散开。原来,路师兄得知杨巨筑基成功且回到了灵药园,特意前来庆贺。
不仅如此,他还为杨巨带来了九百块木灵石,其中竟有二百块是更为珍贵的中品木灵石。
杨巨目前在修炼上对木灵石需求颇大,便也没有推辞,欣然收下这份厚礼。
几杯灵酒下肚,杨巨脸上浮现出一丝愧色,缓缓说道:
“师兄,今日你来祝贺我,我心中却多少有些惭愧。当年我本答应过你,要去你路家山路家作供奉长老,不想却被宗门派到了那幽潭岛,最终失了和您的约定。”
说罢,杨巨自饮了一杯灵酒,以表歉意。
路师兄听闻,轻轻摇了摇手中的白纸羽扇,说道:
“誒?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师弟现已筑基,还提那些干什么。以后师兄我若需要什么丹药,你若能帮我炼一炼,那就再好不过了。”
杨巨闻言,赶忙点头应下。随后,他伸手从乾坤袋中拿出一个精致的白玉小瓶,轻轻放到路师兄的玉杯旁,拱手说道:
“当年,师兄还送了我一鼎绿王炉,这丹炉对我炼丹帮助极大。我便以此物,向师兄聊表谢意吧。”
路师兄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用羽扇轻点了点杨巨,示意他太过客气。随后,他轻轻一挥白纸扇,玉瓶便缓缓打开。
然而,玉瓶一开,路师兄脸上的笑意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惊讶,他难以置信地看着杨巨。
原来,那小玉瓶中,静静躺着一枚筑基丹,正是杨巨所炼出三枚筑基丹中的最后一枚。
路师兄惊讶得愣了足足五息,才缓缓看向杨巨,问道:
“师弟,这是你炼得?”
杨巨点头,坦然道:
“嗯,炼了一炉,只剩下这一枚。想以此丹赠与师兄,请师兄将其赐予您路家后辈吧。”
路师兄沉默了好一会儿,才抬起头,起身向杨巨拱手轻拜致谢。杨巨赶忙也起身回拜。
两人重新坐下后,路师兄又看向杨巨,神色认真地问道:
“师弟,你现在能不能炼出,上品青基丹?”
杨巨听此,不禁一愣。以他目前血魂魔火的魔力,只要有足够的二级以上的妖兽精血,炼制上品青基丹并非难事。
只是这两天炼制过程中,他已然察觉到,若要炼出上品青基丹,会对血魂魔火造成一定损耗。
权衡利弊之下,杨巨觉得目前对自己而言,炼制中品青基丹来服用,对自身修为提升更为有利。
见杨巨愣住,路师兄似是意识到自己的唐突,摇了下头道:
“不该问师弟这个,你才刚刚筑基,能炼出筑基丹已是不易。我之所以问你此事,是因为我现在需要一些上品青基丹,以作冲击筑基中期的闭关之用。我也找了炓焚谷的开乐师兄,只是不知他能给我炼出多少。
哎!来,喝一杯。”
杨巨闻言,也端起了酒杯。
喝下灵酒后,路师兄又接着说道:
“师弟,每月十五,宗内的筑基修士,会在七星峰东南不远处的东谷,举行东谷小会。今天正好是十五,我一会儿要去,你想不想去看看。”
“东谷小会?”
杨巨口中喃喃念叨,稍作思索后,马上点头应下。
随后,两人又畅饮了几杯,便起身出发。路师兄祭出那柄银色飞剑,剑刃闪烁着清冷的光辉。
路师兄在前,杨巨在后,稳稳站在飞剑之上。随着路师兄一声轻喝,飞剑如同一道银色闪电,呼啸着朝着七星峰方向疾驰而去。
在七星峰东部二百里处,他们飞过了七星峰一带,又往北飞行了一会儿,杨巨便看到了一个谷口朝南的山谷。山谷看上去规模不大,却透着一股别样的秀丽。
谷口处,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映入眼帘,林间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一些楼阁。那些楼阁雕梁画栋,飞檐斗拱,杨巨看着竟觉得和乾山坊市中的宝楼颇有几分相似。
而且,楼阁周围有人在摆摊,不少宗内弟子在其间穿梭往来,热闹非凡。杨巨以为这便是那东谷小会,不想路师兄却说道:
“这里是东谷坊市。自十年前开始,乾山坊市我们大乾弟子便去不了了,路上到处被紫阳宗贼子伏击抢掠,甚至截杀。无奈之下,西门师伯让在此处另建一处坊市,以供宗内弟子之用。”
杨巨听后,点了点头,再看下方坊市,相较于乾山坊市,规模确实尚不足十分之一。
随后,飞剑朝着坊市身后的山谷落去。一直落到谷底,两人稳稳地落在一块溪边的黑台上。
下了飞剑,杨巨举目四望,但见这不大的山谷中,溪水潺潺流淌,波光粼粼,溪边草木青葱,繁花似锦,鸟儿在枝头欢快啼鸣,好一幅秀丽的山水画卷。
沿着小谷东南的地势,依山而建着一些凉亭、小桥与廊道,不少修士已然在其中。
杨巨微微环顾四周,便看到了近三十名筑基修士,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宗内如此多的筑基同辈。
他们男女皆有,修为大多数处于筑基初期,只有寥寥几人达到筑基中期,筑基后期的则一个也没有。
只见这些人中,有的在亭中静坐对弈,神情专注,落子间尽显智慧与谋略;
有的从乾坤袋中拿出玉桌,又往上摆出一些琳琅满目的物品,像是准备售卖;
还有的就站在一处显眼的地方闭目养神,似乎在静静等待着什么人。
杨巨和路师兄一起沿着石梯往上走,很快,便有一人朝着路师兄喊道:
“子烨,今日怎得闲来,来这东谷小会?你身边这位是?”
路师兄马上停下脚步,抬头看向上方一凉亭中的壮汉,拱手说道:
“是聂师兄啊,失敬失敬。几年不见,别来无恙。我身边这位是,灵药园……哦,是烟霞山杨巨师弟,目前在灵药园任管事。”
这话一出,这小会中竟有十多人都将目光投了过来,那聂师兄更是惊讶地说道:
“难道这便是在那近海荒岛,六十岁筑基的杨巨杨师弟?”
路师兄笑着点头,杨巨脸上不禁泛起一丝尴尬之色。但他旋即调整神色,朝那聂师兄一拜,礼貌地称了一句“师兄安好”。
聂师兄一脸自得,伸手摸了摸自己的寸余短须。
接下来,不断有人来到杨巨身边,对他上下打量一番,然后说上几句。杨巨还是第一次如此被众人围观,心中虽感觉些许不适,但依然笑脸相迎。
路师兄见状,向他传音道:
“师弟不必拘束,第一次来都这样,以后就好了。”
杨巨微微点头,表示明白。
过了约一个时辰后,两人正在一亭中闲坐,忽然不知是谁喊了一句,“炓焚谷开乐师兄来了”。
只见,周围有好几人都下意识地抬头往上空看去。就见有一黑袍修士,脚踩一粒青光炽亮、足有磨盘大小的两道纹丹药,如仙人临世般飞了下来。
这人直接落在了小谷高处的一个凉亭中,看上去不过五十岁上下,竟拥有筑基后期修为,周身灵力雄浑,气势不凡。
黑袍修士一收那二道纹丹药,便悠然端坐在凉亭中,手轻轻一挥,十多个白玉小瓶便一一落在石桌上。
此时,杨巨正对着那人身后,清楚地看到其身后的道袍上,绣着一个极为显眼、栩栩如生的丹炉。杨巨心中一惊,暗自叹道:
“果然是有炼丹宗师的风范,大乾门王传化师叔之下,炼丹第一人,灼焚谷开乐师兄。”
很快地,就有人朝着那高处凉亭小跑了过去,路师兄也马上起身说道:
“师弟,你自己在这儿看看吧,我得去找下开师兄,再催催上品青基丹之事。平时可见不上他。”
杨巨连连点头,路师兄很快便快步走了过去,全然没有了刚刚摇扇时的沉稳。
杨巨摸着下巴,心中暗自思忖:“这……过些时日,我也炼炼上品青基丹。”
在亭中又坐了一会儿,杨巨便孤身一人在小会中逛了起来。约有一刻功夫后,在右侧的一个小桥对面,他看到了一位年长的师姐。
这师姐正坐在一张黄色木椅上,身前摆放着一张黄色竹木桌,桌上整齐地排列着十多个黄色玉瓶。
离着还挺远,杨巨就隐隐听到木桌上传来阵阵虫鸣。
这声音让他不由自主地想到了《三昧真法》下昧中的那句,“若借外力,唯有金蝉”。
于是,他不自觉地朝着那小桥走去,缓缓朝那师姐的小摊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