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3章 抱玉脱险2

二呆说道:“那就开工呗。”他说着话扯开衣襟,将腥臭药膏抹满胸膛,蓝玉儿用空罐头盒装药,点燃罐中硝烟的刹那,我把玉象放进了背囊收好,招手喊道:“准备好,咱上了。”

喊着话铜门门闩被我拿下,一脚愣劲头上啦,猛然往里一拉,五只毕舍遮猛扑进来,滚在地上,旋即爬起,东张西望,显然被二呆身上的尸臭引得分神。

二呆喊道:“嗨,孙子们看这儿!”他反握两把刺刀,跃向那小黑怪,三只毕舍遮循味追击跃起,被他双刀同时扎进了胸口中枢,把俩怪物钉在了墙上。

蓝玉儿举着冒着硝烟的罐头盒,迈动烟雨步窜向卡在阶梯口的檀那婆,云燕与我趁机突进,一刀一铲精准捅穿两只饿鬼灵核。

我喊道:“行啊云燕,练出来了,还有一个,二呆回身。”

二呆都不回头,回身青筋暴起,右手回扫,从侧面把跃起的最后一只横着扎了个对穿。

这屋子相对空间比较小,那些小怪物腾挪不易,被我们得了手,弄了个全军覆没,大伙赶紧冲了出去,手电光线晃动,再看那大个儿的,还在玩命的往外吐黑烟,转眼又形成了三只毕舍遮,吐出这几个小怪物后,那七首檀那婆果然瘦小了一圈,已经渐渐能蹭着阶梯口沿,被蓝姐所引,挣扎着往上爬动。

蓝姐趁那玩意还在受困,不停的掏出什么种子药粉的,往那七个蟒蛇头颅上招呼,不多时有的蛇头开始燃烧,有的起泡腐烂,还有几个长出了不知名的花草。

这一圈攻击让五个中招的蟒蛇脑袋开始融化,就再还剩两个头颅的时候,那东西又瘦了好几圈,只有一人多高,直接窜上了四层地面,冲蓝玉儿扑咬。

蓝玉儿何等伸手,垫步拧腰让过一击,开始往我们出来的主陵寝跑去。

那还剩俩脑袋的怪物肚子上带着一堆眼珠子,跟大虾抱卵一般,也跟着蓝姐往前窜,眼见蓝姐就要得手,我们这边就不那么顺当了,三只毕舍遮全冲着二呆招呼,这地方开阔,可不如撞门蒙圈的那几只好对付,闪转腾挪动作极快,我们又不敢乱砍,怕互相误伤,十几回合攻击不中,招招都扑了空。

好在是仨怪物也不理我和云燕,专门围着二呆转,我和云燕能帮着二呆抵挡不用怕它们转头攻击,二呆情急之下,解开了沾染白僵蚕的皮带扔了出去,这一下让仨小怪物分了神,追逐皮带而去,我们三人趁此机会,一齐上手,从后心把匕首铲刃扎了进去,怕对不准方位,玩命的继续捅跺,才把仨怪物弄成黑烟消散。

再看蓝姐已经进入到那陵寝小屋内,双头怪也跟着冲了进去,好蓝姐,那是忽然倒地,倒着滑行,从那怪物的腿间滑出,怪物虽然变成了人形,但身材还是高大异常,一个转身自己把门带上,一通的乱撞,可这门是从外往里推的,从里面往外撞和门框贴的更紧实,而且其力道之大,把铜门带变了形,周围青砖都是一片裂纹。

蓝玉儿站起身扔掉了硝烟罐,之后喊道:别愣着了,下去啊。“

她喊完这句话已经脱力,我知道其体力已经耗尽,赶忙过去搀扶,四个人下了楼梯到了二层,我找到阶梯口的铜象,果然在其左耳处找到了和玉雕相同的机关,而且这机关是能拧动的。

开启了这机关,铜像的耳朵弹出暗格,其中有一个微缩版的小铜象,我赶紧拿出,这回三象可算齐了。

出了这四层皇陵,从前面空地奔着潭水奔跑,我看蓝姐太虚弱,搀着速度不成,索性把她背起来,负重前行。

到了潭水附近,我把铜象玉象都拿出,问道:“云燕,都放水里么?带咱们下来的战象骸骨用不用?”

云燕已经在岸边搜索,她拨弄着那些骨片残骸喊道:“五哥,那硕大的四鼻象骸骨已经成了碎片,只剩下了这个,你看。”

我赶紧接过她递过来的东西,那是一个小孩拳头大的骨雕,也是战象的模样。

二呆说道:“咱们比对比对,看着水里是不是有什么能摆上的凹陷。”

我把三种象雕摆在一排,看玉雕最大,铜雕次之,骨雕最小,玉雕有三十多公分,铜雕也就十五公分左右,骨雕充其量七八厘米长,依次排开,云燕用手电环视了一周潭水,说道:“五哥,没发现象形的凹陷啊,三象踏泉……是不是哪里推断错了?”

二呆说道:“三象踏泉不就是把这仨雕像扔里么?让这帕克国王的古水融入这水脉,这水他们印度人的归宿。”

我说道:“对了骨灰,那棺椁也是三层,这三个雕像是不是也要像套娃那样装起来?”

云燕比对了一下玉象的尺寸,拿开了象鞍,里面除了填充物只有一个小玉瓶,不过拇指大小,又弄了一下拳头大的骨雕,拨开卡销,里面正好有个凹陷,小玉瓶能完整的放进去。

二呆说道:“帕克王想必身材矮小,后赶拇指姑娘,这骨灰量太少了,把我大脚豆跺下去烧了估计都比他多。”

我说道:“人家也许装的是舍利子呗,甭管那么多了,我看尺寸合适,把玉瓶装进去,把那铜的象鞍也打开,一层一层套。”我说着话把玉雕内早已腐烂的棉花都掏了出来,云燕把玉瓶放进了儿童拳头大的骨雕,又打开铜雕的象鞍,把这东西套了一层,盖上了铜盖。

我接过半尺长的铜象,打开那三十多公分长玉雕的鞍盖,鞍盖正好也是十几公分,够把铜象也装进去,往里一番,随形而制严丝合缝,这样也成了微型的三层葬制。”

二呆说道:“这行了,给换了三层大象棺材,下一步怎么弄?扔河里?”

我说道:“只能这样了,试试吧,我刚要端起玉象,就觉着这东西正在微微震颤,好像再发出某种共鸣。

果然,随着这大象震颤,潭水也自中间起了涟漪,从中心升起一个大石碑,其上正好有一个一尺长的象形凹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