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肴命名的原则及方法

一个好听的名字往往会使人或物增色许多,菜肴命名更应如此。这不仅可以使饮食男女听着悦耳,还可以吃着爽口,增加食欲。

菜肴命名的原则如下:

一是菜名应名副其实,能体现菜的特色和全貌。

二是菜名应雅致得体,不可牵强附会,滥用词藻,要朴素大方,不可庸俗下流。

中国菜肴的命名方法有如下12种。

一是按所用主、辅料命名。例如“荠菜山鸡片”、“冬笋牛肉丝”。

二是按调味方法和所用主料命名。例如“糖醋排骨”、“椒盐里脊”。

三是按烹调方法和所用主料命名,例如“清蒸鲥鱼”、“红烧鲤鱼”。

四是按色、香、味、形等特色命名。例如“芙蓉鸡片”、“松鼠桂鱼”。

五是按烹调方法和原料数量、特色命名。例如“扒三白”、“油爆双脆”。

六是在主料前加上人名或地名。例如“东坡肉”。

七是把所用主、辅料及烹调方法全部列出。例如“奶油扒菜芯”。

八是用形象、寓意、比喻命名。例如“佛跳墙”。

九是以烹调方法和主料、地名命名。例如“北京烤鸭”。

十是按主料和菜肴器皿命名。例如“砂锅鱼头”。

十一是按主料和用油调料命名。例如“鸡油菜芯”。

十二是素菜荤名。例如“清炒虾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