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我与他我:中国的女性与形象(1966~1976)
- 黄巍
- 517字
- 2020-08-29 00:15:39
小结
新中国的成立,改变了广大女性的命运,如法律上规定的男女平等是实现妇女解放的第一步;而鼓励广大女性走出家庭,参加社会革命和劳动,参政议政,获得政治上的民主权利则是实现妇女解放的第二步。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价值观体系的重新确立,使诸如女英雄、女劳动模范等新女性形象成为新中国初期舆论媒体宣传的热门话题。“大跃进”运动时期,又产生了“巧姑娘”“穆桂英”“花木兰”等女性形象。
1962年,毛泽东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发出了“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号召,此后,“突出政治”、以“阶级斗争为纲”逐渐成为主旋律,而广大女性的“阶级斗争”意识也在时代的巨大洪流中逐渐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的发生奠定了基础。
《中国妇女》杂志作为当时宣传、报道妇女问题的重要期刊,对其讨论的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革”前后官方对妇女问题的认识。这时,意识形态中的国家已经把触角逐渐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女性作为现实社会中的一分子,其所思所想、一言一行都受到了很大影响。与此相对应,体现女性外貌特征、言行举止等既定的外在性别认知元素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女性形象逐渐开始发生政治化转向,并最终形成了“文革”时期的政治化女性形象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