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初遇的絮语

真希望你也拥有属于你的故事

第一章初遇的絮语

梅雨季的上海总像浸在水墨里,顾言撑着薄荷绿的雨伞走在梧桐道上,帆布鞋踩过积水溅起细碎水花。她怀里抱着一摞泛黄的旧书,那是刚从文庙淘来的绝版诗集,纸页间还带着淡淡的霉味,却让她满心欢喜。

转过街角时,迎面而来的男人猝不及防撞掉了她手中的书。“对不起!”两人异口同声地道歉,顾言蹲下身去捡书,却见对方修长的手指已经先一步拾起《里尔克诗选》,骨节分明的手在深灰毛衣袖口映衬下格外干净。

“你也喜欢里尔克?”男人抬头时,顾言撞进一双清亮的眼睛,像是浸着晨露的琉璃。他戴着银框眼镜,睫毛在眼下投出扇形阴影,鼻梁高挺得恰到好处,唇色偏淡,却给人温润如玉的感觉。

“嗯,他的诗总有种撕裂般的美感。”顾言接过书,指尖不经意间擦过对方掌心,触感带着薄茧,“我每次读《秋日》,都觉得自己站在阿尔卑斯山下,听着风掠过葡萄园的声音。”

男人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笑容像是冬日里突然出现的暖阳:“很少有人会这么形容。我叫白亭,白色的白,亭亭净植的亭。”他从帆布包里掏出纸巾,细心地擦拭着书角沾到的水渍,“这几本都是绝版书,弄脏了怪可惜的。”

“我叫顾言,言而有信的言。”顾言看着他认真擦书的模样,莫名觉得安心,“其实有点水渍反而更有味道,就像这些书带着岁月的故事。”她指着扉页上模糊的钢笔字迹,“你看,这本《飞鸟集》的前主人在‘生命如夏花之绚烂’旁边写了句‘可我的夏天总在下雨’,多有意思。”

白亭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你观察得很细致。我每次淘旧书,最着迷的就是这些藏在角落的小秘密。”他把擦干净的书递回来,突然注意到顾言手腕上缠绕的红绳,“这个手绳......是在静安寺求的?”

顾言低头看了眼褪色的红绳,上面还系着个小小的铜铃:“是我奶奶给我的,她说能保平安。”她轻轻晃了晃手腕,铜铃发出清脆的声响,“虽然有点迷信,但每次听到这个声音,就觉得奶奶还在身边。”

白亭的目光变得柔和:“我外婆也总给我塞各种护身符。”他拉开毛衣领口,露出里面若隐若现的玉佛吊坠,“她总说我小时候体弱,要戴这个才能长命百岁。”

两人相视一笑,气氛突然变得微妙起来。雨滴打在伞面上的声音似乎都变得轻柔,梧桐树的叶子在风中沙沙作响,像是在为这场相遇伴奏。

“要不......一起喝杯咖啡?”白亭指了指街角的咖啡馆,“就当赔罪,毕竟弄脏了你的书。”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我知道这家的拿铁拉花很特别,用的是云南小粒咖啡。”

顾言犹豫了一下,最终点点头:“好啊,正好我也想找个人聊聊这些书。”她跟着白亭走进咖啡馆,暖气裹挟着浓郁的咖啡香扑面而来。店内装修简约,原木色的桌椅搭配暖黄色灯光,墙上挂着几幅黑白摄影作品,角落里还摆放着一盆绿萝,叶片上挂着晶莹的水珠。

他们选了靠窗的位置坐下,白亭熟练地向服务员点餐:“一杯冰滴咖啡,再加一份提拉米苏。你呢?”他转头看向顾言。

“我要一杯热拿铁,谢谢。”顾言翻开随身带着的手账本,上面贴满了各种书签和便签,“说起来,你为什么会对旧书感兴趣?现在很多人都只看电子书了。”

白亭用手指轻轻摩挲着咖啡杯,目光落在窗外的雨幕上:“可能是因为旧书有种独一无二的质感吧。每一本书都像是一个时光胶囊,承载着前任主人的记忆。”他从包里拿出一本破旧的《百年孤独》,封皮已经泛黄卷边,“你看这本,我在二手书店淘到的,里面夹着一张泛黄的电影票根,是1997年上海电影节的。我常常会想,当年那个带着这本书去看电影的人,有着怎样的故事。”

顾言凑近去看那张电影票根,上面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好浪漫的想象。我收集旧书,其实是想留住那些被遗忘的文字。现在很多小众诗集都不再版了,我怕它们就这样消失在时光里。”她翻开《里尔克诗选》,指着某一页:“比如这首《安魂曲》,很少有人知道,但我第一次读就被震撼到了。”

白亭接过书,轻声念道:“‘愿我自己成为那座空坟,/在那里你可以完全安息,/在那里,当你已死,你会更伟大。’”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像是大提琴的独奏,“这种对死亡的浪漫化诠释,确实只有里尔克能写出来。”

“你读诗的方式很特别。”顾言托着下巴,饶有兴趣地看着他,“很多人读诗像是在完成任务,而你像是在和诗人对话。”

白亭笑了笑,有些不好意思:“可能是因为我学过朗诵吧。大学的时候参加过话剧社,专门研究过诗歌的韵律和情感表达。”他从包里拿出一个黑色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每次读诗我都会做笔记,试着去理解诗人创作时的心境。”

顾言接过笔记本翻看,里面不仅有诗歌摘抄,还有很多独特的见解:“你对《荒原》的分析好深刻!我一直觉得艾略特的诗很难懂,但看了你的笔记,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她抬头看向白亭,眼中满是欣赏,“你有没有想过把这些见解整理成书?我觉得会有很多人喜欢。”

白亭摇摇头:“这些只是个人的拙见,登不上大雅之堂。而且......”他的眼神突然黯淡了一下,“我现在的工作和文学没什么关系,每天都在和数据报表打交道,这些爱好只能算是忙里偷闲。”

“是什么工作?”顾言好奇地问。

“金融分析师。”白亭苦笑着说,“每天对着电脑屏幕分析股票走势、撰写报告,和我大学学的中文专业完全不沾边。”他端起咖啡杯喝了一口,“不过这样也好,至少能养活自己,让我有能力继续收集旧书。”

顾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能理解这种矛盾感。我现在在一家出版社当编辑,虽然和文字打交道,但更多的是做市场调研和选题策划,真正能静下心来读一本书的时间越来越少。”她叹了口气,“有时候觉得自己像是被时代推着走的齿轮,停不下来。”

“所以我们才需要这些旧书。”白亭指了指桌上的诗集,“它们就像是时光的锚点,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里,还能找到一片宁静的港湾。”他突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拿出一个U盘,“对了,我整理了一些小众诗人的朗诵音频,你要是感兴趣,可以听听。”

顾言接过U盘,像是收到了珍贵的礼物:“太谢谢你了!我最近一直在找这样的资源。”她打开手机查看日程,“说起来,下周末文庙有个旧书交流会,你要不要一起去?说不定能淘到更多好书。”

白亭眼睛一亮:“真的吗?我一直想去但找不到伴!听说那里经常有收藏家带着绝版孤本去。”他掏出手机,“我们加个微信吧,到时候好联系。”

两人交换了微信,顾言看着手机里“白亭”这个名字,突然觉得这个雨天变得格外温暖。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阳光透过咖啡馆的玻璃洒进来,在桌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说起来,你为什么会在雨天出来淘书?”白亭突然问道。

顾言轻轻转动着手腕上的铜铃:“其实......今天是我奶奶去世三周年的忌日。她生前最爱逛旧书店,每次都会给我带一本新书。”她的声音有些哽咽,“我总觉得,在旧书店里,能离她更近一点。”

白亭沉默了片刻,伸手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我懂这种感觉。我外婆去世后,我也总去她常去的菜市场,好像这样就能抓住一些回忆。”他从口袋里掏出一颗水果糖,“尝尝这个,我外婆以前总说,难过的时候吃颗糖,心里就会甜一点。”

顾言接过糖,剥开糖纸放进嘴里,清甜的橘子味在舌尖散开:“谢谢你,白亭。其实今天遇见你,让我觉得奶奶在天上也会开心的。”

白亭笑了,笑容里带着一丝羞涩:“我也很开心。”他看了眼时间,“时间不早了,我送你回家吧?正好顺路。”

两人走出咖啡馆,夕阳的余晖给街道镀上一层金色。顾言看着身边这个刚刚认识的男人,突然觉得命运有时候真的很奇妙。一场意外的碰撞,竟让两个孤独的灵魂找到了共鸣。她知道,属于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