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 穿越后,为了活着我选择当太后
- 迩栖
- 2421字
- 2025-07-07 20:08:46
李玉公公的身影,消失在浣衣局那道低矮的拱门外。他带来的那阵清风,仿佛也被高墙隔绝,院子里,再次恢复了那种混合着皂角与霉味的、令人窒息的潮湿。
但有些东西,到底是不一样了。
孙嬷嬷投向沈昭的目光,不再是单纯的厌恶,而是多了一层刀锋般的、淬了毒的审视。她像一头嗅到了威胁的鬣狗,紧紧地盯着这个看似无害,却总能从她口中夺食的猎物。
而沈昭,在回到那冰冷的洗衣石阶后,第一次,感觉到那刺骨的井水,似乎也不那么难熬了。
她知道,她那番“洗衣之道”,是说给李玉听的,更是说给自己听的。那不仅是一种求生的策略,更是她在这个异世,为自己寻找存在价值的、第一次宣言。
她开始更加用心地,观察浣衣局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道流程。青黛则成了她最可靠的眼睛和耳朵,将那些琐碎的、却暗藏玄机的信息,一点一滴地,汇集到她的脑中。
“……尚功局的张姑姑,昨日又来支取了双倍的丝线,账面上,却只记了一半。”
“……孙嬷嬷的侄子,今早又从后门,拉走了一车上好的木炭。”
“……听小禄子公公说,再过半月,便是七夕‘乞巧节’,宫里要大宴,尚宫局已经忙得人仰马翻。”
沈昭将这些信息,在心中,不动声色地,织成了一张网。她在等,等一个能让她将这张网撒出去的机会。
机会,在三日后,悄然而至。
那日,李玉公公再次驾临浣衣局,随行的,还有一位身着六品女官服饰的、面容严肃的中年姑姑。看其服制,应是尚宫局司记司的典记。
“孙嬷嬷,尚宫局奉旨筹备乞巧节宫宴,人手短缺。特从各处,借调几名手脚麻利、头脑清楚的宫女,前去帮衬。”李玉捏着嗓子,公事公办地宣着令,眼角的余光,却不着痕迹地,扫了沈昭一眼。
那典记姑姑则冷着脸,补充道:“此次宴会,需将库房内三百七十套历年积存的贡品云锦、蜀绣、缂丝礼服,全部清点、除尘、熨烫、归档。此事实在繁重,尚宫大人特许,若有能在一个时辰内,将一套沾了陈年油渍的蜀绣礼服,清洗得洁净如新,且不伤分毫者,便可入尚宫局,专司此事。”
这话一出,所有宫女都低下了头。谁都听得出,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陈年油渍,本就难除,更何况是那娇贵无比的蜀绣。
孙嬷嬷的心中,却是一阵狂喜。她知道,这是李玉在为沈昭铺路,但这条路,却是一条死路。
“回公公,回典记大人,”她立刻假惺惺地应道,“局里的宫女,个个都是好的。只是……这等精细的活计,怕是无人能胜任。不过,前几日,倒是有个叫沈昭的,自创了些洗衣的‘土方子’,不如,就让她来试试?”
她这是以退为进,将沈昭,直接架在了火上烤。
那典记姑显然也是个严苛之人,她闻言,便冷冷地看向沈昭:“你,就是沈昭?”
“奴婢在。”沈昭上前一步,平静地应道。
“既如此,便由你来。若办得好,是你的造化;若办不好,损了贡品,按宫规,当杖毙。”典记姑姑的语气里,没有半分转圜的余地。
很快,一件被精心“挑选”出来的、沾着大片陈年油渍的蜀绣长袍,被送到了沈昭面前。
孙嬷嬷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残忍的笑容。她甚至,悄悄地,将一盆本该给沈昭使用的、温热的草木灰碱水,换成了冰冷的井水。
她就是要看沈昭,如何死。
沈昭看着眼前这件几乎被判了死刑的礼服,又看了看那盆冰冷的井水,心中,却是一片澄明。
她知道,这不仅是孙嬷嬷的陷阱,更是李玉和那位典记姑姑,对她的最后一道考验。他们要看的,不仅是她的技术,更是她面对绝境时的、破局的能力。
她没有立刻动手,而是转向那些同样跪在地上、眼神复杂的宫女们,用一种不大不小的声音,清晰地说道:
“诸位姐妹,我一人之力,一个时辰,断然无法完成。但……这件礼服,若今日洗不干净,我们整个浣衣局,都要受牵连。我有一个法子,或许能成,但需要……诸位相助。”
她没有乞求,也没有命令,只是平静地陈述。
一个平日里与沈昭交好的、名叫春燕的女孩,犹豫片刻,第一个站了出来:“沈姐姐,你说,我们该怎么做?”
“我需要三样东西。”沈昭伸出手指,有条不紊地说道,“第一,一小捧最细腻的草木灰,用温水化开,取其上层清夜;第二,一碗米醋,用以中和碱性,保护蜀绣色泽;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我需要你们,用各自的体温,将那盆冰冷的井水,捂热。”
用体温,捂热一盆冰水?
所有人都愣住了。这简直是闻所未闻的、疯狂的想法。
然而,看着沈昭那双冷静得可怕的眼睛,看着角落里孙嬷嬷那得意的冷笑,她们心中的天平,开始倾斜。帮孙嬷嬷,她们什么也得不到;而帮沈昭,或许,她们能为自己的未来,博得一线生机。
最终,在春燕的带领下,七八个年轻的宫女,默默地围了上来。她们伸出自己那双早已被井水泡得红肿的手,贴在冰冷的木盆壁上,用自己微不足道的体温,去温暖那盆绝望的冰水。
青黛则早已飞快地,取来了草木灰和米醋。
沈昭深吸一口气,开始了她那场近乎表演的“清洗”。
她先用温热的碱水,小心翼翼地,以棉布蘸取,轻轻敷在油渍之上。待油污软化,再用米醋兑水,反复漂洗,中和残留的碱性。她的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沉稳,仿佛不是在洗衣,而是在修复一件稀世的珍宝。
时间,一点一滴地流逝。
那盆水,在众人的努力下,终于,从冰冷,变得温吞。
一个时辰后,当那件蜀绣长袍,被重新晾晒在阳光下时,奇迹,再次上演。
油渍,消失得无影无踪。蜀绣的丝线,不仅没有丝毫损伤,反而因醋水的滋养,色泽愈发鲜亮。
孙嬷嬷的脸,彻底失去了血色。
而那典记姑姑的眼中,第一次,露出了真正的、难以置信的震惊。她走上前,用手指,仔细地触摸着那片洁净的布料,感受着那依旧柔软顺滑的触感。
“你……叫什么名字?”她转过头,再次问了一遍。
“奴婢,沈昭。”
典记姑姑深深地看了她一眼,又看了看她身后,那些虽然疲惫,却眼中闪烁着异样光彩的宫女们。她终于点了点头。
“好。从今日起,你,便调入我尚宫局司记司,任掌记。至于你这‘合力洗衣’之法,颇有章法,我会如实禀报尚宫大人。”
说罢,她转身,对李玉道:“李公公,我们走吧。”
沈昭跪在地上,听着那渐行渐远的脚步声,缓缓地,抬起了头。
她看到,浣衣局那方狭小的天空,似乎,也比往日,更亮了一些。
她想:“我不仅要活下去。我还要,带着那些愿意追随我的人,一起,走出这片泥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