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她在巴黎拿金奖,他在台下改了直播弹幕
- 退婚风波后,学渣弟弟爱上了我
- 苹果桃
- 2007字
- 2025-07-07 18:21:04
巴黎国际化学奥赛决赛的现场,聚光灯打在苏砚的白大褂上。
她抬手点开PPT,新型催化剂模型在全息屏上流转,像一团泛着蓝光的星雾。
“该模型将反应效率提升百分之四十七,能耗降低至传统工艺的三分之一。”她声音清脆,扫视着台下的评委席,“实验数据来自近三年的三百二十七组组对照记录,所有样本均存于滨海大学实验室云端。”
前排的白发老者突然站起身。
苏砚认出那是去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皮埃尔教授,他扶着眼镜的手在颤抖:“小姐,这不是改进,而是颠覆。”
观众席爆发出掌声。
韩雪举着手机录视频,指甲几乎掐进掌心:“砚姐,砚姐你看!评委席亮了六个绿灯!”她所说的“绿灯”是组委会实时评分系统,六个代表“突破性成果”的绿色光点正连成一片。
后台转播画面里,顾昭缩在最后一排角落。
他把电脑塞在双腿间,耳机线缠在手腕上,指尖在键盘上飞速敲击:“赛事直播API接口……弹幕服务器IP地址……王教授教的抓包工具是时候派上用场了。”
三天前他在机场抢到最后一张经济舱票,此刻衬衫领口还沾着咖啡渍——落地后他直奔场馆,连酒店都没回。
屏幕上滚动的代码突然闪起红光,他嘴角一勾:“果然有人等不及了。”
“苏同学的研究,是否参考过我国劳伦斯实验室上月发表的《新型催化材料》?”提问环节刚开启,第一排穿深灰色西装的男人举起话筒。
苏砚瞳孔微微一缩——那是周延的导师,也是林棠父亲的合作伙伴。
不等她开口,直播间弹幕突然炸开了。
韩雪的手机“叮”地弹出消息,她脸色骤变:“砚姐快看!弹幕全是‘数据造假’‘抄袭劳伦斯’!”
英文小字在直播画面下方刷屏:“又造假数据!”“中国学生只会偷论文!”更过分的是一张截图——苏砚的实验日志页面,署名栏被P成了劳伦斯团队的首席科学家。
苏砚手指扣住胸前的试管胸针。
那是顾昭去年用报废试管熔铸的,此刻金属的凉意顺着锁骨渗进皮肤。
她抬眼看向评委席,皮埃尔教授正皱着眉头翻着平板:“苏同学,能解释这些截图吗?”
“可以。”她的声音稳如磐石,“第一,劳伦斯实验室的论文发表于本月十五日,而我的实验日志最后修改时间是本月十日,云端存证可查。”她点开另一个文件,“第二,所谓‘雷同数据’中,催化剂活性位点的坐标是(3,5,7)——但在我的模型里,这个坐标对应的是抑制剂。”
台下响起倒吸凉气的声音。
周延躲在观众席第三排,喉结动了动。
他的手机不停地震动,是林棠发来的消息:“阿延,我让人买的水军怎么还没控评?”
顾昭的电脑屏幕突然全红。
他扯下耳机摔在腿上,指节抵着下巴,眼睛亮得像带电一般。
直播间的弹幕服务器地址正在他面前疯狂闪烁,有十七个IP在同时发送攻击性内容——其中三个,他在滨海大学实验室的监控日志里见过。
“砚姐,”他对着电脑轻声说,“你只管赢。”
他按下回车键,一行代码窜上屏幕:AI识别程序启动。
顾昭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出最后一个字符。
AI识别程序发出蜂鸣,十七个攻击IP被精准锁定。
他点击“屏蔽”键,直播间弹幕瞬间清净大半,只剩零星质疑被系统自动折叠。
“该反击了。”他调出提前准备的对比视频,视频里苏砚的实验日志与劳伦斯论文逐行比对,红色标注着时间戳与数据差异。
点击“插入”,视频突然出现在直播画面右下角,像枚锋利的回马枪。
观众席传来惊呼。
有评委推了推眼镜凑近屏幕,皮埃尔教授的白眉毛挑起来:“这是谁做的分析?”
后台监控室里,李然捏着平板冲进闭门会议室。
他扬了扬手中的U盘:“各位,这里有滨海大学实验室的原始云数据,时间戳显示苏同学的实验完成于劳伦斯论文发表前五天。”他又点开另一份文件,“这是顾昭同学在黑客马拉松的技术验证报告,证明苏同学的实验日志从未被篡改。”
会议室里响起翻页声。金发评委抬起头:“这些证据来源?”
“来自全程追踪苏同学研究的守护者。”李然笑了笑,没提顾昭的名字——那孩子向来不爱抢功。
台上,苏砚的目光扫过逐渐安静的弹幕。
她听见主持人的声音:“经组委会复核,苏砚同学的实验数据真实有效,且具有独创性。”
掌声如雷。计分屏亮起刺目的金色——9.87分,全场最高分。
颁奖词响起时,苏砚握着奖杯的手微微发颤。
“这位年轻学者不仅展现了卓越的科研能力,更以坚定的信念捍卫了科学精神。”皮埃尔教授亲自为她别上金奖徽章,“你让我看到了未来的模样。”
她转身望向观众席,在最角落的位置,那个总爱穿白T恤的身影举着块手写板。
字迹歪歪扭扭,却亮得晃眼:“砚姐,我来了。”
顾昭的眼睛弯成月牙,衬衫领口的咖啡渍还在,可他笑起来时,连巴黎的阳光都落进了眼底。
回国航班穿过云层时,苏砚靠在舷窗上翻手机。
相册里突然跳出段视频——是她领奖的画面,镜头晃得厉害,能听见粗重的呼吸声,像是谁躲在观众席角落偷偷录的。
视频末尾,顾昭的字迹浮现在屏幕上:“这是属于你的高光时刻,也是我想守护的一辈子。”
她手指停在发送键上。
手机突然震动,新消息弹出来:“砚姐,下飞机想吃小笼包吗?我在机场买好了温着。”
云层下,滨海市的轮廓渐渐清晰。
苏砚望着窗外,把手机贴在胸口。
有些话,或许该等小笼包的热气漫上眼眶时,再好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