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巨星模拟器
- 华娱,从巨星模拟器开始
- 风清云澄
- 3366字
- 2025-06-29 13:09:28
蓝星,1999年,华国,燕京。
“我走了啊,浪子。”
“加油,等你成角儿。”
沈浪望着黄博远去的背影,嘴角的笑意如潮水般退去。
好友终于等来拍戏的机会,他打心底里为对方高兴。
可转念想到自己同样北漂多年,至今仍像片浮萍,在梦想与现实间漂泊,指尖不觉攥得发白。
九几年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浪潮奔涌向前。
燕京作为首都和经济中心,吸引了大量寻求发展的年轻人。
彼时“天价代言费”、“百万片酬”、“数万出场费”等新闻频现报端,镁光灯下明星们的光鲜形象与惊人薪酬形成强烈视觉冲击,让“一夜成名”的梦想如同磁石般吸附着无数追梦者。
可是明星职业看似风光,实则要求严苛,不仅需得天独厚的外形条件,更要有远超常人的天赋、韧性与运气。
于是门槛较低的群演、驻唱成为许多人的“退而求其次”之选。
群演、驻唱无需专业技能与高学历,且工资日结,这三大特点使其成为众多追梦者的入门途径。
然而,他们与“当红演员、歌手”的待遇天差地别,“飞上枝头变凤凰”的案例凤毛麟角,这是不争的事实。
微薄的收入与高强度的工作形成反差,住宿环境简陋、饮食不规律更是常态。
尽管如此,仍有不少人对群演、驻唱趋之若鹜,这背后是梦想的支撑与现实的无奈交织。
一些人坚信“只要坚持,就能被看见”,将这些经历视为通往梦想的跳板。
另一些人则因缺乏其他技能或机会,只能暂时以此为生。
沈浪和黄博就是万千北漂中的一员,在这座既陌生又熟悉的城市里,怀揣着踏上星途的梦想。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格外骨感。
数年光阴流转,他们始终徘徊在娱乐圈的门槛之外,连那道星光熠熠的门缝都未曾窥见过。
沈浪怔坐在床沿边上,良久才从胸腔里牵出一声长叹。
可不管怎么样,生活还是要继续啊。
他起身,准备去北影厂门口开始新一天的群演生活。
就在这时,一个机械提示音突然在沈浪的脑海中响起:“【巨星模拟器】加载完毕,请宿主输入娱乐公司名字,解锁使用权。”
话音刚落,一方泛着幽蓝冷光的虚拟面板已悬浮眼前。
透明光屏映着金属质感的字体,宛如科幻电影里的场景,让他瞳孔骤然收缩。
【请宿主输入娱乐公司名字:______】
提示音在脑内循环播放,沈浪盯着空格里跳动的光标,大脑像被按下暂停键,半分钟后他才猛地回神。
研究了好一会儿,他确定了一点。
就是,这个能在视网膜上投射数据的神秘系统,攥着改写他命运的钥匙。
想到这,沈浪便打算照着机械提示音去做,看看完成解锁后会是什么情况。
两年半蹲在北影厂门口的日子,让他对娱乐公司有了一定的了解,像是香江的英黄,宝岛省的磙石,内地的华艺。
简单理解,娱乐公司就是提供偶像艺人、音乐唱片、演唱会、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图书等娱乐内容及衍生产品的公司。
那么……
叫“巨星”?
太直白。
叫“浪潮”?
又太土。
沈浪望着窗外,在晨曦中稀疏的星光,忽然想起那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叫“星火”?
嗯……
这名字听起来既有希望,又不张扬,似乎正合适。
当“星火娱乐”四个字在虚拟面板定格的瞬间,提示音传来:“恭喜宿主解锁使用权!”
白光闪烁的刹那,一个沉甸甸的文件袋坠落在床单上。
沈浪随即上前查看,发现袋中装有营业执照、公司印章、公司章程等根据行业规定所需的其他特定证件,还有一个以公司名义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以及作为公司联系电话的一部手机。
这这这……
面对眼前的景象,沈浪震惊得一时语塞,难以言表。
随即,提示音再次响起:“请宿主于30天内与以下三名艺人中的一位完成签约,解锁100万公司运营资金。”
瞬间,沈浪眼中的惊愕之色陡然化作灼人的光亮。
100万!
1999年的100万!
沈浪几乎要咬到自己的舌头。
在这个人均月薪不足千的年代,这笔钱足够在北三环买下两套带阳台的商品房,或是塞满整整一车的大哥大。
他猛地抬头看向窗外,此刻透过树叶缝隙射进来的斑驳阳光,在他眼里化成了点钞机里飞旋的钞票,晃得他头晕目眩。
转瞬之间,虚拟面板上的文字倏然更迭。
【1999年是娱乐圈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发生了诸多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
为于这一黄金时代把握机遇,推动娱乐产业的革新与发展,你要选择以下哪个艺人作为打造巨星的对象?
1,贾婧文;
2,李栤栤;
3,范小胖。
宿主享有两次模拟选择机会,请慎重抉择……】
沈浪指尖轻捻下颌,目光在三个名字间缓缓游移。
有熟悉的,有不熟悉。
所幸系统随即弹出一个框框。
【简要介绍:
贾婧文,1990年以食品广告出道,同年出演首部电视剧《佳家福》,1994年转型儿童节目主持人,1997年凭家庭剧《四千金》摘下宝岛电视金钟奖最佳新人奖……
李栤栤,1994年借电视剧《武则天》与电影《警魂》踏入演艺圈,属于名不见经传……
范小胖,1996年以《女强人》出道,1998年因《还珠格格》中“金锁”一角声名鹊起……】
若要从中择一打造为巨星,自当以容貌与专业能力双重维度研判。
论及外貌,三人各自有着独特风韵:或清丽灵动,或温婉大气,或明艳夺目,难分轩轾。
接着来看专业素养,贾婧文彼时已具备丰富演艺履历,较之于初入行业的李栤栤、尚处配角阶段的范小胖,显然更具可塑性。
思忖至此,沈浪首次模拟选择落定“贾婧文”。
【模拟开始——】
……
【初创公司的你满怀壮志,远赴宝岛省。
然因行业资历尚浅,贾婧文初时将你视作商业骗子,幸得你以“锲而不舍”的执着,终获约谈之机。
在咖啡店,你选择:
1,虚张声势;
2,阿谀奉承;
3,利益交换。】
……
【你试图用夸大其词的话术震慑对方,却因对娱乐圈运作逻辑的生疏,言谈间充满不切实际的空想。
贾婧文在圈内摸爬滚打多年,早已谙熟行业虚实,当即判定你为缺乏实操经验的空想主义者,断然回绝合作邀约。
你失败了,即使手握系统外挂,缺乏对行业的深刻认知仍让你功亏一篑。
巨大的挫败感如潮水般将你淹没,你失魂落魄地游荡在街头。
突然,一辆失控的汽车冲上人行道撞向了你。
最终,经抢救无效,你带着遗憾死去。】
……
【系统评价:你急于在娱乐圈开疆拓土并捧红贾婧文,却错估了对方的行业阅历,空洞的规划与浮夸的承诺,在资深从业者眼中反成减分项。
你有一腔热血,却难掩对行业规则的懵懂,这份认知偏差让你错失改写命运的契机。
你死后,只在宝岛省晨报的角落占据方寸版面,可谓是“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
模拟结束时,沈浪的嘴角忍不住抽了抽。
让他在意的并非模拟中自己的失败身亡,而是这段模拟真真切切的出现了。
每个细节都清晰如昨,比任何梦境都更具实感,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算不上美好。
不过话说回来,系统的评价确实一针见血。
沈浪不得不承认,自己对娱乐圈的认知太过片面,只看见明星台前的光鲜,却对台后的艰辛与复杂一无所知。
再来吧……
虽然贾婧文可以重复模拟,去选择另外两个选项,但这次模拟已证明策略非根本症结,核心问题在于自身实力。
以沈浪目前对行业的理解,确实难以驾驭已有一定资历的艺人。
更何况,系统仅剩最后一次模拟机会,绝不能再浪费在贾婧文身上。
那么,最后一次模拟该选李栤栤还是范小胖?
沈浪陷入短暂的沉思。
忽然,他眸光一亮,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范小胖。
【模拟开始——】
……
【世纪之交的野心在你胸中鼓胀,你立志要在娱乐圈史册上刻下自己的名字。
你经过多番斡旋,终与范小胖取得接洽。
在饭桌上,你选择:
1,虚张声势;
2,阿谀奉承;
3,利益交换。】
……
【汲取前次教训,你决意以“利益交换”策略会晤范小胖。
彼时范小胖正因与琼摇的官司心力交瘁,眉宇间尽是疲惫。
你精准捕捉其困局,以十足诚意发出邀约,承诺若她加盟公司,将代为偿付与琼摇的解约金。
范小胖一心想离开琼摇,但是20万的解约金堪称天文数字,唯一的办法是掏空家里的存款和卖掉家里的房子。
你此刻递出的橄榄枝,于她而言不啻救命稻草,能够解救她于水火之中。
但历经决裂风波的她已生戒心,唯恐“刚出虎口,又入狼窝”。
见状,你收敛浮夸言辞,脚踏实地勾勒公司发展蓝图与她的星途规划。
缜密的商业逻辑与恳切的职业承诺,终使范小胖卸下心防,拜倒在你的三寸不烂之舌下。
签约成功的瞬间,你正式叩开娱乐圈大门!
此后你们合作默契十足,事业版图迅速扩张。
然而娱乐圈的浮华诱惑渐次显现,你与范小胖在灯红酒绿中逐渐迷失。
范小胖因合同等问题被封杀,你的公司因经营不善破产欠下巨额债务。
最终,在公司被清算的当天,你从32楼一跃而下,以充满唏嘘的死落幕。】
……
【系统评价:为了让自己和范小胖成为娱乐圈的风云人物,你以“利益交换”为饵,精于拿捏人性困局。
你操控人心如棋,却忘了,棋子终有反噬时。
你的死,像一枚炸弹,成为各娱乐媒体的头条新闻,可谓是“南柯一梦终醒时,执念深处尽虚幻”。】
……
“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