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为子孙走出大山

眼见仙人消失在白云间,朱明夜没有丝毫留恋,低头继续观察蚂蚁的搬家动向。

毕竟这几日天上飞的仙人实在太多了,她渐渐也腻味了。

朱弦钧也收回目光,暗暗叹了一口气。

村里很多人暗地里一直笑话他异想天开,妄想靠着澈儿走出大山,其实他又何尝不知道希望渺茫呢?

可哪怕希望再渺茫,他也想试一试。

并非不能接受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但他非常清楚,能不能避在大山里种田从来不是取决于自己这些人,而是头顶的天和仙人。

天不高兴了,会让你辛苦一年的作物毁于一旦。

仙人不高兴了,会让你灰飞烟灭,半点痕迹都不能留存于世。

哪怕自己这一代侥幸没有遇见太多大灾大难,可自己的子子孙孙呢?

只要不走出大山,就永远是任人宰割的蝼蚁。

不为自己,也为后代子孙。

但意外来得比他预料得还要快,虽然族里已经派人去请灵植师,但他并不抱太大希望。

毕竟这种程度的灾祸一看就不是能够轻易解决的。

家里能供给澈儿的修行资粮本就微薄,哪怕明年能抗过去,澈儿恐怕也会被耽误一整年。

要知道在他这个年纪这个修为,每一天时间都异常宝贵。

更何况明年这荒年绝对不好过,灵稻出问题的可不止自己一族,在出事时周边村子就相互打探过消息,结果无一幸免。

至于更远的村子,目前还不知道情况,但大概率不会有例外。

大山要乱了...

真是多事之秋啊。

朱弦钧瞥了一眼正在修习术式的少年,心里很是满意,他张开嘴,终于说出自归家后的第一句话:“明文!”

“爹!”

朱明文不知从哪里窜了出来。

“明天一早你到族学去,地里的事情暂时不用你帮忙了。”

朱弦钧拍了拍少年的肩膀:“族里要给你们测灵根。”

按照以往的惯例,测灵根的日子应该是在一个月以后,但族里预感到巨变将至,所以把测灵根的日子提前,寄希望这批孩子届时能有一些自保的能力。

“好!”

朱明文点点头,心里多少有些期待。

他虽然务实,但并非不期待修行。

朱明武和朱明夜闻言也瞪大眼睛,有些羡慕。

朱弦钧却更愁了,灵稻没出事他都供不起,更别说...

一旁的朱弦澈听在心里,也苦恼起来。

但他现在只能指望几天后封神令食用完香火,有办法救治地里的灵稻。

若能再给一些开源生财的法子就更好了。

困在自己修行大道面前的大石头极多,但修行资粮毫无疑首当其冲。

一夜无话,次日,朱弦澈早早便完成清晨的修炼任务。

他打开房门,来到院子里,天空蒙蒙亮,透明的月亮孤零零的垂在半空。

深吸了一口清晨冷冽的寒气后,抬起右手,一团金光在掌心凝聚,并渐渐有了刀刃的雏形,像螺旋一般不断转动着。

按照九叔公朱常骆所说,金光刃乃是胎息上品的术式,优点是灵力需求不高但威力巨大,速度极快。

有优点就有弱点,它对施法者的准头要求极高,一不小心就容易打空。

而且像这种不耗灵力还威力大的,一般就是拿入门难度换的,需要施法者把灵力凝炼到极致的状态。

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靠耗灵力加持威力的术式就像大开大合的锤子,只要你力气(灵力)足够抡得起它,不用什么技巧便能打出伤害。

而不耗灵力还威力大的术式就像一根针,它对力气是没有什么要求,但想拿它打出伤害却难度极高,可只要能使用得当,它也能致命。

上品术式入门本就难,而金光刃则难上加难。

术式按修行进度可分为入门,小成,精通,返璞四个阶段。

越熟练,施展术式的威力便越强。

吱呀一声,正屋的门打开了。

朱弦钧一脸疲倦的走了出来,显然昨晚并没有休息好。

兄弟两人对视一眼,都没有说话。

朱弦钧匆匆忙忙在院里穿戴斗笠,扛起锄头就要出门。

“哥!”

朱弦澈散了手中金刃的雏形,开口宽慰自己的兄长:“船到桥头自然直,别太担心了。”

朱弦钧闻言不由露出一个勉强的笑容道:“你小子还安慰起我了,放心吧,你安心修炼便是。”

他摆了摆手,转身出门去了。

朱弦澈于是继续抬手凝聚金光刃。

大乱之前,必须得晋升胎息后期才行!还要掌握多几道术式,届时才有能力守护家人!

正午前,朱弦澈已经大汗淋漓,灵力耗尽。

他刚想趁着午饭前再打坐恢复灵力,测完灵根的朱明文忽然出现在门口。

朱弦澈和虞晓青近乎同时循声望去,见男孩脸上多了一丝往常不曾有的颓丧,心里不由一紧。

朱明文感受到家人担忧的目光,不由露出一丝艰难笑容道:“测灵根的族叔说我的修行灵根三寸左右,天资不高。”

虞晓青双手抖了抖,一时间有些心酸,不知是该高兴还是伤心。

朱弦澈叹了一口气。

修行灵根按长短论天资,三寸及以下为下等灵根,四到六寸为中等灵根,七到九寸为上等,至于九寸之上便是绝世天才。

而他的灵根长度达到九寸,乃是九嶷朱氏百年一遇的天才,哪怕到了群英荟萃的仙宗,也是个小天才。

虞晓青灵根四寸左右,原本是家中天资最差的。

朱弦钧灵根六寸,在自己弟弟觉醒灵根前,是族里这一代天资前几的存在,可惜年轻时因为一场战斗伤了根基,修为已经停滞在胎息中期多年,甚至被弟弟后来居上。

而朱明文现在代替虞晓青,成了家里修行天资最差的那个了。

朱弦澈没有安慰少年,因为他深知懂事的少年现在需要的不是安慰,他一定能自我调整过来。

朱明文走进院里,来到昨天傍晚父亲坐的矮凳上,抬头望向天空,努力搜寻了一会,却没有发现仙人的踪迹。

这让他有些失落,感觉自己或许跟仙道真的没有缘分。

“也好,这样今后也能沉下心,帮父亲打理田地了。”

少年放下忧愁,顿觉天地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