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三会议室里,0273账户的流水单已被唐佳妮铺开如一张密语地图,时间、数字、循环的节奏,仿佛藏着某种无声的誓言。

“开户人姓名:兰馨,开户银行:中国农业银行W市XXX分理处,开户时间:1998年4月14日,当日存款金额:100100元人民币。当天就存100100元是什么意思?”王俊凯用那双高度镜架下的眼睛,紧紧盯着墙壁上密密麻麻的一张张单据,细细的看,来回的对比,自言自语道。

“1998年5月14日至当年12月14日,每月汇入100元,1999年1月14日至当年12月14日,每月汇入200元,2000年1月14日至当年12月14日,每月汇入300元…,…2006年1月14日至当年12月14,每月汇入900元,2007年1月14日至2015年12月14日,又从一年一月的100元至900元开始循环汇入,到目前为止,逢九变更了4轮,难道这个规律有什么特定的含义,或者寓意着某种密码、代码?”王俊凯继续小声嘀咕着。

“会不会是代码?例如,金额数字100对应字母A,200对应字母B,300对应字母C,以此类推?”侯俊杰插嘴说。

“但最高到900,这样的数字太大,做代码不太可能,而且就是单纯的机械重复,能有什么意义?”王俊凯回应道。

“逢九变更是不是与农历或某种传统有关,比如九年为一个周期?但常见的周期是十年或十二年(生肖)。九年是不是涉及个人事件,比如某个人的生命周期,孩子出生到九岁,但持续的轮回,又可能不止一个周期。”王俊凯又陷入到自我推理的世界。

“难道寓意着什么?九九归一,九九八十一。是1还是81?是1还是8?还是9的什么轮回?但这些数字又代表什么意思,它们又是怎样的排序,它们还要循环几次才能形成最终的编码?”侯俊杰略有所思的说。

“你们再想想,会不会有这种可能,存款金额的递增用于测试账户的有效性,确保账户长期活跃,以备后续大额交易。洗钱团伙通常会先用小额交易测试账户,确认账户安全后再进行大额操作。”王俊凯接着说道。

“但这里的情况是持续的小额,就没有过大额的存储,而且需要测试30多年吗?”侯俊杰反问道。

“会不会是传销或分层佣金,每年根据层级提高存入金额?”侯俊杰接着说。

“也有可能。小唐,请你查查该账户的支取情况?”王俊凯转身对唐佳妮说。

“王队,我们查了,账户自1998年4月14日开通到现在,从来没有支取过一分钱,目前账面累计余额312100元。”

王俊凯和侯俊杰惊愕的看着唐佳妮,有点不相信,侯俊杰旋即又问道“你确信,从没有支取过吗?”

“是的,一分钱都没有支取过,我确信。”唐佳妮肯定的点点头。

“储蓄持续421个月,金额高达30多万,而且还分文未取,如果是洗钱,或者传销的分层佣金,是不可能不取出来消费的,会不会这个账户还有其他的用途,比如,某种长期投资、保险,或者是个人的储蓄计划。”王俊凯接着分析。

“个人设置自动转账储蓄计划,每年递增存款金额以应对通货膨胀或其他财务目标可以理解,但为什么周期是九年,而且不断轮回?通常个人财务计划可能以五年、十年为周期,九年没有见过,这可能是个疑点。”王俊凯接着说。

“如果是为投资、保险或个人储蓄,存款时间没必要精确到每月的14号上午九点整吧?这种极端准时的存储不可能是人工操作,很可能是电脑程序设定的转账。”侯俊杰说道。

“400个多个月的存款时间误差小于1分钟,人类操作成功率仅0.0003%,可以肯定是计算机超控完成,这样一来,这又可能涉及到非法程序或机器人控制账户,属于洗钱中常见的“跑分“行为(即通过多个账户分散资金。)”王俊凯回应着说。

“每年递增金额是不是代表不同层级的资金转移,或者某种暗号,精确的时间是不是为了规避银行监控,利用固定时间点使交易看起来规律,从而不易被系统标记为异常。”侯俊杰说。

“小唐,你们行每月几号扎账,日切是什么时候?”

“每月扎账时间为15号,日切时间一般是从午夜0点至第二天早8点。”

“那就对了,选择每月14日是为规避银行15日扎账的监控,9:00时恰逢银行系统日切时段,他们利用系统处理延迟分散交易记录,规避大额交易。”

“那你的意思是说他们不止开了这一个账户,还应该有N个账户,利用这个漏洞进行洗钱?”侯俊杰看着王俊凯问。

“有可能。”说罢,王俊凯又转过身对唐佳妮说:“小唐,你们还有没有发现类似的账户,或在14日9点转账的账户。”

“目前还没有发现,我和付晓辉回头在进一步梳理梳理。”

“好的,辛苦你啦。”王俊凯礼貌的说道。

“应该的,王队。”唐佳妮回应道。

“不管是洗钱还是传销,都是为了赚钱,赚钱的目的就是为了消费,可为什么积累了二、三十年的钱却不取出来用,难道户主不差钱?”侯俊杰狐疑的说。

“这一点我也感觉奇怪,没关系,这么多条线索,千头万绪的需要我们慢慢核实。”王俊凯安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