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齐齐升官

“哦?”鲜于仲通浓眉一挑,颇感意外。

一个小兵?竟有如此能耐?

他重新审视那块木板上的字迹,果然工整有力,布局有度,绝非寻常士卒能写就。

他饶有兴致地问道:“黄忠嗣?竟有如此人才埋没于行伍?他现在何处?”

“正在营中待命。”秦琮立刻回答。

“好!有功必赏!”鲜于仲通大手一挥,“黄忠嗣献策有功,文韬武略兼备,擢升其为旅帅!隶属你安戎军右厢!

这个什么剧本中的黄峒、阿木、爨弘盛三人,随行有功,各升队正!

令,黄忠嗣全权负责此《征南后东归记》之排演事宜!

限你等三日内,将此‘故事’排练纯熟,先来我这节度使府演练一番!本帅要亲自过目!”

“末将遵命!谢大帅恩典!”秦琮再次拜谢,心中为黄忠嗣等人高兴不已。

旅帅!队正!

这简直是连跳数级!

鲜于仲通满意地点点头,踱回书案后坐下,端起茶杯,看似随意地呷了一口,目光却意味深长地扫过秦琮,缓缓道:“嗯……这故事编得是好,忠勇可嘉,荡气回肠。

不过嘛……秦校尉啊,本帅观此剧本,虽有你等奋勇杀敌,更有袍泽情深,然则……似乎少了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嗯,‘点睛之笔’?”

他话说得隐晦,但眼神里的暗示再明显不过——这故事里,怎么能没有我这个坐镇后方、指挥若定、最终接应英雄归来的大帅呢?

秦琮能在战场上活下来,又不是傻子,岂能不懂这弦外之音?

他立刻心领神会,毫不犹豫地应道:“大帅明鉴!是末将与黄忠嗣考虑不周!

此剧本初稿,只为记录我等东归艰险,感念袍泽之情,格局确实小了!

大帅坐镇成都,心系前线,运筹帷幄,调兵遣将,方为我等得以最终脱困、回归唐土之根本!

末将回去便令黄忠嗣立刻修改剧本,务必补上这‘点睛之笔’,彰显大帅统御全局、关爱将士之神威!此等大义,岂能遗漏?”

“嗯……”

鲜于仲通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将茶杯轻轻放下,语气温和了许多,“秦校尉果然深明大义,一点就透。

此事关乎军心士气,务必要快,要好!要让成都的将士、百姓,都看到我大唐军威,看到我剑南将士的忠勇,也看到……

嗯,看到上下同心,共克时艰的决心!”

说着,他从腰间解下一块雕刻着精美虎纹的铜制腰牌,递给秦琮:“此乃本帅随身腰牌。

排练所需人手、场地、器物,凭此牌,节度使府上下及成都府内军营库藏,皆可调用!

若有宵小胆敢阻挠,严惩不贷!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拿出最精彩的‘戏’来!”

秦琮双手恭敬地接过腰牌,他再次深深一揖,声音洪亮而坚定:“末将领命!必不负大帅所托!三日内,定将此剧排演妥当,为大帅、为剑南道军民,献上一场大戏!”

鲜于仲通看着秦琮斗志昂扬的模样,捋了捋短须,眼中闪烁着期待与算计交织的光芒:“本帅,拭目以待。”

......

不久后,秦琮大步流星地踏进小院,他怀中小心地抱着一个布包,里面是崭新的笔墨纸砚。

“兄弟们!”秦琮声音洪亮,带着笑意,“好事!天大的好事!”

黄峒、阿木、爨弘盛立刻围了上来,眼中有些疑惑。

黄忠嗣也放下手中的炭笔和木板,站起身,神情平静地看着秦琮。

秦琮将布包郑重地放在屋内唯一的破木桌上,解开,露出里面上好的宣纸、墨锭和一支狼毫笔。

“瞧见了没?大帅赏的!文房四宝!”秦琮指着桌上的东西,声音透着兴奋,“咱们的功劳,大帅记下了!”

他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黄忠嗣身上,朗声道:“鲜于大帅明鉴,论功行赏!黄忠嗣献策有功,见识不凡,擢升旅帅!仍隶属我安戎军右厢!”

“旅帅?!”黄峒失声惊呼,眼珠子瞪得溜圆,随即爆发出狂喜,“我的天爷!忠嗣哥,你当旅帅了!旅帅啊!”

他激动得手舞足蹈,仿佛升官的是他自己。

阿木苍白的脸上也瞬间涌起血色,眼中充满了对黄忠嗣的崇敬和对未来的希望,只憋出一句:“好!太好了!忠嗣哥!”

爨弘盛则是重重一拍大腿,老成持重的脸上也难掩激动与欣慰:“旅帅!忠嗣,好小子!实至名归!这真是……太好了!”

他看向黄忠嗣的目光更加深邃,明白这个年轻人的前途已经彻底不同了。

小院里一时充满了欢腾雀跃的气氛,连日来的疲惫和伤痛似乎都被这巨大的喜讯冲淡了不少。

黄忠嗣看着激动的伙伴们,嘴角也噙着一丝温和的笑意。

这结果,确实在他的预料之中。

他拱手道:“全赖校尉提携,大帅恩典,还有诸位兄弟同生共死的功劳。”态度谦逊,并无半分骄矜。

秦琮满意地点点头,黄忠嗣这份宠辱不惊的沉稳,更让他觉得此子不凡。

他接着道:“不止忠嗣!黄峒、阿木、爨弘盛,你三人随行护卫有功,各升队正!以后,都是我安戎军右厢的骨干!”

“我?队正?我也是官了?”黄峒指着自己鼻子,再次被巨大的惊喜砸晕,傻笑起来。

阿木和爨弘盛也是面露喜色,抱拳道:“谢校尉!谢大帅!”

秦琮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脸上的笑容稍稍收敛,正色道:“但大帅也下了严令!”

他看向黄忠嗣,将怀中的那块代表着鲜于仲通意志的虎纹腰牌郑重地放到桌面上,与文房四宝并列。

“大帅令我等,务必在三日内,将你这《征南后东归记》排练纯熟!”

秦琮语气严肃,“三日后,他要先看咱们演一遍!”

黄忠嗣目光扫过那枚沉甸甸的腰牌,心中了然。

权力背书到位了。

他从容地点点头:“校尉放心,三日之期,足矣。卑职定当竭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