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醉吊屈原》
汨罗翻浪接天来,醉把吴钩击玉杯。
屈子行吟狎鸥鹭,楚天摇落走风雷。
兰魂未肯随波去,剑胆犹能跨海回。
我欲骑鲸问苍昊,九歌谁与续蓬莱?
鹧鸪天《醉吊屈原》
醉跨苍虬下楚渊,汨罗风动九疑烟。
兰旌扫尽奸臣雾,玉简书成《太素》篇。
吞海日,枕江天,狂歌直上祝融巅。
千年谁解灵均恨?化作雷霆落砚田。
七律《谒屈子祠》
汨罗西望水云昏,独上危楼吊楚臣。
《天问》未干凝血泪,《离骚》长在泣忠魂。
江吞郢恨千帆没,草接湘愁两岸分。
莫向苍梧问遗事,楚天风雨正愁人。
五律《端午怀屈子》
落日汨罗滨,怀沙意未伸。
兰枯三户国,郢破一谗臣。
《九歌》风前咽,孤臣水底沦。
至今端午月,犹照泣诗人。
如梦令《端午感怀》
雨过汨罗烟重,楚水千年幽恸。试问泛舟人,可记《九歌》声动?谁懂,谁懂,唯有芷兰香送。
一剪梅《屈子祠前》
楚殿荒台草色稠。风过兰舟,泪湿吴钩。《离骚》一卷枕寒流,醒也堪忧,醉也堪忧。
谩说灵均志未酬。江上飞鸥,祠下眠鸥。清魂应化月如钩,照彻千秋,朗彻千秋。
清平乐《端午思屈子》
湘天雨细,滴碎兰汀芷。欲寄芳魂无雁字,空剩《九歌》残纸。
当年抱石沉渊,至今水咽江寒。独向苍梧望断,暮云愁锁重山。
《屈子祭文》祭文
维岁次丙午,序属仲夏,时逢端午,谨以兰芷为祭,清酒为酌,致祭于三闾大夫屈子之灵曰:
昔者,君秉忠贞之质,怀瑾瑜之德,纫秋兰以为佩,扈江离而修能。然谗佞蔽日,奸邪当道,君虽九死其犹未悔,终怀石而沉汨罗。
今者,龙舟竞渡,粽叶飘香,万民同祭,岂独为饱腹之欲?实感君之高风亮节,慕君之爱国情怀。君之《离骚》,如日月经天;君之《九歌》,似江河行地。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其辞世清。
呜呼!江水滔滔,洗不尽人间污垢;天风浩浩,吹不散千古英名。愿君之魂,佑我华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尚飨!
楚辞体《屈子颂》
峨冠博带兮行吟泽畔,
香草美人兮纫佩腰间。
天问九章兮肝胆俱裂,
九歌招魂兮天地同咽。
纵身一跃兮山河变色,
忠魂不灭兮日月高悬。
千秋万代兮龙舟竞渡,
粽叶飘香兮永祭先贤。
歌行体《吊屈原歌》
君不见汨罗烟浪卷苍天,狂涛裂岸击楚舷,一泻东海吞云渊!
君不见三闾抱玉魂悲咽,兰佩凋残蕙草蔫,郢都黯黯凝血溅!
长铗叩,天地惊,狂歌痛饮邀江月。
天生奇才世难匹,怎奈浊流埋冰雪?
纫兰餐露何足奇,《离骚》灼灼照忠烈。
举世皆醉我独醒,满腔幽愤向谁说?
帝阍深似九重关,凤鸾难越豺狼山。
黄金台倾贤路断,干将蒙尘莫邪寒。
屈子拔剑啸沧海,笑揽沧溟涤俗念。
“吾将上下求索兮,岂容浊浪污琴弦!”
惜哉郢路荆棘漫,哀郢歌成鬼神叹。
蕙草变茅谗如刃,椒浆倾洒天失颜。
纵身一跃赴洪流,宁让清波葬躯骸。
江鱼不敢侵忠骨,化作星芒耀尘寰。
我今提壶酹江涛,忽闻《九歌》水上飘。
屈子醉倚龙舟笑,遥指银河挂玉霄:
“人间荣辱皆如絮,唯有文光永不消。
且看岁岁龙舟竞,皆是万民唤我归!”
酒尽风狂起,星落满江里,
千秋浩气存,英魂永不死!
骈文《屈子赋》
岁在端阳,临汨罗而怅望兮,水天苍苍。念灵均之高志兮,贯日月而焜煌。昔者抱玉而怀瑾,纫秋兰以为裳,叩帝阍而不遇,哀民生之多伤。
夫其志若北辰,心同赤焰。哀郢歌中,叹山河之板荡;天问篇里,叩穹宇之幽玄。纫蕙茝以明志,饮朝露而餐烟,奈谗佞如雾起,蔽楚宫之晴岚。谗言似棘,陷忠良于圜圄;荃蕙化茅,悲芳泽之沦湮。遂乃佩长铗而踯躅,揽芙蓉而凄然,行吟泽畔,见秋风之摇蕙,望郢路之迷烟。
若夫怀沙赴水,非贪沧浪之清,实痛家国之倾。长太息以掩涕,恐皇舆之败倾。遂解兰佩而投渊,让芳魂与波平。江鱼衔其衣冠,湘娥泣其精诚,至今五月龙舟竞,犹是人间哭屈声。
今我溯流而上,觅故迹于苍峦。见《离骚》之遗墨,化云霞而盘桓;闻《九歌》之逸响,随湘水而潺湲。悲夫!忠骨虽沉,英风未散,如兰在野,其馨万年。愿撷江蓠为祭,洒椒浆而祝曰:
“浊流难污瑾瑜质,青史长铭赤子心。千载汨罗东去水,犹传骚韵振清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