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ān

释名 也叫鼠姑、鹿韭、百两金、木芍药、花王。

集解 野生山牡丹长在山上或者路边,跟荆棘(jīng jí)一样,当地人常拿来当柴烧,但它的根入药药效好。牡丹可以开出黄色、紫色、红色、白色等颜色的花朵。二月在花梗(gěng)上长出嫩叶,三月开花,花瓣只有五六片。五月结子,黑色,像鸡头。根黄白色,可长五到七寸,像笔管一样粗。

药用部位 根皮。

气味 辛,寒,无毒。

主治 治疗中风、邪气、痈疮(chuāng)、瘀(yū)血,可使五脏安舒,治头腰痛。

博物学

如何区分牡丹和芍药?

牡丹和芍药都是毛茛(gèn)科芍药属的植物,有许多相似性,也有一些关键的区别,我们可以从根茎、叶、花和生长习性等方面观察它们。

首先,看根茎。牡丹是木本植物,茎干是木质的,即使在冬天落叶后,地上部分也会保留枝干。芍药则是宿根草本植物,地上部分在冬天会枯萎,春天重新从土里长出。同时,牡丹通常比芍药更高大,且茎干更为坚硬,牡丹可达2米高,茎比较粗壮,呈棕褐色,摸起来像树皮,芍药的茎较柔软,呈绿色。这是区别牡丹和芍药最明确有效的方法。

其次,看叶片。牡丹的叶片通常较宽较厚,前端有分裂,背面有白粉,正面绿色略带黄色。芍药的叶片较狭长,尖头,前端没有分裂,背面没有白粉,正面和背面都是浓绿色,有光泽。

第三,看花期和花朵。牡丹的花期通常在4月,而芍药的花期稍晚,在4月下旬(xún)至5月。牡丹的花朵通常较大且颜色更为鲜艳。牡丹的花朵单生于花枝顶端,花朵的直径较大,可达20厘米以上。芍药的花朵可能单生,也可能数朵簇(cù)生在枝顶,也可能生在叶腋(yè,叶腋即叶柄与茎的连接部分),花径通常较小, 12—15厘米。牡丹的花盘(花托膨大的部分)也非常发达,包裹心皮达三分之一以上。芍药的花盘不发达,仅仅包裹心皮基部。

另外,还可以看生长习性。相对来说,牡丹较为耐寒,在冬季能够耐得住较低的温度。芍药对寒冷的环境适应性较差,需要较为温暖的气候条件,适合生长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但南方的高温高湿天气不利于牡丹的生长。

故事馆

武则天火烧牡丹

传说一年冬天,一场大雪后,女皇武则天带领众官员和宫女到后花园游玩。她看着天寒地冻、百花凋(diāo)谢、万物萧条的景象,心里十分懊恼,就想:若能一夜之间,百花齐放,那该多好!于是她让宫女拿来文房四宝,写道:“明朝(zhāo)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放,莫待晓风吹。”写罢,便叫宫女拿去烧给花神,令百花知晓。

百花仙子得知这一消息都吓坏了,她们连夜聚在一起商量对策。桃花仙子胆子最小,瑟瑟(sè)缩缩地说:“武则天心狠,咱们不敢违抗呀!”有几个小花仙子也怯生生地附和着说:“是呀!咱们还是早做准备,提前开放了吧!”牡丹仙子不同意她们的意见,说:“武则天也太霸道了!管着人间的事,竟又管起我们来了。这百花开放,各有节令,怎么能乱来?姐妹们,咱们不能听她的!”众花仙听牡丹仙子这么一说,都觉得在理。可一想到武则天的霸道又都犹豫起来。天色快亮,众花仙看牡丹仙子的决心已定,只好匆匆散去,各自开花去了。

武则天一觉醒来,坐在镜前让宫女给她梳妆打扮。正在这时,宫女推门而入,欣喜地禀(bǐng)报:“万岁,花园里的百花全开放了!”武则天一听大喜,急忙来到花园,举目一望,满园的桃花、李花、玉兰、海棠、芙蓉等都怒放了,一丛丛、一簇簇,争芳斗艳。文武百官听说此等奇闻,都纷纷跑来围观。武则天仔细一看,花丛中唯有牡丹没有开放,一股怒火油然而生,心想:这还了得!君言不从,我还如何临朝执政?她怒声说:“大胆牡丹!竟敢抗旨。来人!把这些胆大包天的牡丹逐出京城,贬到洛阳去!”

武则天为什么要把牡丹贬到洛阳呢?原来她知道那里土地贫瘠(jí),贬牡丹到那里就是为了叫牡丹吃苦头。谁知,牡丹到了落阳,埋入土中,马上就长出绿叶,开出的花朵娇艳无比。武则天闻讯,气急败坏,派人即刻赶赴洛阳,把牡丹连根拔出,要放火将牡丹花全部烧死。后来,人们发现,牡丹虽枝干焦黑,但仍然有旺盛的生命力,盛开的花朵也更加夺目。牡丹花由此获得了“焦骨牡丹”的称号。牡丹仙子也因这种傲骨被众花仙拥戴为“百花之王”。从此以后,牡丹就在洛阳生根开花,洛阳牡丹名扬天下。

古诗词里的牡丹

hónɡdān

tánɡwánɡwéi

绿yànxiánqiějìnɡhónɡqiǎnshēn

huāxīnchóuduànchūnzhīxī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