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龙御初临

大虞王朝永徽元年,惊蛰。

春雷碾过紫宸殿飞檐时,萧承煜正盯着帐顶鎏金蟠龙纹出神。明黄缎面被子上的五爪金龙在烛影里扭曲变形,龙目嵌着的黑曜石泛着幽光,像极了三日前抬棺时,杠夫们因惊恐而涣散的瞳孔。案头摊开的《贞观政要》被夜露洇湿,“君舟民水“四字晕成墨团,恍惚间竟与先帝棺椁缝隙渗出的血渍重叠——那本该是朱砂写的“奠“字,却在暴雨中洇成不祥的赤斑。

“陛下,吉时到了。“

林安的声音打断思绪,这个服侍了三朝的老宦官捧着朝服的手稳如磐石,袖口却露出半枚青铜鱼符。萧承煜望着他鬓角霜雪般的白发,忽然想起十二岁被封为太子那日,这人背着他在御花园假山后躲避刺客,后颈挨了一箭仍死死护着他,至今疤痕犹新。朝服上金线绣的江崖海水纹刺得他眼眶发涩,那是母后生前最爱的纹样,说“海清河晏,方见太平“。

更衣时,腰间蟠龙玉佩突然发烫。羊脂玉触手生温,刻着的虞朝古篆在烛火下若隐若现,像游弋在水中的银鱼。林安替他系玉带时,指腹擦过玉佩边缘,瞳孔微缩:“今早接到密报,丞相府昨夜有胡商出入。“萧承煜望着镜中少年天子——乌发束金冠,眉间却凝着不属于十六岁的沉郁,忽然伸手按住老人颤抖的手腕:“林公公,今日无论发生什么,都按计划行事。“

卯时三刻,钟鼓撞碎晨雾。

萧承煜踏上丹陛,九龙金漆屏风投下的阴影裹住他的脚踝,像一条缓缓收紧的锁链。阶下群臣如星子般排列,丞相谢崇谦的赤罗朝服尤为刺目,腰间玉带钩雕着辟邪兽首,与他书房镇纸纹样分毫不差。三日前在先帝灵前,这老臣握着他的手老泪纵横,袖口却泄出半截暗紫色织锦——那是波斯商人独有的葡萄藤蔓纹,在中原贵胄间,唯有通敌者才敢私藏。

“启禀陛下,“谢崇谦的笏板叩得山响,声如洪钟却暗藏锋芒,“先帝托孤时曾言,'若陛下年幼,可由丞相暂摄朝政'。今北疆烽烟又起,臣请...“

“丞相记错了。“萧承煜打断他,指尖摩挲龙椅扶手的蟠龙纹,鎏金在晨光中灼得指尖发烫,“父皇遗诏明言'皇帝亲政,百官各司其职',本宫昨日已着人将诏书副本发至各府衙。“他扫过阶下,见谢崇谦身后的御史中丞王大人猛地缩了缩脖子,袖中硬物轮廓更显——那是弹劾他“沉迷犬马“的奏疏,却不知早在昨夜,林安的暗卫已将奏疏换成了空白绢帛。

谢崇谦的胡须剧烈颤动,眼底闪过阴鸷:“陛下贵为天子,自然记得遗诏内容。只是这朝堂之上...“

“够了。“萧承煜抬手,殿内瞬间鸦雀无声。他望向阶下左侧,大将军李崇山按剑而立,玄甲上的冰裂纹与他书房中那幅《漠北破虏图》如出一辙:“李将军,北疆防务如何?“

“回陛下,“李崇山声如擂鼓,震得殿角铜铃轻响,“三十万玄甲军已整装待发,臣请率军北伐,踏平突厥王庭!“他腰间悬挂的狼首箭囊随动作轻晃,正是先帝亲赐的“靖边“之物。萧承煜注意到谢崇谦的眼皮狠狠跳了跳——这员虎将曾是谢党死敌,却在三日前突然向他递交密折,愿以全家性命担保效忠。

早朝在暗流涌动中结束。萧承煜沿着九曲回廊往御花园走,春雨初霁,青砖上的水洼映出他微蹙的眉峰。路过太液池时,池面突然泛起涟漪,他瞥见水下黑影一闪而过——是尾金鳞锦鲤,却比寻常锦鲤多出一对胸鳍,恰似传说中的龙鱼。

“陛下,奴婢给您送茶来了。“

清甜的茶香袭来时,萧承煜已侧身避开。水绿襦裙的宫女跪地叩首,发间银步摇坠在青砖上,露出耳后朱砂痣——三年前那个雪夜,刺杀他的女刺客耳后也有这么一颗痣,临死前咬碎的毒囊,正是这般清甜中带着苦杏仁味。

“淑妃娘娘体恤陛下勤政,特命奴婢送来新制的碧螺春。“宫女抬头时,睫毛下的眼神如淬了毒的刀。萧承煜望着她腕间红绳——那是民间“避凶“的讲究,却与谢崇谦府中丫鬟的装束别无二致。袖中银针弹出的瞬间,他听见假山后弓弦轻响,本能地旋身,茶盏擦着耳畔飞过,砸在太湖石上迸裂,碧绿水渍中,银针正泛着幽蓝。

“有刺客!“

林安的呼喊声与弩箭破空声同时响起。萧承煜滚入假山缝隙,瞥见小顺子从假山顶跃下,手中短刀抵住宫女咽喉。这少年是林安去年收养的义子,左眼角有块暗红色胎记,此刻在晨光中像滴未干的血。宫女挣扎间,领口扯开,露出锁骨下方的狼首刺青——那是突厥天狼部的图腾。

“说,谁派你来的?“小顺子的刀又压下几分,宫女却突然诡异地笑起来,嘴角溢出黑血。萧承煜望着她逐渐涣散的瞳孔,在那双眸子里,映出更远处假山上的黑影——有人戴着斗笠,袖中握着的,正是谢崇谦书房中的鎏金香炉。

“陛下,您没事吧?“林安带着暗卫赶到时,萧承煜正盯着宫女腕间红绳出神。他解下红绳,发现绳结里藏着粒芝麻大小的蜡丸,用突厥文写着“卯时三刻,御花园“。身后太液池的锦鲤突然跃出水面,溅起的水花打湿了他的袖口,露出腕间淡青色胎记——与沈明薇耳后的印记一模一样。

申时,御书房。

萧承煜盯着案上的狼首刺青拓片,耳边回响着小顺子的回报:“这宫女是三个月前混入淑妃宫中的,掌事女官已投井自尽。“他摸出蟠龙玉佩,对着阳光转动,古篆突然拼成四个小字:“天狼噬月“。林安站在窗前,阴影遮住他半张脸:“陛下,谢崇谦今日下朝后,派管家去了突厥使馆。“

“知道了。“萧承煜将拓片丢进炭盆,火苗瞬间舔舐掉狼首轮廓,“传旨,今晚子时,在太庙举行祫祭大典。“他望着窗外逐渐暗沉的天色,春雷又在远处滚过,惊起檐角栖鸟。林安欲言又止,最终只轻轻替他披上鹤氅,袖口的青铜鱼符与他腰间玉佩相触,发出清越的鸣响。

夜,太庙。

香烛缭绕中,萧承煜跪在先帝灵前,望着棺椁上的《山河永固图》。画中江水依旧泛红,却比三日前清晰许多,竟隐约可见战船轮廓。他摸出先帝临终前塞给他的密旨,展开时,泛黄的绢帛上字迹洇开:“皇后乃突厥细作,朕不忍杀之,望吾儿...“墨迹到此为止,余下的字被血渍覆盖。

“父皇,您究竟还有多少事瞒着儿臣?“他对着灵位低语,殿外惊雷炸响,震得烛火剧烈摇晃。忽有穿堂风卷过,案上遗诏副本被吹开,“皇帝亲政“四字下,竟露出半行小字——“若有异动,可启金匮“。

林安的脚步声从殿外传来,萧承煜迅速藏好密旨。老宦官手中捧着的金匮泛着冷光,锁孔处刻着与他玉佩相同的古篆。当玉佩嵌入锁孔的刹那,金匮自动打开,里面是一卷绘着突厥王庭布防图的羊皮卷,以及一枚刻着“暗卫统领“的青铜虎符。

“陛下,“林安跪地叩首,“这是先帝临终前交于老奴的,说唯有您能开启。“萧承煜望着虎符上的辟邪兽首,与谢崇谦的玉带钩、沈明薇的玉镯纹样完全一致。他忽然想起母后临终前塞给他玉佩时的话:“承煜,若有一日觉得孤单,就去太液池看看锦鲤...“

太庙外,春雨再次落下。萧承煜握着虎符,感受着上面残留的先帝体温。远处,谢崇谦府邸的方向燃起灯火,像极了三年前那场烧毁他生母宫殿的大火。他望向天际,乌云中隐约有金光闪过,恰似登基那日,九龙金銮殿上落下的那道祥瑞之光。

“林公公,“他转身时,龙袍在香烛青烟中扬起,“传暗卫,今夜子时,包围丞相府。“

林安抬头,看见少年天子眼中有火光跳动,恰似太液池底沉寂多年的暗流,终于在惊雷与春雨中,掀起了第一道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