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的魔力(平装2022全新版)
- (美)罗伯特.迪尔茨
- 1305字
- 2025-05-15 10:24:41
语言和身心语言程序学
本书的研究建立在NLP的模式与特征基础上。NLP考查了语言对心理活动程序的影响和神经系统方面的其他功能。NLP也关注我们的心理活动程序和神经系统是如何塑造语言及语言模式,又是如何反映在语言和语言模式中的。
NLP的精髓是神经系统(neuro,直译为“神经”,意译为“身心”)的功能与我们的语言能力(Linguistic,“语言”)紧密相连。我们组织和指导自身行为的策略(programming,“程序”),由神经和语言模式构成。在NLP创始人理查德·班德勒和约翰·葛瑞德的第一本书《神奇的结构》中,他们尽力界定了弗洛伊德所指的语言的“魔力”下所潜藏的一些原理。
在人类的所有成就中,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涉及语言的运用。我们人类以两种方式使用语言。首先,我们用它描绘我们的经验——并把这个过程称为推理、思考、幻想和预演。当我们把语言用作表象系统时,我们在为自己的体验创立模型。我们运用语言的表象建立的世界观,是基于我们对世界的观点。我们的观点也部分取决于我们的模型或表现。其次,我们彼此是用语言交流我们的世界观或表象。当我们用语言交流时,我们称之为谈话、讨论、写作、演讲和歌唱。
根据班德勒和葛瑞德所说,语言是用来描绘经验、为经验建立模型的工具,也是交流这些模型的工具。事实上,古希腊人用不同的词描述了语言的这两种用途。他们用“表述”这个词来说明语言是沟通交流的媒介,用“理念”这个词说明语言跟思维和理解有关。表述意味着语言或者“对事物的描述”;理念意味着语言跟“理性的显现”有关。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这样描述语言和内心体验的关系:
口语是内心体验的象征,文字是口语的象征。就如人们所写的东西不同,人们说话时的声音也不同,但语言象征的内心体验是一样的,就像我们体验的都是事物的映象那样。
亚里士多德声称文字“象征”我们的“内心体验”,这与NLP的概念相呼应。NLP认为,书面文字和口语仅仅是表层结构,它们由心理和语言的深层结构转换而来。其结果是,语言既反映心理体验,也塑造心理体验。这使语言成为思考和其他意识或无意识心理过程的有力工具。要想越过个人所用的个别语言,接近其深层结构,我们可以去识别和影响语言模式所反映出的深层心理作用。
这样考虑,语言就不仅仅是一个附属品或一套用来交流心理体验的随意的符号;它是心理体验的关键部分。正如理查德和班德勒指出的:
人们用来创立语言表象系统的神经系统,也被人们用来创立其他的各种世界观——视觉的,感觉的,等等。每个系统中都有同样的原理结构在起作用。
因此,语言就与我们其他内部表征系统中的经验和活动相适应,甚至替代这些经验和活动。这句话的一个重要含义是,“谈论”某事不仅仅是简单地反映我们的观点,实际上也创造或改变着我们的观点。这意味着语言在改变和治愈的过程中,担任着深入而特殊的角色。
例如,在古希腊哲学中,“理念”被认为是构成了宇宙万物中支配和统一原则的思想。赫拉克利特将“理念”界定为:所有事物通过它而相互关联,所有自然事件通过它而发生的通用原理。根据斯多葛学派哲学家的说法,“理念”是统领宇宙或创造万物的原理,在所有现实中的作用无所不在,遍及万物。根据古希腊犹太哲学家菲洛的说法,“理念”是终极现实和所感知到的世界之间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