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的魔力(平装2022全新版)
- (美)罗伯特.迪尔茨
- 1763字
- 2025-05-15 10:24:43
转移结果
人们早已指出“目标指引行动”。因此,特定的结果本身就设置了框架,来决定什么被看作是相关的、成功的或“框架内的”;什么被认为是无关的、无用的或“框架外的”。例如,在头脑风暴式的会议上,目标的结果是“提出新的、独特的想法”。考虑这个结果,那么,做不寻常的比喻、讲夸张的笑话、问愚蠢的问题、有点天马行空,都是相关的、有帮助的行动。而将已有的解决方案或政策作为“正确答案”,评价某些想法是否“现实可行”,既不适宜也没有帮助。
另一方面,如果不是做头脑风暴,而是与重要客户谈判,会议到了最后阶段,则会议的结果会是“就完成或交付某项具体产品,或者决定某项干预的优先权,建立和达成共识”。考虑这个结果,突然使用不寻常的比喻、讲夸张的笑话、问愚蠢的问题、有点天马行空,就不太会被看作与目标相关或有帮助(当然,如果谈判陷入僵局,需要一点脑力激荡来渡过难关,就另当别论)。
同样的,不同的行为会被认为与“认识彼此”有关或有帮助,而与“临近最后期限”无关。那么,改变将我们的注意力集中于特定情况或互动的那个结果,将会改变我们对该情境相关或有意义的判断和认识。
回应术模式中的“另一个结果”,是指做出陈述,将人们的注意力从已被某种判断或总结定格或暗示的目标,转向一个不同的目标。这一模式的目的是挑战(或加强)该判断和总结的适宜性。
例如,我们来谈谈一位参与研讨会的人,在做练习后感到挫败,因为他/她“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人们会这样感觉,通常是因为他/她有一个想象的结果——“做得完美”。对于这个结果来说,像“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说明做错了什么或能力不足”这样的判断或总结是合适的。然而,将研讨会练习的结果从“做得完美”改成“探索”“学习”“发现新东西”,会极大地改变我们处理和理解练习中获得的体验的方式。对于“做得完美”来说是失败的,对于“发现新东西”来说是成功的。
因此,将运用转换至另一个结果的模式中,就可以对参与者说:“练习的结果是为了学习新东西,而不是证明你已经知道怎么把事情做得完美无缺。回想一下互动过程,你发现学到了什么新东西?”
同样的原理可以用于我们所有的人生体验。如果就“舒适和安全”的结果来评价我们对具有挑战性情况的反应,我们可能看上去输得很惨。如果将同一种情境的结果看作“成长得更强大”,可能会发现我们已经非常成功。
考虑下述陈述,这是著名精神科医生和催眠大师米尔顿·艾瑞克森博士(精神科医生是指在前文案例中他教导那个自认为是耶稣基督的人)对来访者所做的:
重要的是有安全感和一种准备就绪的感觉;充分意识到无论发生什么,你都能应对和处理——并且是很愉快地处理。遭遇无法处理的情况,也是很好地学习——事过之后回想它,会发现它是在很多方面都有用的学习。这能让你评估自己的力量。也能让你发现,你内在的那些需要获得更多安全感的区域。对遇到的好事或坏事做出反应,并充分处理它——这是生活的真正乐趣。
艾瑞克森的陈述,是运用回应术模式中另一种结果的示例。他的意见将对某种结果(控制局面)不被看作“失败”的东西,转换成另一种结果下的反馈(“对遇到的好事或坏事做出反应,并充分处理它”)。

图2-2 改变结果就转换了决定什么是相关和成功的框架
自己尝试一下这个模式:
1.回想一个你觉得困难、受挫折或失败的情境。
情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如:我觉得有人在占我的便宜,但我没法直接告诉他我的感受。
2.关于这个情境,你所做的负面总结或判断是什么(关于自己或他人)?这个判断所包含或暗示的结果是什么?
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如:不能为自己说话,说明我是个懦夫。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如:我要为自己说话,要变得强大而勇敢。
3.探索一下,换用其他可能的结果,对你理解这个情境可能带来哪些影响。其他结果例如安全感、学习、探索、自我发现、尊重自己和他人、做事正直、治愈、成长等。
例如,如果目标的结果变成“尊重自己和他人”,或“以我希望被人对待的方式来对待别人”,那么,由于没有为自己说话而认定自己是个“懦夫”,就不太会是一个相关的适宜的总结了。
4.增加或者替代当前结果的另一种结果是什么,让你的负面总结或判断不那么相关,你就会更容易将这一情境看作反馈而非失败?
替代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如:学习对自己和别人表里如一,聪慧而富有同情心。
从NLP的观点来看,转换至另一种结果将帮助我们对体验的观点换框。换框是NLP所认为的改变的核心过程,也是回应术的根本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