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自古以来,秦晋尊崇!
- 洪武第一攻略:天子坐中堂!
- 难有低头时
- 2121字
- 2025-04-30 01:27:50
洪武三年,崇文阁,又名大本堂,此处乃诸位皇子启蒙受教的蒙学之所。
殿内书案整齐排列,笔墨纸砚摆放有序,处处弥漫着浓郁的书香气息。
此时,已被敕封为吴王的朱橚,脸上洋溢着自信得意的神情,目光炯炯地看向身旁的燕王朱棣:“四哥,你看,我猜得没错吧!二哥就是秦王,三哥就是晋王。”
自古以来,秦晋两王,最为尊崇。
隋前,“晋藩”备受推崇。
唐后,“秦藩”则取而代之,成为藩王之首。
至于秦、晋两王地位超然的缘由,世人皆心照不宣。
毕竟在历史长河中,秦王与晋王名号之下,曾涌现出数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
秦王之位,因“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横扫六国、建立华夏首个大一统王朝而声名远扬。
又因唐太宗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将大唐推向盛世巅峰。
这使得“秦王”二字承载着非凡的历史重量。
当然,晋王名号同样不凡,晋武帝司马炎结束三国鼎立局面,完成短暂的大一统。
隋炀帝杨广虽褒贬不一,却推动了诸多影响深远的改革举措。
唐高宗李治继承贞观遗风,将唐朝版图扩至巅峰。
唐庄宗李存勖建立后唐,称雄一时。
后周晋王柴荣素有“五代第一明君”之称,为北宋统一奠定基础。
宋太宗赵光义继承兄业,完成中原大部统一。
这些帝王的传奇经历与卓越功绩,赋予了秦、晋两王封号难以撼动的尊崇地位,使其在宗室藩封中始终占据特殊且重要的位子。
甚至,可以断言,倘若明朝太子朱标不幸夭折。
在众多藩王之中,秦王与晋王凭借其尊崇的地位、深厚的历史底蕴,以及潜在的政治影响力,极有可能脱颖而出,成为皇位最有力的竞争者。
毕竟,历史上冠以秦、晋之名的藩王多有问鼎至尊之例。
这份得天独厚的历史渊源,使得他们在皇位争夺中具备天然优势。
朱棣轻轻颔首,眸光转而落在朱橚身上,语调微扬,话语中既含几分调侃:“不过论起恩宠,谁都比不过你。”
朱橚一脸茫然地挠了挠头,眼中满是困惑:“什么意思?”
终究还是个孩子,岂能明白朱棣语气之中的深意。
一旁的晋王朱棡微微侧过身子,目光在朱橚身上稍作停留,缓缓说道:“封吴王,藩地自然是在物产丰饶、钱粮富足的江南。相较我的晋藩,还有二哥的秦藩,可要富庶得多。”
明朝开国之初定都南方,受地理、政治等多重因素影响,对北方的掌控始终存在薄弱之处。
南北两地不仅在政治治理力度上差异显著,民生状况更是呈现出鲜明的两极分化态势。
南方水网纵横、物产丰富,即便家境贫寒的百姓,凭借一身气力,或在田间耕作,或于市镇帮工,谋得温饱并非难事。
反观北方,气候苦寒、土地贫瘠,即便百姓空有一身力气,却因资源匮乏、产出有限,常常陷入无米下锅的困境,生计艰难。
因此,无论是朱樉受封的秦藩之地西安,还是晋王朱棡的晋藩辖境,尽管因历史底蕴深厚而声名显赫,然而就地域富饶程度而言,终究难以与南方相提并论。
朱橚低头“嘿嘿”憨笑两声,眉眼弯成月牙,脸上洋溢着藏不住的得意。
这副模样,直接惹得老朱家一众兄弟纷纷无奈地翻了翻白眼,都有些无语。
然而,年长些的皇子们心里都跟明镜似的。
朱元璋将朱橚的藩镇设在江南,正是看中他自幼不争不抢、性情和善的秉性。
而在争斗残酷的皇室之中,这样的性子,既像是一股清流,又暗藏隐忧。
毕竟,太过温厚纯善,在波谲云诡的权力场中,未必是件幸事。
但此时正值大明洪武年间,当朝皇帝朱元璋以“驱逐鞑虏,再造华夏”之功名垂青史。
这位帝王将心血尽数倾注在太子朱标身上,其余皇子几乎没有继位的可能。
如此情形下,天性淡泊的朱橚,反而更得朱元璋的疼爱。
可皇帝也深知,朱橚的性子难以驾驭兵事,权衡之下,便将他封往富庶安稳的江南。
甚至,赐予自己早年用过的“吴王”封爵,这既是恩宠,也是对这个温良皇子的一种周全安排。
朱棡将头瞥向窗外,声音低得近乎呢喃:“十二年了。”
语调里,似有岁月沉淀的感慨,又似藏着不为人知的喟叹。
其实,朱棡有个对谁都不能提起的秘密。
这便是,穿越者。
后世灵魂跨越六百多年,来到这座大明王朝。
更是成为了洪武皇帝朱元璋的嫡三子。
这是未来将坐镇太原,手握雄兵,威震一方的晋王——朱棡!
“害,要是别的皇朝,我还能放手一搏,但......这可是洪武朝。”朱棡微微摇头,望向窗外的眼眸中,泛起一抹浓浓的无奈之色。
若想在洪武朝坐上太子之位,心狠手辣、无情无义这一特质,几乎是必不可少的。
毕竟,在当时的局势下,对于朱棡而言,只要现在想方设法的除掉自己的二哥,也就是秦王朱樉,便算是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然后,在除去朱樉之后,从前往太原就藩开始,便要精心经营自己的名声,积攒雄厚的底蕴,始终以一副贤王的形象示人。
如此这般,一旦太子朱标不幸薨逝,按照立长立嫡的传统,那皇位怎么算都轮不到皇太孙朱允炆的头上。
当然,这一切的谋划都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那就是朱棡自己得能安然无恙地活到洪武三十一年。
否则,所有的设想与计划,都不过是镜花水月,毫无意义的扯淡。
可朱棡缓缓回过头,目光落在坐在身旁的朱樉身上,心中那股想要付诸行动的狠劲却怎么也提不起来。
尽管从后世的记载中,朱棡知晓朱樉在历史上是个行事残暴不仁、声名狼藉之人,可在现实中,二哥朱樉对他这个弟弟却关怀备至,疼爱有加。
这让作为一个受过后世高等教育、深谙伦理道德的穿越者,朱棡的内心有着自己坚守的底线和原则。
无论如何,朱棡都无法狠下心来,对真心待他的二哥朱樉痛下杀手,哪怕那皇位的诱惑是如此巨大,哪怕这是改变他命运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