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九九农场

黄逸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桌上摊开着一份份关于生物基因科研项目的资料。

与陈石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后,组建一支顶尖的科研团队便成了当下最为紧迫的任务。

陈石凭借着在学术界深厚的人脉关系,向黄逸推荐了几位在生物基因领域颇具声望的好友和同事。

黄逸深知,这些人将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力量,于是他决定亲自与每一位推荐人沟通,希望能够说服他们加入团队。

黄逸首先来到了一位名叫李明远教授的办公室。

李教授所在的实验室位于一所知名农业大学的科研楼内,实验室中不时传出仪器的轻微运转声。

黄逸轻轻敲了敲门,得到应允后推门而入。

李教授正专注地盯着显微镜,看到黄逸进来,直起身子,脸上带着一丝疑惑。

“李教授,您好,我是黄逸。陈石博士应该和您提起过我,还有我们的生物基因科研项目。”黄逸微笑着自我介绍,同时递上一份精心准备的项目资料。

李教授接过资料,简单翻看了几页,脸上的神情逐渐变得严肃起来。

“黄先生,我知道陈博士,他在学术上的造诣我很钦佩。但对于商业介入科研,我一直心存顾虑。科研需要的是纯粹的学术环境,我担心商业的逐利性会影响到研究的方向和质量。”

黄逸早料到会有这样的质疑,他诚恳地说道:“李教授,我非常理解您的担忧。

但是咱们科学研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投身实际应用。

请您相信,我投身这个项目,并非出于商业利益的驱使。我真心希望能够推动生物基因领域的发展,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我们会为科研团队提供充足的资金和资源支持,并且保证不干涉正常的科研工作。团队将拥有充分的自由,按照科学的规律去探索和研究。”

李教授微微皱眉,思考片刻后说:“话虽如此,可在实际操作中,很难保证商业力量不会对科研产生干扰。比如在研究成果的应用上,商业方往往希望尽快实现商业化,而这可能会忽视一些潜在的风险。”

黄逸认真地倾听着,等李教授说完,他立刻回应道:“李教授,我可以为你提供一个网络孕育基地。

说白了,针对大众消费的拼爽爽平台,我可以给你们一个完全免费的九九农场板块儿,网络平台和线下基地同时运营,完全可以按照你的意图进行基因农产品的研发,培育,最终让大众接受咱们的产品。

这是我的优势,也是我给你的承诺,九九农场等着你去发扬光大。”

“拼爽爽你可以做主吗?九九农场完全由我做主?”李教授确实心动了,这种研发运营模式他确实第一次遇到。

“当然,拼爽爽是我一手创建的,但我现在已经卸任了CEO和董事长职位。

我的股权也出售了15%,但现在还有20%,是最大的股东,创建一个免费板块的权利我还是有的。”

黄逸如实解释道。

李教授惊讶又不时露出满意的目光,“你就是那位拼爽爽的神秘创始人,佩服佩服。

你刚刚的提议如果能够实现,我同意加入。”

黄逸见状,激动的握住李教授的双手,说道:“李教授,这个项目有着巨大的潜力,它可以颠覆现在农业生产模式。咱们团队欢迎您的加入,让我们一同见证并推动这个伟大的事业。”

离开李教授的办公室后,黄逸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另一位基因医学科研人员——张义博士的实验室。

同样,张博士也对商业介入科研提出了诸多疑虑。

“黄先生,科研是需要长期投入和专注的工作,商业环境变幻莫测,我担心项目中途因为商业因素而夭折,那我们之前的努力就都白费了。”张博士表情严肃地说道。

黄逸耐心解释道:“张博士,我已经做好了长期投入的准备。为了确保项目的稳定性,我会在资金方面做出妥善的安排,设立专门的基金,保证即使在商业上遇到困难,科研工作也能持续进行。”

然而,随着沟通的深入,张博士提出的问题越发刁钻,有些甚至明显违背商业运作的常理。

他要求科研项目完全独立于任何商业决策,所有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归科研团队所有,商业方不得从中获取任何经济利益等。

这些问题显然是对黄逸投身基因科研真实用意和决心的考验。

黄逸深吸一口气,脸上依旧保持着温和且诚恳的笑容,他看着张博士,认真地回应道:“张博士,您提出的这些要求,我能理解背后您对于科研纯粹性的坚持和对科研成果归属的慎重考虑。”

“首先,关于科研项目完全独立于商业决策这一点,其实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我们可以建立一种相互尊重且合理的决策机制。

商业决策的目的是为了保障项目能够持续发展,获得更多资源支持科研。

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干预科研的核心内容。我们可以设立一个由科研专家主导的决策小组,在涉及到科研方向、实验流程等关键科研事务上,商业方只有建议权,最终决策权还是牢牢掌握在科研团队手中。

这样既能确保科研的独立性,又能让商业的助力得以发挥。”

“而对于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归科研团队所有,商业方不得从中获取任何经济利益这一点,其实从长远来看,可能并不利于科研成果的广泛应用和进一步发展。

商业的介入虽然有逐利性,但也有着强大的推广和转化能力。

我们可以换一种思路,科研团队拥有知识产权的绝对主导权,商业方在进行成果转化时,所获得的利润,大部分用于反哺科研,继续支持后续的研究工作,一小部分作为商业方合理的运营成本和回报。

这样既保障了科研团队对成果的权益,也能让商业在合法合理的范围内,推动科研成果造福更多人。”

张博士微微眯起眼睛,陷入了沉思,显然黄逸的话对他产生了一定的触动。

但片刻后,他还是缓缓说道:“黄先生,你说的这些理论上似乎可行,但实际操作起来,恐怕困难重重。商业利益的诱惑太大,很难保证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不会走样。”

黄逸连忙说道:“张博士,我愿意用合同条款的形式,将刚刚所说的内容白纸黑字地明确下来。

并且,我们可以引入独立的第三方监督机构,定期对项目的运作、利润分配等情况进行审计和监督,确保一切都按照我们所商定的规则进行。

如果有任何违背约定的情况,科研团队有权随时终止合作,并依法追究商业方的责任。”

张博士抬头看着黄逸,眼中的疑虑似乎减少了几分,他缓缓说道:“黄先生,不得不说,你的诚意和应对策略让我有些刮目相看。

但这毕竟是一件关乎重大的事情,我还需要一些时间考虑。”

黄逸微笑着点头道:“完全理解,张博士。这确实不是一个能轻易做出的决定。您慢慢考虑,无论何时您有了想法,都可以随时联系我。

我真诚地希望您能加入我们的团队,一起开启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科研征程。”

离开张博士的实验室后,黄逸的心情并没有轻松多少。虽然与李明远教授的沟通取得了成功,但像张博士这样心存顾虑的科研人员还有不少。他深知,组建团队的道路依旧充满荆棘。

接下来,黄奕又拜访了几位基因研究人员。

尽管他做了很多的努力,但仍有部分科研人员态度摇摆不定。

而就在黄逸为团队组建忙碌奔波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难题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