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章六金镂玉纸

女帝面色一沉,显然很不满李承恩如此评价太宗皇帝,而李承恩似乎也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二人的对话就此结束,各自保持着沉默。

片刻过后,又是女帝率先开口打破沉默,她问:“当真没有妥协的余地了?”

李承恩撇了撇嘴,无奈道:“您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从咱们篡了茳家江山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咱们两家不会善了。

不是他茳氏灭族,就是咱们李氏被清算,没有中间地带,没有退路,没有任何妥协可言!”

见李承恩态度如此决然,女帝又问:“你可知这桩婚事不单单是朕的主意,也是那太虚老道的主意。

老东西定是自知时日无多了,所以才想了这么一个主意。的确,于朕、于武朝的江山社稷而言,这都是一个无法拒绝的条件。”

“你说说,如果拒绝这条件,朕要拿什么对付南派的宗门世家?”女帝挑眉反问:“去发动一场内战,让天下九州民不聊生吗?”

“这可不像是您的一贯作风啊!”李承恩冷哼一声,反问:“过去您可不会和任何人妥协,十年前您改周换武,那老道跑回江南,可是连个屁都不敢放啊!”

“因为生老病死是人的最终归宿,而圣人也是人呐。”女帝面生三分无奈,摇头道:“承恩,我和那老道一样,都要死了。”

听到这话,李承恩顿时一愣,再重新打量女帝一眼。

坐在龙椅上的女人雍容华贵,容颜不减当年,时间不曾在她那张完美的脸上留下任何痕迹。

可不知为何,身为普通人已经快要老眼昏花的李承恩,却隔着老远看到了女帝发髻中的一缕白丝。

他顿时心中微微抽痛,眼角含着泪光,垂头拱手道:“不,您是九五之尊,是天下第一人,注定长命百岁的命,是不会死的!”

“承恩…”女帝又长叹一口气,接着问道:“那你说说,如果拒绝这桩婚事,我们又拿什么对付那老道呢?

我有预感,这老贼已经等不及了,我不保证能斗得过他。”

李承恩转过身,暗中伸手摸了一把眼泪,又回过身,抽了抽鼻子,说道:“让茳杳和俊臣成亲,这就是我能做出的最大让步。如此,即便您真的还政给我那大外甥,起码咱们李家还有机会留根独苗!

到那时,老道士想拼命,咱们就两家联手一起扛!”

“那样做,只会引发帝国的内战。”女帝摇摇头,说:“九州战火重燃,外族趁虚而入,致使国土分崩离析…

承恩,说实话,这就是你愿意看到的结果吗?”

李承恩哑然,又面露三份狠色,阴恻恻的说道:“如果天要亡我族,那就休怪我不顾大义了!”

见李承恩如此固执,女帝又说:“让茳杳和徐来成婚,只是让天下人看看朕还政于茳氏的心思,凡事都要讲究徐徐进进。

这些年,你的党羽遍布庙堂,即便茳氏重新掌权,以李家现在的势力,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李家是不会有事的。

而你还有大把的时间,完全可以利用这个空档,缓解李家与茳家之间的矛盾。”

“您是说服不了我的。”李承恩果断摇头拒绝,又说:“自从咱们拿起屠刀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不能相信任何外人…

而那老道士,我看他也未必安的什么好心,必然是另有所图罢了!

现在,消息我已经放出去了,以老道那倔脾气,这桩婚事肯定是成不了的。”

“你怎知成不了?”女帝伸手入怀,掏出一样东西,对李承恩招了招手,说:“你上来,看看这是何物。”

李承恩面露三分狐疑,又伸手提起官袍下摆走上台阶,来到女帝身旁。

他从女帝手中接过那样物件,发现这是一张对折起来的纸,颜色倒是白皙透泽,一看便知不是凡品!

即便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可入手瞬间,李承恩还是吃了一惊。

他手中的分明是一张纸,摸上去却传来阵阵凄凄凉凉的顺滑感,就像是以切成薄片的上等玉石为材料,必然造价不菲。

“这是…羊脂玉?”李承恩看了一眼女帝,发现后者正暗示她打开瞧瞧。

李承恩犹豫片刻,这才伸手打开折纸,与纸张背面的颜色相反,打开后其正面竟然是喜庆的红色。

整张纸最显眼的地方,是似金色丝线编撰的“天赐良缘”四个字,显得格外扎眼。

李承恩顿时面色一紧,匆匆掠过一眼其中的具体内容,越看越是心惊。

须臾,李承恩缓缓抬起头,目光中带着三分疑惑,喃喃自语道:“背用羊脂玉,面覆鸡血石,金丝撰字,是为金镂玉纸…何人如此大的手笔?

虞戈…茳杳?天赐良缘?这是…一纸婚约!竟真有这东西,是何人做的凭证,竟如此大胆!”

“证婚人有二,都在这婚约上留下了印章,其中一人你应该能认出来。”女帝笑了笑,没有直接挑明。

闻声,李承恩连忙两手捧着这张玉纸,重新打量一眼,这才在下方发现了两个印章。

其中一个五爪印章中刻有逍遥二字,李承恩一眼便认出,这是逍遥王的印象。

逍遥王茳天赐是陛下的三子,因出生时染上一种怪病,众多京都明医都束手无策,本以为注定要夭折。

不曾想,七日之后京都来了一名一云游四方的道士,正是他出手解了这怪病。于是,太宗皇帝便给三皇子取名天赐。

而那名道人不是别人,正是现如今的南方道尊,女帝口中的太虚老道。

“逍遥王!”李承恩顿时有种想要吐血的冲动,他顿足捶胸,骂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那臭小子这不是胡闹吗!”

逍遥王茳天赐喜爱自由天性放浪,比起森严壁垒的皇宫,他更喜欢皇城外无拘无束的生活。

成年后,逍遥王便励志游离天下,故而太宗皇帝赐他逍遥的封号。当年逆贼林蒲起兵谋逆时,逍遥王并不在京中,所以没有受到任何连累。

“是十年前的事。”女帝回道,只是面色带着少许倦意。

似乎对她这位在世至强来说,回忆过去是一件非常令人感到疲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