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章二三五二十年机缘因果

“鬼剑,诡剑,只有一字之差,但当年的诡剑宗可是北派剑宗中的剑首,修的也不是邪门歪道,而是用剑的巧技!”说话间,老头两指并拢,以剑指在虞戈面前抖落一道剑花。

“就连当年的太宗皇帝,也得敬诡剑宗七分薄面。”话音刚落,老头握指成拳,没由来的砸向床板,吓了虞戈一跳。

他眯着眼,冷冷的说道:“后来为什么被叫做鬼剑宗余孽,还不是因为得罪了那个女人嘛。

一派宗门怎能与帝国对抗…宗门被大火焚烧的那一天,我只能拿走这本鬼宗步身法,因为我深知此身法是诡剑宗创宗根基之一,更不能落到恶人手中…”

“哪知道,我碰到了他…”老头语气突变,眼睛里更是有寒芒闪动,仿佛目光穿过了眼前的一切,回到了当年诡剑宗被大火吞噬的那个晚上。

“当真是修行的奇才啊,拜他的邪术滴血剑所赐,我胸前至今还有一道疤。”老头伸手摸了摸胸口,眉头止不住的乱跳,似乎那道留在胸前的伤,至极还在隐隐作痛。

“我拼命保护鬼宗步传承,却还是被他扯下了后半本书,至今我逃离武朝已经整整二十年了,却仍不知道那个人的名字。”老头感慨道。

闻声,虞戈缓缓垂下头,将这半本鬼宗步残卷小心翼翼的收入怀中。

不出所料的话,老头口中那个二十年前与他争夺鬼宗步身法的人,就是后来的王简了。

老头见虞戈沉默,忽然抻着脑袋,低下头冷冷的问:“你又是从哪里学的鬼宗步?难不成,教你的那人就是二十年前用滴血剑伤我的那个!”

“呃…”虞戈抬起头,苦笑道:“若真是您口中那位来教我,即便我天资再差,也不至于向现在这样,只学会了一点皮毛吧?”

“嗯?说的也对。”老头仔细一琢磨后,便抽回了目光。

虞戈暗自为自己捏了一把冷汗,幸亏老头没有深究,不然万一露馅了,这几十年前的旧账,说不定就要让他来赔了。

说起来,虞戈不得不感慨命运的无常,王简二十年前从老头手里夺下半本鬼宗步残卷,二十年后又传给了自己。

而现在,当年被王简抢走半本书的人,又将那半本鬼宗步残卷交到了自己手里…

虞戈不敢想,若是让老人知道真相,他会不会当场气到吐血?

摸着已经被他放进怀里的半本残卷,虞戈内心很不是滋味,他犹豫片刻后,还是抿了抿嘴,开口问:“虽然我不是诡剑宗的弟子,但从今天起,我就是您半个徒弟了。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徒弟在这斗胆一问您老人家的尊称,将来也好留个念想。”

“你小子倒是讲究…”老头眯了眯眼,沉默良久。仿佛在回想一件很遥远的事,而后开口道:“免尊,蔡艮。”

李俊臣计划当天下午启程回武朝,茳杳坚持要等辛巴老奶奶入葬后再启程,毕竟当初若不是老奶奶执意收留,又提供草药为虞戈疗伤,估计虞戈早就死了。

但这一要求却被牧民老头拒绝了,并非他不许外人插手,而是老奶奶生前的遗愿是以凉国人的方式丧葬。

以凉人的丧葬方式入葬,一种是明葬,一种为阴葬。

明葬便是露天火葬,焚烧尸体后,再将骨灰埋入土里,而阴葬则需将尸体碾成碎末,然后供给野兽食之。

两种方法都是在反哺自然,也就是凉国人所信仰的长生天。

不过,不论用哪一种方式举办丧葬,都有一个共同点。

送葬的亲人需要将死者的尸体以牛车马车载之,牛马跑到哪里,便在哪里举办丧葬。

也就是说,牧民老头需要乘车独自一人开启一段孤独的旅程,且谁也不知需要多久、目的地又在何方。

出于此原因,茳杳只能放弃,一行人目送着牧民老头驾车离开后,这才踏上返程武朝的旅途。

一路上,在只言片语的闲聊中,虞戈方才了解到,李俊臣将幽州大捷以及发生的重重变故以书面形式寄至永安。

数日后,李俊臣便收到了来自永安的旨意,陛下要求李俊臣严密关押罪魁祸首之一的茳天詹极其家室,待幽州稳定后再押送永安。

毕竟狭谷关还有帝国的二十万大军,这个数目太过庞大了,动辄便需要消耗大量粮草补给,所以边疆仍需要李俊臣这样的悍将来驻守。

通过这一战,李俊臣也证明了他的实力,而朝中大将军上官元让,虞戈压根就没在朝堂上见过他。

一种隐隐的不安,自他心底泛起,虞戈也渐渐明白,李氏一党当初执意要推李俊臣接管兵权的原因…

虽然在各方势力的努力下一同寻回了茳杳,可回到永安后,茳氏皇族的日子怕是依旧不好过。

次日上午,众人返回狭谷关。

尚为入关时,便见一人一骑从关内疾驰而出,直奔着和李俊臣一起走在队伍最前的虞戈。

虞戈仔细瞅了一眼,不是上官飞燕还能是谁?

后者驱马与虞戈并排,眼中有欣喜的泪花闪动。刚一见面便吐出了闹肚子的牢骚和关心。

本以为这辈子注定阴阳相隔,所以此时再见,上官飞燕明显无比激动,若非众人在场,她恨不得给虞戈一个拥抱。

可即便她有所克制,还是有种如芒在背的感觉,整个后背都凉嗖嗖的。

她回头一看,正巧瞅见身后不远处同样乘骑的九皇孙殿下,后者同样在注视着她,脸上还带着一抹浅浅的笑。

分明对方是个标志的美人胚子,还以笑示人,可同样身为女人的上官飞燕却已经感受到了一股不加掩饰的敌意。

在联想她与虞戈同时消失,又一起被找回,上官飞燕顿时明白了什么,心中不由醋意大发。

众人在狭谷关稍做休整后,虞戈等人再次启程,于夜晚回到幽州州府蓟楼城,而李俊臣则依旧坐镇狭谷关。

因为狭谷关虽扼一方险要咽喉,可条件却极为恶劣,因此贵为九皇孙的茳杳也同虞戈一起回到蓟楼城。

返程的人不多,有徐来、肖峰、刘一刀、戈晓寒和上官飞燕,再加上虞戈和茳杳,在配上十名骑兵。

因为条件有限,茳杳也只能骑马与众人同行,一路走来少有人说话,也不知因为茳杳的身份让众人变得拘谨,还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