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人杰地灵北方邦
- 重生印度,但是婆罗门首富
- 阳澄湖居士
- 2508字
- 2025-04-23 21:02:07
夏尔马家和许多传统婆罗门一样,严格遵循着素食主义,只不过,别人将食素视为一种高尚品德的体现,而夏尔马家选择吃素的原因则更为现实——纯粹是因为穷,吃不起肉。
而更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的是,阿尔杰不久前那场几乎要了他小命的重病,其高昂的治疗花销对于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而言,无异于一场灾难。如今,家里所有的流动资产,除了母亲嫁妆里那些压箱底的金银首饰外,只剩下大概一万卢比现金,折合美元大约也就250块。
听到这数字后的阿尔杰无力地瘫在硬邦邦、硌得慌的床上,眼神空洞地望着由茅草和泥土混合糊成的天花板时,心中只剩下一个念头在反复回响,最终化作一句低声的喃喃自语:“妈蛋,必须得搞钱啊!”
重生的原因千奇百怪,但重生后的第一件事,十个里面有九个半,都是——搞钱!没钱寸步难行,这道理在哪儿都通用,尤其是在这个一切向钱看齐的国度。
阿尔杰现在真的很特么操蛋,重生到印度后,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他的种姓是婆罗门;坏消息是,他身处北方邦。
北方邦,三哥的整活圣地,面积大约四个通辽,号称印度的“佛罗里达州”。在这里你可以不活,但是不能没活儿。恒河边从不间断的露天火葬,被戏称为全球最大的“低温慢烤BBQ现场”;因为太穷,在北方邦偷电几乎一项是必备技能,据说至少860万人偷电,偷走国家20%的电力;更离谱的是,连牛在这里都讲究种姓出身,高种姓的“神牛”享受着比许多底层人民更好的待遇,不仅食宿无忧,甚至还有专属血氧仪监测健康状况。
而北方邦最令人瞩目的标签,或许就是其堪称爆炸的人口数量。这里的人口早已突破两亿大关,稳坐世界人口最多省级行政区的头把交椅。如果把它单独拎出来成立一个国家,能排进世界国家人口前五。你可以想象一下,把整个豫南省的人口翻个倍,塞进一个豫南省的三分之一大小的地方,那生存竞争的激烈程度……恐怕这里的孩子从娘胎里就开始内卷,出生时都得自带一套《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教育资源的极度稀缺导致升学录取率低到令人发指。
不仅人口稠密,北方邦在印度的宗教版图上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印度的两大圣河——恒河与贾木纳河,都蜿蜒流淌过这片土地。印度教徒心中至高无上的圣城瓦拉纳西坐落于此;印度穆斯林文明的艺术瑰宝,如泰姬陵等,也在这里熠熠生辉;就连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最早选择传道的地方同样位于北方邦。
然而,与这浓厚的宗教氛围和辉煌的历史文化形成鲜明且讽刺对比的是:这里人均受教育程度低得感人,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万恶的种姓制度在北方邦的土地上肆无忌惮地收割着底层人民的尊严乃至生命。低种姓学生答错题被老师当场“物理超度”;一名达利特仅仅因为骑车撞伤高种姓老人,直接被群众“正义执行”;一个低种姓小伙只因与高种姓女子相爱,便惨遭“荣誉谋杀”,此类新闻在北方邦屡见不鲜。
但庞大的人口和重要的宗教地位,并未给北方邦带来相应的经济繁荣。正数第一的人口对应的是倒数前三的经济,这里是印度“发展洼地”的典型代表。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跟不上爆炸式的人口增长,人均收入常年徘徊在印度全国平均线以下。就阿尔杰家现在这经济情况在北方邦可能都算中等水平。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微微亮,一家三口就换上重大节日才穿的家里压箱底的衣服,去父亲担任祭司的神庙感谢神灵的恩赐。作为婆罗门祭司,莫汉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主持各种祭祀、祈祷和献祭活动,并在村民的婚礼、朝圣等仪式中扮演关键角色。此外,他还肩负着向信徒传授宗教知识、维护宗教仪式正确执行的责任。
当然,对阿尔杰来说,祭拜神灵什么的都是次要的,他真正的目的,是想亲眼考察一下自家目前这唯一的收入来源到底是个什么德行。
从二十一世纪大城市的花花世界迷人眼,骤然切换到眼前这灰扑扑的土路、低矮的泥巴房、田埂上慢悠悠踱步的老牛,以及村民们日复一日单调的农耕生活和邻里间的家长里短……这里的时间仿佛被按下了慢放键,带着一种原始而滞涩的节奏。
一路上母亲三步一叩首,虔诚地感谢神灵的保佑。他那个便宜老爹莫汉,自从阿尔杰醒来后,似乎就对他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敬畏感,一路上不敢直视他,只是跟个复读机似的在他旁边不停碎碎念:“你以后一定会成为一个比我更出色的祭司!我们夏尔马家的荣光,就靠你了!”
阿尔杰内心有些无语:常言道,宁饮密西西比河水,不食恒河鱼。子承父业?开玩笑,对他一个前世经历过内卷地狱、毕业于国内双一流大学的高材生来说,各种考试都是轻松加愉快。他现在满脑子就一个字——钱!攒够钱,赶紧想办法润到阿美莉卡去读个大学,毕业拿个绿卡或者永居签证,然后凭借着领先几十年的记忆和见识,那还不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留在印度?在这个破泥潭里面闯出一片天?他以为自己是谁?梵天大神么?
清晨的乡间小路,来往的人群要么是扛着锄头准备下田的农民,要么是挑着担子要去赶集的商贩,他们的种姓身份几乎就烙印在皮肤上,刻在行为举止里。那些远远地就主动避开、甚至在路上连影子都不敢与夏尔马家重叠的是达利特。剩下的那些皮肤相对黝黑、神情麻木的,大概率是首陀罗,皮肤更浅一点的是吠舍。
夏尔马家的婆罗门身份,在那些真正有钱有势的人眼里,什么都不是。但在这些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首陀罗、吠舍和达利特眼中,能穿上完整干净的衣服、还挂着婆罗门头衔的夏尔马一家,那绝对是需要仰望的大人物。
不多时,他们抵达了莫汉任职的湿婆神庙前。神庙远比阿尔杰想象的要大,主殿顶部是阶梯式锥形塔,有点像游戏帝国时代里面阿兹特克族的城堡。神庙殿体表面布满密密麻麻的神像、花卉和怪兽雕刻,远看像被神灵爬满的蜂巢。
阿尔杰一时恍惚,看上去如此精美的神庙和莫汉口中榨不出几滴油水的小神庙似乎划不成等号。
莫汉从腰间掏出一把黄铜钥匙,借着东方刚刚泛起的微弱天光,他打开主殿沉重的木门,一股混合着陈年香灰、酥油灯的气味扑面而来。
他进去后,熟练地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先是拿起扫帚,小心翼翼地打扫神龛周围,清理掉昨晚残留的灯油和枯萎的花瓣。接着,他用清水给供奉的湿婆神像进行象征性的沐浴,然后给神像戴上村民们供奉的万寿菊花环,并特别加上几片圣罗勒叶。
就在这时,主殿大门处传来一个油滑的声音:“哎呀呀,祭司大人,您可真是一如既往地虔诚,来得这么早!您对湿婆大神的这份忠诚,真是令我等凡夫俗子感到无比羞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