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春雨惊春清谷天”,昨天已经是谷雨了,然而自入春来,北方下的雨并不多,甚至是有些干旱了,地里的麦子等着浇水,不然收成会大受影响。新闻上也说,江淮、华北一带遭遇旱情,国家正在派出工作组前往当地指导抗旱。

说到旱情和粮食,不由得让我想起十几年前我在高中的一段经历。那时我正在一所当地镇上的高中读高二,说是在高二,其实是算是我进入那所高中的第三年了。一年多以前,我因为一些原因休了学,休学结束后,进入高二继续高中学业。当时家里的情况已经改善了很多,已经不大需要因为担心交不起学费而发愁了,也不用在吃饭的时候只能吃馒头就蒜头。可是这些年过过往往的经历是我发出一个疑问——特别是当时我的学习压力很大(因为休学和逃学,课程落下了整整高二的半个学期):如果有一天,我们家里拿不出一分钱,吃不上一口饭,会发生什么?我该怎么办呢?

能怎么办呢?挨饿呗。我当时第一个想到的便是饥饿。我当时进一步想,如果我现在不努力学习,不把落下的课程尽快赶上去,而是天天想着什么时候可以回家,天天心里莫名其妙地难受、抑郁,不想学习,将来恐怕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饥饿,通俗点说,就是将来连饭都吃不起。可是,饥饿,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说实话,从小活到大,我当时已经是十八岁了,我从来没有体会过饥饿的感觉。

带着这样的疑问,和对未来充满着迷茫又有些不甘的决心,我打算试一试,到底挨饿是什么滋味。“饥饿行动”在未告知任何人的情况下展开。在高三的某一天中午下课后,吃完了午饭,我去超市买下来足够能吃饱的几个火烧和泡面,放在平房的宿舍里,然后就开始了行动。第一天晚上下课后,没有去食堂吃饭,晚上的晚自习没有啥感觉;第二天早上起床后跑早操,跑完后便觉得有点饿了,但也还好,能忍受。上午上课,有点难受。中午照例没有吃饭,直接就在宿舍睡觉了。到了下午,已经难以坚持上课了,头晕和饥饿带来的浑身难受让我受不了,终于熬到了下课,还是没有去吃饭。到了晚自习,我几乎是趴在桌子上度过的,作业一点都没有做,完全做不下去。到了晚上,几乎一夜未眠,根本睡不着。终于挨到了第二天早上,我很早就起了床,把之前买好的方便面、火烧一下子全吃了,感觉好撑,但饥饿感并没有马上消失,大概到了上午上课的时候,才勉强缓了过来。

这样一次不同寻常的饥饿经历让我改变了很多,从那时起,我再也没有轻易浪费过一点粮食,在学习上也更加发奋,算是彻底从“休学期”转变了过来,到了夏季期末考试的时候,我已经从班里的下游水平,一举跃升到全年级第二。下学期到了高三,刚开始的一轮复习非常吃力,因为我休学前的高中知识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在持续、稳定的努力下,统考成绩从班里的倒数,提升到过年期中考试的班级前五名。到了夏季高考的时候,成绩算不上理想,但也被山东的一所二本院校录取了。但那时的我早已经下定决心要继续复读了,以至于高考完的当天下午,仍没有停下学习,第二天依然继续做理综试卷。

进了复读班,并不算顺利,虽然学习继续进行着,成绩排名继续保持着全班第一,但是学习的干劲明显不如以前了,常常会特别抑郁和压抑,惨淡的生活依靠每天晚上写日记维持着。到了2011年夏天,我以十分轻松愉快的心情参加了高考,甚至在做完试卷后趴在桌子上睡觉。最终,我以600分刚过没多少的成绩,被一所南方的985院校录取,并进入学校就读。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饥饿体验有点像现在人们常提的“没苦硬吃”,再后来我便很少有这样的体验了,然而,生活中的不寻常之事仍在继续,读大学之后发生的许多事,导致我后来的许多日子,都有点后悔当初选择复读的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