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燕朝往事,不得不提宁家宅。
暮春的雨裹着紫藤香,将宁宅白墙洇成水墨画。十六岁的宁香衣倚在雕花窗前,指尖无意识摩挲着窗棂的裂纹。去年父亲临终前塞给她的青铜钥匙,此刻正贴着心口发烫,冰凉的金属硌得生疼。
“三姑娘,老夫人请您去正厅。“丫鬟翠屏的声音带着异样的颤抖。香衣转身时,瞥见镜中自己苍白的脸——发间的银簪歪斜,衬得眼下乌青愈发浓重。昨夜她分明听见嫡母院里传来瓷器碎裂声,还有二哥暴怒的吼声:“定是那贱人偷了我的账册!“
穿过九曲回廊,雨势突然转急。香衣刚踏过垂花门,就见嫡母王氏扶着老夫人的手,正在门槛前避雨。老夫人浑浊的眼珠扫过她湿透的裙摆,冷笑:“越发没规矩了,叫你过来这么久?“王氏适时递上绣帕,语气却似绵里藏针:“香衣啊,听说你母亲临终前,留给你件稀罕物?“
香衣浑身一僵,怀中玉佩的棱角几乎要刺破皮肉。三日前,她在母亲梳妆匣底发现半张泛黄的当票,上头“碧玉双鱼佩“的字迹,与贴身玉佩的样式分毫不差。还未及细想,就听见二哥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祖母!“宁余大步跨进厅内,腰间玉佩随着动作轻晃,“漕运的账本不见了,定是有人想陷害我!“他的目光扫过香衣,突然冷笑:“三妹妹这浑身湿透的样子,莫不是去了哪不该去的地方?“
香衣攥紧裙摆,正要开口,王氏已惊呼一声:“余儿,你的玉佩怎么裂了?“众人的目光齐刷刷落在余腰间,那枚本该完好的玉佩,此刻竟出现一道蜿蜒的裂痕。老夫人的拐杖重重砸在青砖上:“这可是先帝御赐的物件!定是有人心怀不轨......“
“是她!“宁余突然指向香衣,“昨日我见她鬼鬼祟祟进了我的书房!“香衣还未辩解,嫡母已掩面,假意忧伤:“可怜叶姨娘走得早,留下个不知礼数的......“老夫人的眼神愈发阴鸷:“按家法,先杖责二十,再关柴房思过!“
翠屏突然扑过来护住香衣:“老夫人明鉴!三姑娘整日都在院里!“话音未落,已被家丁拖了出去。香衣望着众人扭曲的嘴脸,突然想起母亲临终前的话:“护住玉佩......宁家的水,太深了......“她伸手摸向怀中,却摸到一片潮湿——不知何时,玉佩竟已不翼而飞。
香衣指尖发颤,冷汗顺着脊背滑入裙裾。嫡母王氏掩着帕子抽噎的模样,与二哥宁余眼底闪烁的阴鸷重叠,她突然意识到这是场精心设计的陷阱。老夫人的拐杖再次重重落下,青石砖面溅起细小的碎屑:“还愣着做什么?拖下去!”
“且慢!”一道清亮女声从月洞门传来。二姐姐宁柔纤手持团扇款步而入,鬓边珍珠步摇随着动作轻晃,“祖母息怒,妹妹年纪小不懂事,但事关先帝御赐之物,轻易用刑恐生冤屈。”她俯身拾起香衣掉落的发簪,指尖在簪头暗纹处摩挲,“不如先搜三妹妹的院子,若真藏了物证,再罚不迟。”
香衣心头猛地一跳。昨夜她确实在整理母亲遗物时,将当票和玉佩藏进了梳妆台暗格——而宁柔纤,正是嫡母膝下最得宠的女儿。
老夫人皱着眉犹豫时,二哥哥宁余已经大步走向香衣的闺房。身后跟着一群婢女,王氏见此,恶狠狠看了香衣一眼,也赶紧扶着老夫人跟上。
厅内瞬间空荡,唯有宁柔纤依旧慢条斯理地摆弄着团扇。
香衣为府中姨娘所诞,叶姨娘为长安富商叶家之女,虽不是穷巷陋室,但在诺大的宁府前,也好似一粒尘土。嫁进宁府也只不过是当个姨娘。家里没有官爵,连叶姨娘的生活如履薄冰。
生下香衣后,身子一日不如一日,生活质量也是烛尽寒更,去年便早早撒手人寰,留香衣一人。
“三妹妹,我救了你,你该如何谢我?”宁柔纤戏谑地俯视着宁香衣。
香衣沉下眼,不给柔纤眼神。
“你明知搜屋乃女子奇耻大辱,我还未出阁,你假意护我,得个好名声。”香衣掉下几滴眼泪,抓紧手中的帕巾。
“好妹妹,我救了你,不谢我,反倒来污蔑我,该当何罪。”宁柔纤眼神变得狠厉,嘴角的笑意不减,死死盯着宁香衣。
“三妹妹以为自己能拆穿这局?可惜啊......”宁柔纤的指尖划过香衣耳畔,“有些证据,早在你房里生了根。”话音未落,一阵尖锐的唢呐声撕破雨幕。
老夫人的贴身嬷嬷跌跌撞撞冲进来,发髻歪斜,脸上还沾着泥浆:“老、老夫人,三姑娘房里,确实什么都没有。”她的目光扫过香衣,突然噤声。
宁柔纤望着他们面面相觑的样子,唇角勾起一抹莫测的笑。她慢悠悠展开团扇,扇面上新绘的紫藤花被雨水晕染,化作狰狞的血色:“母亲,祖母,你们这次可污蔑三妹妹了。可得好好安抚一下三妹妹。”她边说着,边扶起香衣,一身粉衣好似谪仙下凡,但双手暗暗使劲掐着香衣。没等香衣出声,她便开口。“伶官,把我前几日得的羊脂玉镯拿给三妹妹吧。”
宁柔纤深知王氏是当家主母,闹了乌龙事件后没面子,装出一副善解人意的样子。
王氏如蒙大赦地点了点头。宁余见此番陷害没有成功,甩袖离去。
远处天空方向传来一声巨响,整座宅院都在震颤。香衣望着宁柔纤眼中的疯狂,突然想起母亲临终前的呓语:“宁家的根......早烂透了......宁国公府...是个无底洞。”雨越下越大,冲刷着青砖上的血迹,却冲不淡空气中愈发浓重的阴谋味道。
香衣拿起帕巾擦了擦泪,雨停了,香衣要向前走,不回头了。她深知再这么软弱下去,结局无非跟母亲一样,今日起,她不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宁府庶女宁香衣了。
暴雨初歇,青石缝里渗出的水顺着沟壑蜿蜒成溪,在香衣脚下聚成小小的水洼,倒映着她泛红的眼眶与紧抿的唇。宁柔纤松开手时,袖中暗藏的银甲在她腕间勒出三道血痕,却不及心口的刺痛。她望着众人散去的背影,指甲深深掐进掌心——今日这场栽赃,不过是宁府对她的又一次绞杀。
夜色如墨时,香衣屏退了翠屏,将自己反锁在房内。烛火摇曳间,她颤抖着取出藏在梳妆台暗格里的半张当票,泛黄的纸张边缘早已起了毛边,“碧玉双鱼佩“的字迹在跳动的光影下忽明忽暗。母亲梳妆匣里的暗格空荡荡的,唯有一缕紫藤香萦绕不去,恍惚间竟与白日里雨中的气息重叠。她攥着当票,突然想起母亲咽气前枯槁的手死死抓着她的手腕,气若游丝道:“护住玉佩...宁家的水,太深了...“
窗外传来夜枭的啼叫,惊得香衣浑身一颤。她吹灭烛火,摸黑推开窗。后院的墙根下,一片青苔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幽蓝。她记得母亲生前总说,宁府的夜是活的,每块砖缝里都藏着见不得人的秘密。此刻,她将贴身玉佩贴在心口,冰凉的玉石与体温交融,竟让她生出几分莫名的勇气。
翻过矮墙的瞬间,露水打湿了她的裙摆。香衣贴着墙根疾走,耳中充斥着自己擂鼓般的心跳声。她要去嫡母的书房——白日里二哥暴怒时,她分明听见“账册在王氏那里“几个字飘进耳中。若能找到与漕运有关的证据,或许能拆穿这场阴谋。
书房的门虚掩着,透出微弱的烛光。香衣屏住呼吸,轻轻推开一条缝。王氏正在灯下翻阅账本,鬓边的金步摇随着动作轻轻晃动。她的目光扫过账本上的数字,突然冷笑一声:“宁余那蠢货,连个庶女都摆不平。“
香衣浑身血液几乎凝固。就在这时,身后突然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她猛地转身,月光下,宁柔纤手持匕首,脸上的笑意早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从未有过的阴狠:“好妹妹,果然聪明。可惜,知道得太多,可是要付出代价的。“
匕首寒光一闪,香衣侧身躲过,发间银簪在挣扎中脱落。她从未想过,平日里温婉的二姐,此刻竟会对她痛下杀手。慌乱间,她摸到腰间的玉佩——那是母亲留给她的最后遗物,此刻竟成了救命的武器。玉佩棱角划过宁柔纤的手腕,鲜血顿时喷涌而出。
“啊!“宁柔纤惨叫一声,匕首掉落在地。香衣趁机冲进书房,一把抓起桌上的账本。王氏惊怒交加:“来人!抓刺客!“
雨又下了起来,香衣在雨中狂奔,湿透的衣衫紧贴着身体,却不及心中的寒意。她望着宁府高墙在身后渐渐远去,握紧了藏在怀中的账本。从今日起,宁香衣不再是任人宰割的庶女,她要带着这些证据,撕开宁府光鲜外表下腐烂的内里。
暴雨冲刷着香衣苍白的脸颊,她跌跌撞撞地躲进城郊一座破庙。怀中的账本已被雨水浸透,墨迹晕染成模糊的团块,却仍能辨认出“漕银“、“私盐“等触目惊心的字眼。香衣颤抖着将账本塞进发霉的砖缝,突然听见庙外传来马蹄声。
“三姑娘,老夫人有请。“熟悉的阴柔嗓音让她浑身血液凝固。宁柔纤撑着油纸伞立在庙门口,腕间缠着浸血的布条,身后跟着手持棍棒的家丁。月光穿透雨幕,将她的影子拉得细长,如同一条择人而噬的毒蛇。
香衣抓起半截断砖,后背死死抵住剥落的墙壁:“你们就这么怕我说出真相?“
“真相?“宁柔纤嗤笑一声,伞面轻轻晃动,将雨水抖落在香衣脚边,“宁府的真相,不过是掌权者手中的泥巴。你以为有了账本就能翻身?老夫人早派人封了叶家商铺,明日长安就会传出叶姨娘私通匪类的消息。“
惊雷炸响的瞬间,香衣感觉心脏被狠狠攥住。母亲出身的叶家,那些她从未谋面的舅舅表哥,此刻竟成了对方拿捏她的把柄。断砖从指间滑落,她听见自己沙哑的声音:“你们究竟要逼我到什么地步?“
“很简单。“宁柔纤步步逼近,伞骨挑起香衣的下巴,“交出账本,自请去庄子上守孝,永远别回宁府。否则...“她故意停顿,让家丁们将棍棒在地上敲出闷响,“叶家满门,可都在我们手里。“
香衣突然笑了。雨水混着泪水流进嘴里,咸涩得让她想起母亲临终前的汤药。她猛地咬住宁柔纤的手腕,在对方的痛呼声中撞开家丁冲出门外。暴雨模糊了视线,她却凭着记忆朝着叶家老宅的方向狂奔——那里有母亲留下的陪嫁田契,或许能换得一线生机。
然而当她浑身湿透地跑到叶家门前时,却只看见紧闭的朱漆大门。门缝里飘出呛人的焦味,透过门缝望去,正厅匾额“厚德载物“的金字在火光中扭曲变形。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梆子声,混着救火的嘈杂人声,将她最后的希望碾成齑粉。
香衣瘫坐在雨地里,任由雨水冲刷着掌心的伤口。直到晨光刺破云层,她才慢慢起身,从砖缝里摸出那卷半毁的账本。纸页上“宁余“、“王氏“的名字虽已模糊,但漕银的数字却像烙印般刻进眼底。她将账本贴身藏好,转身走向城门。
城楼上的铜铃随风作响,香衣望着东方翻涌的朝霞,突然想起母亲梳妆匣底藏着的密信——那是封写给镇国侯府的拜帖,墨迹被岁月侵蚀得断断续续,却依稀可见“故人之女“的字样。
她摸了摸颈间的玉佩,迎着朝阳踏上官道。宁府这场滔天浊浪,她定会掀起更大的惊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