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国际合作挑战
- 开局签到娱乐圈,疯批甜妻逆袭了
- 花花亲
- 1503字
- 2025-05-02 17:03:05
林悦兮看着手机上跳出的未读消息,是海外合作方发来的项目启动提醒。她深吸一口气,振奋精神,新挑战来了。
签约后的喜悦还未完全消散,时差问题率先发难。林悦兮这边上午开完紧急会议,敲定拍摄方案修改。资料火速发往海外,等待回复。时针滴答,每一秒都像蜗牛爬。几个小时过去,邮件如石沉大海。
下午,林悦兮在办公室团团转。阳光穿过窗户,打在文件上,像嘲笑她的焦急。她抓起电话,打给海外对接人。“喂,我们上午发的方案,你们看了吗?”对方迷迷糊糊:“不好意思,这边才早上,我还没来得及。”林悦兮额头青筋跳,强忍烦躁:“这方案很紧急,麻烦尽快处理。”
项目进度肉眼可见变慢。一周过去,原本预计完成的环节才刚开始。林悦兮心急如焚,每晚盯着电脑等海外消息。月光洒在窗前,她的身影孤独又疲惫。
管理模式差异紧随其后。海外团队布置任务,只给大致方向。林悦兮团队成员懵圈,没详细计划,不知咋下手。“这活咋干啊,一点准头都没有。”小李挠头抱怨。
相反,林悦兮团队精心制定的详细计划,在海外团队眼里成了枷锁。“太死板了,限制我们发挥。”对方代表撇嘴。一次拍摄安排,林悦兮团队按国内模式排得满满当当,海外摄影师却不干了:“这哪有创作空间,没法拍。”
矛盾在工作中不断冒头。两周后,项目陷入小僵局。林悦兮决定开线上会议,直面问题。屏幕上,双方团队表情严肃。“我们得找到合作的平衡点。”林悦兮开场。
“你们要多给员工自由。”海外代表直言。“但我们习惯有明确指导。”林悦兮团队成员反驳。双方唇枪舌剑,谁也不让步。会议气氛剑拔弩张。
散会后,林悦兮头疼欲裂。她望着窗外城市灯火,思索对策。突然,灵感一闪。为啥不办交流活动,增进彼此了解呢?
说干就干。周六,林悦兮组织了视频交流分享会。一开始,场面有点尬。大家客套寒暄,话都藏着掖着。林悦兮带头分享国内团队协作趣事,氛围慢慢热乎起来。
海外团队也讲起他们的工作日常,强调个人创意重要性。林悦兮团队成员听得入神,开始理解对方模式。“原来这样也挺不错。”小张小声嘀咕。
交流会上,林悦兮还安排了小游戏。大家分组竞赛,欢声笑语打破隔阂。通过游戏,双方看到彼此优势。海外团队佩服国内团队的团结,林悦兮团队惊叹对方的创新思维。
分享会结束,林悦兮松口气。好像有点效果,但问题还没彻底解决。接下来,她又组织培训。请海外专家给团队讲独立工作技巧,请国内管理大师给海外团队介绍团队协作好处。
培训课上,大家认真记笔记。但实际操作又是另一回事。一次拍摄任务,海外成员还是我行我素,林悦兮团队成员急得跺脚。“能不能按计划来啊!”小王喊道。
林悦兮赶紧调解:“大家相互理解,先试试按我们的节奏,不行再调整。”可执行起来磕磕绊绊,进度慢得像乌龟爬。
时间来到第三个月。项目进度落后不少,合作方开始催。林悦兮压力山大,头发一把把掉。“这样下去可不行。”她对自己说。
她重新审视问题,调整沟通时间表。规定每天晚上双方各抽出两小时集中交流。建立紧急联络群,不管啥时候,有事立马汇报。
为解决管理模式问题,林悦兮和海外团队负责人频繁私聊。“我们能不能折中一下,既有一定自由度,又有基本框架。”林悦兮提议。对方思考后点头:“可以试试。”
新方案实施初期,还是状况不断。但林悦兮没放弃,一个个问题解决。一次拍摄地点变更,双方迅速沟通,及时调整计划。
慢慢地,团队开始适应新节奏。四个月过去,项目有了起色。虽然还是有小摩擦,但大方向没问题。
这天,林悦兮收到海外团队邮件,表扬大家进步。她嘴角上扬,眼中闪着光。付出有回报,一切值了。
可就在这时,一封匿名邮件打破平静。林悦兮点开,上面写着:“你们的合作有大漏洞,小心被坑。”她眉头紧皱,心跳加速。这是谁发的?啥意思?正当她疑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