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确认了,是重生无疑!
可是为什么没有“叮”?
连重生大礼包都要弄虚作假?
……
2002年夏天,高考已经结束,也估了分,今天是集中返校填报志愿的日子。
时隔多年赵华北依然记得清清楚楚,他高考逆天发挥,比平时模考至少高出40分。
重点线562分,“差生”赵华北破天荒考出572分,超过了重点线。
下了大巴车,驻足在木兰一高大门口,赵华北恍然如梦:
一高还是记忆中的样子,伸缩门又老又破,墙壁斑驳,污渍蔓延。
只有“南山省木兰市第一高级中学”几个大字刚刚刷了红油漆。
像是干瘪的老太太纹了眉,怎么看怎么别扭。
“赵华北,听说你估分不错,出息了?”
身后跟上来一个人,拍了一下赵华北的肩膀。
赵华北回头,顿时泛起了一阵恶心——是他的“仇人”,同班同学、木兰一高教导主任马建国的儿子马见青。
马见青嘚嘚瑟瑟、似笑非笑,透着蔑视,还带着挑衅,上嘴唇留着从未刮过的毛茸茸的小胡子,让他整张脸看上去很欠揍。
马见青从来都瞧不起赵华北,不管是出身、家境,还是成绩,平日里摩擦不断,真正结仇是因为一次打架事件。
马见青追求赵华北的女朋友,挑唆两人分手,正好被赵华北听到。
赵华北是个讲理的人——一脚把马见青踹了一个跟头。
马见青是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很“硬气”——哭着去找他爸爸马建国。
马建国就找赵华北的班主任梁敏告状。
梁敏不分青红皂白将赵华北叫到办公室,当着许多老师的面把赵华北臭骂了半个小时,不给任何解释的机会,其他老师们都表情各异地看着。
那一刻赵华北仿佛变身武当山前独挡六大门派的张翠山。
办公室里骂完了,梁敏又带赵华北回到教室,召开批斗班会。十多分钟的班会点到赵华北的名字十二次。
真可谓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另外提到“赵华东”三次——梁敏总是搞混赵华北的名字。
马见青今天主动跟赵华北打招呼,没有半分恭喜之意,他是来臭显摆和看笑话的。
马见青估分班级第一、年级第二,按这个分数稳上清北。
可只有赵华北知道,马见青太高估自己了,高估了至少30分,最终滑档复读。
据说是大综合试卷的答题卡出的问题,这件事成为木兰一高高考答题卡“涂卡”史上最重要的“前车之鉴”之一,屡屡被提及警示后人。
赵华北突然好期待再次看到马见青滑档复读的样子。
“马代表?”赵华北乐呵呵地回应马见青。
马见青是英语课代表,只有赵华北叫他“马代表”。“官职”从来都是尊称,在赵华北的嘴里就成了调侃。
马见青高考“成功”所带来的优越感、碾压感令他趾高气扬、高高在上。
他再次向赵华北确认,尾音扬得能挂晾衣绳:“有人说你估分估到 572,真的吗?”
“对,572。”凭本事考的,赵华北并不谦虚。
虽然是个差生,但赵华北从未放弃努力,从高一到高三,学习就像爬大山,一点一点、一步一步,要不然也不会有最后的质变。
572分对优秀的好学生不算什么,对于赵华北来说算是真真正正打了一场大胜仗。正如中国队虽然从来没有拿过世界杯,但2002年打进世界杯就已经很牛逼了。
下一次打进世界杯,这辈子未必等得到。
马见青的蔑视感与优越感压都压不住:“呵呵,572,对你这样的差生来说也算是过大年了。
不过你记住,不是‘考’了572,是‘估’了572,万一多估了五六十分,你就等着复读吧,呵呵。”
“呵呵”开头,“呵呵”结尾,用词高高在上,态度居高临下,充满了调侃与奚落。
赵华北并不生气,内心弹幕刷屏:
您可劲蹦跶吧!
等成绩出来,您这“清北预备役”怕是要变成“高四钉子户”。
面对一个即将掉进坑里的人,此时此刻只需要恭维着他,让他持续膨胀、一往无前,他就会“不负众望”地掉坑里。
“谢谢马代表关心,我也担心估错分。
“其实我考多少分不重要,不管怎么样都是一个普通人。
“哪像你,今天填报了志愿,明天就直接进入‘国家顶级人才预备库’。”
难得赵华北恭维着说话,马见青优越感更强了,拍了拍赵华北的肩膀,像个领导慰问实习生:
“赵华北你记住,社会各有分工不同,社会需要科学家也需要清洁工,有人在舞台上指点江山,就得有人在舞台下面鼓掌欢呼。
“其实上清北、做精英更累,哪有你们做个普通人舒服,不费脑子。”
“对对对,加油啊,马清北。”
任凭马见青如何讥讽,赵华北就是不生气。
马见青嚣张离去,连转身的动作都透着功成名就的得意。
“我以为你又要揍他了!”身后突然传来一个悠悠的声音。
赵华北回头:“嘿?方正!”
方正是赵华北的好友、舍友、同班同学,个子不高、壮实,长了个嚼槟榔的脸,有点方,人称“南山小姚明”。
还不合时宜地留了个时下流行的四四方方的板寸,像个方头方脑的初代机器人。
虽然其貌不扬,可赵华北看到他顿时心情大好。
方正是个好学生,不过他估分也出现重大失误,冲击南开大学未果,滑档复读。
第二年高考期间被公交车撞了,脑门上留了一条闪电疤,成了“闪电侠”。
三战高考,因为心理压力太大,发挥失常,只考了一所一般本科。
方正最终成为深圳写字楼里一家小公司的码农,头发大面积后退,再也遮不住脑门上的“闪电”。
平时就爱站在窗户边抽烟,深沉地透过烟雾仰望不远处的梦想——企鹅大楼。
梦想明明近在眼前,却又遥不可及。
想起前世,赵华北突然眼前一亮:重生归来,我可以指导方正填报志愿改变他的命运啊。
还有其他滑档的同学,我也可以拯救他们的人生。
要不要“捞”他们一把?
这个念头才刚刚发芽,赵华北就立时狠狠地掐断了它,真想抽自己一个嘴巴。
我又不是许愿池里的王八,凭啥普度众生?
除了方正,其他人跟我有毛关系?又不追着我喊“爸爸”,我为什么要点亮他们人生?
尤其马见青,马见青滑档之时,就是我就开香槟庆祝之日。
罗纳尔多说过:雷霆雨露俱是天恩。
爱因斯坦说过:悲喜祸福,各有各的命。
鲁迅说:你们抢我的词儿。
不管怎么说,“老子”很认同。
赵华北瞬间坦然了许多。想起那些即将踩坑的同学们,突然就有了一种“佛眼看众生”的感觉。
我佛虽慈悲,各受各的罪!
做一只瓜田里最快乐的猹吧,坐等吃瓜看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