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陈晓阳停下筷子,疑惑地看着赵家豪。
食堂嘈杂的人声中,赵家豪神秘兮兮地凑近:“教育学部有个经典读书会,每周五晚上在文学院老楼。听说参加的大多是学霸,还有不少教授偶尔会去旁听。“
陈晓阳舀了一勺西红柿炒蛋:“我这种水平去不是自取其辱吗?“
“得了吧,“赵家豪翻了个白眼,“你不是整天泡图书馆吗?再说...“他压低声音,“你那个苏晴学姐是读书会的骨干成员。“
陈晓阳的耳根瞬间发热:“她不是'我的'什么学姐。“
“随便你怎么说。“赵家豪咧嘴一笑,“反正我已经帮你报名了。这周五晚上七点,文学院209。“
周五傍晚,陈晓阳在宿舍反复换了几套衣服,最终选择了最普通的白衬衫和牛仔裤。镜中的自己看起来依然土气,但至少整洁。他深吸一口气,抓起那本已经翻旧的《教育心理学》出了门。
文学院老楼是校园里最古老的建筑之一,红砖墙上爬满了常春藤。209教室在二楼拐角,陈晓阳走到门口时,听见里面传来热烈的讨论声。他犹豫地敲了敲门。
门开了,苏晴站在门口,穿着浅蓝色的连衣裙,头发松松地挽在脑后。“晓阳!你真的来了。“她的眼睛亮了起来,转头对教室里的人说,“看,我说他会来吧。“
教室里十几双眼睛齐刷刷看向陈晓阳,他僵在原地,喉咙发紧。
“进来吧,别站在门口。“苏晴自然地拉住他的手腕,把他带进教室,“各位,这是教育学大一的新生陈晓阳,我最近认识的读书伙伴。“
陈晓阳被安排坐在一个圆桌旁,周围大多是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桌上摆着茶点和几本厚厚的书籍。苏晴向大家介绍本周的讨论主题是“乡村教育的困境与出路“,然后开始引导讨论。
起初,陈晓阳只是安静地听着。同学们谈论着教育公平、资源配置、师资培训等专业话题,偶尔引用一些他从未听过的理论和研究。但随着讨论深入,他越来越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别扭——这些侃侃而谈的同学,有几个真正去过乡村学校?
“我认为,乡村教育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性失衡...“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的男生正说到一半,陈晓阳突然举起了手。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集中到他身上。苏晴有些惊讶,但很快微笑着说:“晓阳有什么想法?“
陈晓阳清了清嗓子:“我...我就是从湘西一个县城中学毕业的。可能我的经历不够理论化,但...“他的声音逐渐坚定,“我们那里不缺优秀的老师,缺的是让老师留下的理由。我的高中班主任是省师范大学毕业的,他一个人教三个班的数学,还要当班主任,月薪不到四千。去年他辞职去了深圳,因为在那里教书工资是这里的三倍,而且孩子能上更好的学校。“
教室里安静下来。陈晓阳感到汗水顺着后背流下,但他继续道:“你们说的理论都很对,但对我们那里的老师来说,最现实的问题是怎么活下去,怎么让自己的孩子有未来。我的同桌,年级前五的成绩,高二辍学去广东打工了,因为家里觉得早点挣钱比考大学实在。“
说完这些,陈晓阳低下头,不敢看其他人的反应。
“说得好。“一个沉稳的男声从教室后排响起。陈晓阳抬头,惊讶地发现周教授不知何时走了进来。“教育研究最怕的就是脱离实际。陈同学,你的分享很有价值。“
苏晴的眼睛闪闪发亮:“晓阳说得对,我们有时候太执着于宏观分析,忽略了教育中最重要的人的因素。“
讨论重新开始,但气氛明显不同了。大家开始询问陈晓阳家乡的具体情况,他的回答虽然朴实,却提供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鲜活细节。周教授坐在角落,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
读书会结束后,周教授叫住了陈晓阳:“陈同学,你对乡村教育有切身感受,又有学术潜力。我最近在做一个相关课题,有兴趣参与吗?“
陈晓阳呆住了,结结巴巴地回答:“我...我怕自己水平不够。“
“学术可以学,田野经验却是难得的。“周教授递给他一张名片,“考虑好了联系我。“
周教授离开后,苏晴兴奋地拉住陈晓阳的手:“太棒了!周教授很少主动邀请本科生参与课题的!“
陈晓阳看着苏晴握着自己的手,心跳加速:“我只是说了些大实话而已。“
“那就是最珍贵的。“苏晴松开手,突然想起什么,“对了,这周日我们宿舍和你们宿舍联谊,赵家豪没告诉你吗?“
“什么?“陈晓阳完全不知道这事。
苏晴笑了:“看来你的室友想给你个惊喜。周日下午三点,学校西门集合,去岳麓山爬山。“
回到宿舍,陈晓阳质问赵家豪,后者正躺在床上玩手机,一脸无辜:“我这不是正准备告诉你嘛。对方是苏晴她们宿舍,还有李斌他们计算机系的一个女生宿舍,总共十来个人。“
“我不去。“陈晓阳斩钉截铁地说。
“为什么?“赵家豪坐起身,“这可是认识女生的好机会。你知道多少男生羡慕我们能和教育学部的女生联谊吗?“
陈晓阳沉默了一会儿,低声道:“我不知道该怎么和她们相处...我会搞砸的。“
赵家豪盯着他看了几秒,突然跳下床,从衣柜里翻出一件藏青色衬衫扔给陈晓阳:“穿上试试。联谊没什么大不了的,就当认识新朋友。记住,别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你今天不是在读书会上挺能说的吗?“
陈晓阳接过衬衫,心想读书会和社交完全是两回事。但他没有继续争辩,只是默默地把衬衫挂在了床头。
周日下午,陈晓阳还是穿着自己的白衬衫去了。在校门口,他见到了苏晴和另外三个女生,还有李斌和几个计算机系的男生。赵家豪显然是组织者,正热情地给大家分发矿泉水。
“晓阳!“苏晴向他招手,“来,我给你介绍我的室友们。“
三个女生中,林小巧活泼开朗,王雪安静腼腆,张璐则化着精致的妆容,一副都市女孩的模样。陈晓阳拘谨地一一问好,当和张璐握手时,对方明显皱了皱眉——他的手因为常年帮家里干农活而粗糙不堪。
一行人乘公交来到岳麓山脚下。秋高气爽,爬山的人很多。陈晓阳原本想走在最后,却被赵家豪推到了前面:“你体力最好,带路吧。“
确实,常年走山路的陈晓阳爬起山来如履平地,不一会儿就把大部分同学甩在了后面。只有苏晴勉强跟上了他的步伐。
“你...你平时...经常运动?“苏晴气喘吁吁地问。
陈晓阳这才意识到自己走得太快,赶紧放慢脚步:“对不起,我习惯了。我家在山区,上学要走五公里山路。“
苏晴惊讶地睁大眼睛:“每天?“
“嗯,下雨天最麻烦,路上都是泥。“陈晓阳说着,突然发现苏晴正专注地看着他,眼神中没有怜悯,而是一种真诚的好奇。他不由自主地继续道:“冬天的时候天不亮就得出门,有时候能在路上看见野兔和山鸡...“
他们在一处观景台等其他人。苏晴问了许多关于他家乡的问题,陈晓阳发现自己竟然很享受这种分享。在他描述家乡的梯田和雨季的云海时,苏晴的眼睛闪闪发亮,仿佛在听一个遥远的童话。
大部队终于赶上来时,张璐已经累得脸色发白,精致的妆容也有些花了。她看到陈晓阳和苏晴聊得热火朝天,意味深长地挑了挑眉。
下山后,大家找了家小餐馆吃饭。点菜时,陈晓阳又陷入了尴尬——菜单上的价格让他咋舌,最后只点了一碗最便宜的牛肉面。其他人则点了各种炒菜和饮料,赵家豪还要了几瓶啤酒。
“来来来,玩个游戏热络一下。“菜上齐后,赵家豪提议玩真心话大冒险,“瓶口转到谁,谁就得回答问题或者完成一个挑战。“
前几轮还算轻松,大家问的都是“有没有男/女朋友“、“最喜欢的明星“之类的问题。但当瓶口第三次指向陈晓阳时,张璐突然问道:“你从小到大最尴尬的事是什么?“
餐桌上安静了一瞬。陈晓阳感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手心开始冒汗。他本可以随便编个故事搪塞过去,但看着苏晴鼓励的眼神,他决定说实话。
“应该是...初中时在全校面前尿裤子。“陈晓阳低声说。
“什么?“几个人同时问道。
陈晓阳深吸一口气:“我们初中厕所离教学楼很远,有一次上课时我肚子疼,但不敢举手请假...因为上次有同学上课去厕所,被老师罚站了一整天。结果...“他没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
餐桌上鸦雀无声,陈晓阳盯着自己的面碗,不敢抬头。
“那个老师太可恶了!“苏晴突然愤愤地说,“教育最基本的就是尊重学生的生理需求!“
“我们那里都这样。“陈晓阳苦笑,“老师认为上厕所是偷懒的借口。“
“不,这是基本人权。“苏晴坚定地说,其他人也纷纷附和。令陈晓阳惊讶的是,大家看他的眼神不是嘲笑,而是一种新的理解和尊重。
游戏继续,气氛反而更加融洽了。回学校的路上,张璐甚至主动走到陈晓阳身边:“其实我觉得你挺酷的,那么艰苦的环境还能考上师大。“
那天晚上,陈晓阳收到了苏晴的微信:「今天很开心听到你家乡的故事。对了,下周读书会讨论《乡土中国》,你应该会有很多见解:)」
陈晓阳回复了一个笑脸,然后躺在床上,回想这一天的经历。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一直视为负担的乡村经历,在这些城里同学眼中竟然成了一种特别的财富。
一周后的中午,陈晓阳正在宿舍复习功课,父亲突然打来电话。这在平时很少见,家里通常都是晚上才打电话,为了省话费。
“喂,爸?“
“晓阳啊...“父亲的声音有些沙哑,“没什么大事,就是告诉你一声,你妈前几天胃疼去医院检查,说是胃炎,已经开了药,现在好多了。“
陈晓阳握紧手机:“什么时候的事?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
“怕影响你学习。“父亲顿了顿,“真的没事了,你妈不让我说的,我就是...就是觉得该告诉你一声。“
挂断电话后,陈晓阳呆坐在床边。母亲的胃病是老毛病了,但以前从没严重到需要去医院。他想回家看看,可是来回车费就要两百多,更别说请假可能影响刚跟上的学业。
“怎么了?“赵家豪从浴室出来,看见陈晓阳的脸色不对。
“我妈病了。“陈晓阳简单说了情况。
赵家豪拍拍他的肩膀:“需要钱的话跟我说。“
陈晓阳摇摇头:“我爸说已经没事了。“但心里的担忧却挥之不去。
下午的课他心不在焉,课后苏晴在教室门口等他:“晓阳,周教授让我问问你对课题有没有兴趣...“
她话没说完就停住了,仔细打量着陈晓阳的脸:“出什么事了?“
陈晓阳没想到苏晴这么敏锐,勉强笑了笑:“没什么,家里有点事。“
“是你妈妈吗?“苏晴突然问。
陈晓阳惊讶地看着她:“你怎么知道?“
“你和你妈妈很像。“苏晴轻声说,“上次你说到她时,眼神和现在一样。“
这个观察让陈晓阳心头一热。他们走到未名湖边,陈晓阳把情况告诉了苏晴。
“我理解你的担心。“苏晴说,“但既然你爸爸说已经好转了,你应该相信他们。最好的回报就是把学业搞好,不是吗?“
阳光透过梧桐树叶斑驳地洒在地上,陈晓阳看着苏晴认真的侧脸,突然觉得内心的重担轻了许多。
“你说得对。“他深吸一口气,“对了,周教授的课题,我考虑好了,我想参加。“
“太好了!“苏晴眼睛一亮,“其实我也是课题组成员,我们可以一起工作。“
接下来的日子,陈晓阳全身心投入学习。赵家豪开始教他使用各种学习软件和网络资源,他惊讶地发现原来有这么多免费的学术数据库和在线课程。
“你早该告诉我这些。“陈晓阳一边记下网址一边说。
“我以为你知道。“赵家豪耸耸肩,“不过现在也不晚。“
掌握了这些工具后,陈晓阳的学习效率大幅提升。他不再需要花几个小时在图书馆翻找资料,很多文献直接可以在线阅读。周教授的课题也给了他新的动力,他开始系统地思考乡村教育问题,而不仅仅是感性的回忆。
一个月后的读书会上,陈晓阳主动分享了自己对《乡土中国》的读书报告。这一次,他没有紧张,而是条理清晰地结合自己的经历分析了书中观点。讨论结束后,周教授特意走过来对他说:“陈同学,你的进步很大。下个月有个乡村教育研讨会,我想带你一起去。“
走在回宿舍的路上,苏晴突然说:“晓阳,你变了。“
“变好了还是变坏了?“陈晓阳半开玩笑地问。
“变自信了。“苏晴认真地说,“第一次在图书馆见到你时,你说话都不敢抬头。现在你都能在研讨会上发言了。“
陈晓阳想了想,确实如此。大学的第一个月像一场洗礼,让他痛苦却也迅速地成长。他不再那么害怕暴露自己的“无知“,因为知道了无知可以通过学习弥补;也不再那么羞于提及自己的背景,因为发现那些经历反而成了他的独特视角。
“这要感谢你...还有赵家豪。“陈晓阳真诚地说。
苏晴摇摇头:“是你自己的努力。我们只是帮你看到了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
夜风轻拂,陈晓阳看着身边这个聪慧善良的女孩,心中涌起一种前所未有的温暖和勇气。他想,也许大学给予他的不只是知识,还有这些珍贵的人和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