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重大而迫切的时代课题

自从1917年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来,现实社会主义的实践运动已经经历了七十余年的历程。几十年来,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曾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新制度的优越性。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一系列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在其迄今的发展进程中,还没有达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预期的两个目标:(1)发达的社会主义生产力;(2)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表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情况比人们事先预想的要复杂得多、困难得多,新社会成长过程中所经受的阵痛,比人们过去预料的时间要长得多,旧社会所遗留下来的残存物,比人们所想象到的要顽固得多,其消极影响也比人们所估计到的要大得多。由于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矛盾和发展规律还缺乏全面的、正确的认识,致使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走过了一条不平坦的道路,遭受过挫折,也发生了许多动乱。

第一,消灭了阶级剥削制度和阶级对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和谐一致、无矛盾、无冲突的理想化了的社会,相反,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一系列矛盾。

纵观社会主义国家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社会,其具体表现是:

(1)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生活方面存在着矛盾、冲突和动乱。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一直存在着一定程度、一定范围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官僚主义、贪污腐败,存在着刑事犯罪和反革命破坏活动;一直发生着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纷争,以及人民群众内部的种种摩擦和纠纷,断断续续地爆发了一系列民族纠纷、宗教冲突、群众闹事、示威游行、工人罢工、学生风潮等。这些现象和事件充分表明,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矛盾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会激化,导致社会冲突,造成社会动乱,使社会主义国家陷入社会危机的境地。如1956年波匈事件,20世纪80年代的波兰团结工会运动,等等。

(2)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生活方面都程度不同地发生过混淆社会矛盾的性质、阶级斗争扩大化、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的现象,直至发生政治冲突和政治危机。政治生活方面的矛盾、冲突、危机,或者是复杂社会矛盾的激化而引发的,如波兹南事件、匈牙利事件、波兰几次党政领导的更迭等;或者是混淆了不同性质的矛盾,如苏联20世纪30年代以来以及战后东欧的肃反扩大化、我国的“反右”扩大化等;或者原本是由领导层的路线、方针的分歧、对立而发展到严重政治动乱的地步。而更多的政治冲突的发生,则是由于上述多方面原因在不同条件下的不同的结合而造成的。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矛盾的存在是客观的,矛盾的发生是必然的。由于人们不能正确地认识和把握矛盾,由于没有健全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使得社会矛盾得不到及时的解决,结果这些矛盾逐步激化发展为政治冲突。政治冲突又致使原有一些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从而使这些矛盾、冲突更加尖锐化,最终导致严重的政治后果。

(3)如果把视野扩大,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就不仅存在于一个国家的内部,而且在社会主义国家之间也存在着外部冲突和矛盾。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纠纷和矛盾,甚至逐步升级,发展到出现流血事件,爆发局部战争的境地。从1948年苏联和南斯拉夫两党两国之间的分裂,到其后发生的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都表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存在着外部矛盾。这些外部矛盾尽管和一个国家的内部矛盾情况有所不同,但从广义上来说,也属于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有待于我们从理论上加以探索和解决。上述三点说明,社会主义国家是充满矛盾的社会,对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矛盾处理不当,就会酿成社会冲突和动乱,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危及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命运。

第二,按照科学社会主义经典作家的说法,社会主义一旦建立,就会以比资本主义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和快得多的速度来发展自身的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各国的现实建设成就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然而,就目前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状况而言,它并没有达到人们预想的结果,许多社会主义国家都曾遇到或正在遇到未曾估计到的经济困难。

各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特别是在国家工业化和战后经济恢复时期,经济有了迅速的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预言。据统计,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从1917年到1953年国民收入增加了12.67倍,而同时期美国是2.03倍,德国是0.49倍,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更低。苏联经济上的成就对许多国家的人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东欧各国解放初期,尤其是在20世纪50年代,国民经济都得到了很快的发展,经济增长率要比资本主义国家高得多。中国在三年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发展迅速,社会主义经济在竞争中战胜了资本主义经济。这时,社会主义在世界人民的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没有任何人怀疑社会主义的发展速度。

社会主义国家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证明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但是这并不等于说,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已经达到应有的程度了。实际上,苏联早在斯大林逝世前夕,尽管工业生产和国防力量有了进一步的增长,但农业状况却很不理想,日用消费品生产相当落后,经济上已经出现了许多困难。斯大林逝世后,1956—1965年两个五年计划任务一再落空,国民经济增长率不断下降,1951—1955年平均每年增长11.3%,1956—1960年降为9.1%,1961—1965年降为6.1%,1971—1975年降为5.7%,1981—1982年降为2%。到20世纪80年代初,已下降到几乎临近经济停顿的程度。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东欧社会主义各国经济处于波浪式的发展中,也逐渐放慢了发展速度,经济增长率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甚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还出现负增长。由于经济发展速度下降,东欧的某一些社会主义国家近年不同程度地遇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国经过三年“大跃进”之后,特别是经过“文化大革命”,经济发展也逐步下降。

另一方面,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经过战后的经济恢复,通过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对不发达国家采取了新的政策,特别是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革命得到迅速的发展,尽管有不可避免的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萧条和其他经济困难,但总的来说,经济速度增长很快,人民生活也相对提高。然而,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确实还比较落后,人民生活确实还比较贫困,现在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平均水平,还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在生产力发展方面,还面临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解决了的任务。而且,恰恰在世界上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增长的时期,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却由于自己内部的矛盾和冲突,忽视了国际上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上的交流,耽误了本应并且本能发展更快的经济建设。同时,由于第三世界的分化,在特殊条件下出现的一系列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亚洲“四小龙”,若干年来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形成了新的挑战。上述这些情况表明,社会主义生产力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强大发展动力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

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预期的两个目标相联系的是两个重大的现实理论问题:如何认识和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如何认识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发展动力。这是当代社会主义所面临的重大而又迫切的现实理论问题,是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并且必须从哲学上加以回答的重大时代课题。马克思主义必须有重大的发展,这是现时代的大趋势。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形成当代的社会主义论,这是理论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而说明和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动力问题,又是当代社会主义论的重要哲学基础和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