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是的,蒙古人偷袭了我们
- 我,吴三桂,让大明再次伟大!
- 禾苗的苗禾
- 2229字
- 2025-04-21 19:29:03
吴三桂脸上却浮现了极其阴险的笑容。
他早在来之前就想好了对策。
“舅舅,不用怕,没人会追来。”
“不仅今天多尔衮不会追击我们。”
“一连几个月,多尔衮都不敢正视我宁远城,他只会猫在自己的行宫里。”
这一番话让祖大寿摸不着头脑。
你抢了人家的银子和物资,又砍了人家的亲弟弟多铎。
照多尔衮的脾气,不举全国之力踏平宁远城就算好了,还想让人家龟缩一隅,凭什么啊?
“舅舅,你可知道我为什么要费尽心思去伏击你们。”
“而不是派几千兵马直接唬跑你们,再取你们的银子?”
“为什么?”
祖大寿也纳闷,直接把银子抢走不得了,还非得费劲吧啦的关门打狗干啥呢。
“舅舅,你看,好不容易到手的五十万两银子,我已经送人了。”
“那你猜,我来这一趟是又为了什么呢?”
阿济格又凑了上来,拍拍胸脯信誓旦旦的说:
“就是为收服了我这名英武刚毅的满洲勇士!”
吴三桂在心里翻了个白眼,他算是知道多尔衮为什么不待见他了。
祖大寿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总不能真是为了他这把老骨头和旁边这个有勇无谋的莽夫才包的这盘饺子吧。
“哈哈,就是怕你们有人跑了啊。”
??
这是什么狗屁理由。
跑了就跑了呗,抢到手银子不就完了。
吴三桂摇摇头,娓娓道来:
“舅舅,李自成如今已渡过黄河,京师已经危如累卵。”
“我要想入关勤王,拯救大明,就必须先解决掉死咬着我屁股不放的多尔衮。”
“我要的就是,我军入关以后,多尔衮仍不敢觑觎宁远和山海关,方能使帝都之北再无无后顾之忧。”
祖大寿让他说的更糊涂了。
吴三桂终于不卖关子了:
“这么说吧,把你们一网打尽,比拿到银子更重要。”
听罢,祖大寿明白了,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猜测。
“素存,难道你是想让老夫再回去?”
“帮你威吓多尔衮,让他不敢出兵攻明?”
吴三桂得到了满意的答案:
“舅舅,你想想,除了已经归附于我的阿济格,这里就剩你一个证人了。”
“等你回到盛京,关于这里发生的一切,还不是您老人家说啥,他多尔衮就信啥?”
祖大寿捏了一把冷汗,心想大外甥你太瞧得起我了。
多尔衮见我丢了他银子,折了他弟兄,我又是汉臣,就算不怀疑我是内奸,也得把我砍了以儆效尤。
祖大寿脊背发凉:
“贤侄啊,不要和老舅开玩笑嘛。”
“老舅回去怕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都难保。”
“拿什么说服多尔衮,打消他心心念念的攻明大计啊?”
吴三桂搂住祖大寿的脖颈,低声道如此如此...
......
两日以后,盛京皇宫崇政殿内。
朝堂上,洪承畴、范文程等明朝降将列于一旁,是为文官。
以济尔哈朗、豪格等满洲勋贵列于另一旁,是为武将。
中间跪着一位白髯老者,正是“逃跑”回来的祖大寿。
龙椅上坐着昏昏欲睡的小皇帝福临。
他今年不到十岁,就已经是当今世界最有潜力的王朝的君主了。
真可谓是出生在罗马,而且还是罗马皇帝。
龙椅的右前方,坐着小皇帝的叔父,也是如今清廷朝政的把持者——摄政王——爱新觉罗·多尔衮。
这位刚到而立之年的年轻政治家,如一匹狡黠的头狼,死死盯着底下跪着的祖大寿。
用低沉的声音问道:
“你的意思是,蒙古人和吴三桂联合了?”
“然后趁你们和晋商接洽的时候,突然从峡谷里冲了出来,五十多人无一生还?”
祖大寿不慌不忙的回答道:
“回摄政王,并不是。”
“当时豫亲王(注1)被杀,而我和英郡王(阿济格)被他们因力竭为他们生擒,被关进了囚车里。”
谎话的最高境界就是,九分真一分假,真真假假分不清。
身为武将之首的郑亲王,济尔哈朗先提出了疑问:
“那你又是怎么跑回来的?”
祖大寿早就准备好了台词:
“回郑亲王,当时看守我和英郡王的蒙古兵也去哄抢银子,我俩就乘机偷跑了。”
“谁知又被他们发现,英郡王为了掩护我,回身再战,又被他们抓住。”
“就这样,只剩我一人得以逃脱。”
嗯,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很难不信。
此时在上面坐着的小福临发话了,用他稚嫩的童声向下喊道:
“老头,那你还有脸跑回来?”
他虽然年纪小,听不懂底下这群人在说什么,但还是捕捉到了“逃跑”一词。
他作为一位渔猎民族的皇帝,从小就被教育:女真勇士一生中最大的耻辱就是逃跑。
童言无忌,倒也是说出了多尔衮的心中的疑问。
丢了银子,死了一个亲王,还有一郡王不知死活,派给你的任务干成这吊样,还敢回来?!
没想到正中祖大寿的下怀,他马上抛出了自己活着的价值:
“臣见辱不死,就是为了给陛下和摄政王带一句话。”
多尔衮幽幽道:
“说。”
只见祖大寿再次叩头:
“宁远山海关一线,今年打不得,至少半年之内打不得!”
一句话,引得大殿内的满洲勋贵捧腹大笑。
济尔哈朗笑道:
“哈哈哈,你祖大寿终于还是跳出来了。”
“你后头是不是想说蒙古大军有多少多少万人。”
“和在宁远的吴三桂已经张好了口袋,就等着我们去钻了。”
“祖大寿,你打错主意了!”
“你以为我们还会上你的当?”
事情已经很明白了。
祖大寿是内奸,勾结宁远的吴三桂劫了我们的银子,还赚杀了我方两员大将。
不光是济尔哈朗不信祖大寿的话,后边的一班武将也都不相信他。
毕竟他曾有过一次,不,两次叛变的前科。
天聪五年,大凌河之战,他兵败投降大清。
三日之后他谎称要回城,承诺带领属下一块来降。
皇太极不顾众人反对将其放归,结果他倒好,直接一去不回。
直到崇德七年,他再一次被俘,再一次投降,从那之后,满洲朝廷就不再信任他了。
就连同行洪承畴范文程都看不下去了。
心想老祖你怎么反复横跳呢,你这个样子让人家怎么看我们这些跳槽的。
属于是一点职业操守都不讲了。
一向耿直的范文程更是直接破口大骂:脸都不要了!
而今天,他们的老同事又给他们整了一次花活。
阿祖啊,你这是想把多尔衮当猪忽悠啊。
洪、范两人因为身份敏感,都伫立一旁默不做声,生怕溅了自己一身血。
注1:崇德元年,多铎被封为和硕豫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