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这一次,孤才是长子

“擢孤为主将?”

待杨武念完诏令,扶苏难掩错愕的抬头看向杨武。

于此战,扶苏身为监军却越权领兵,又越过皇帝直接向别部将领李信求援,更还在长时间未传回军报的情况下擅自领兵长途奔袭,着实没少做违律之举。

即便扶苏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战果,李渊也绝对不会放过这些违律之举,赏赐之余免不了申斥,更还会在知道大局已定后立刻调回扶苏,另择李建成等心腹亲信来摘取战果,甚至会把赐给扶苏并其麾下的赏赐再转赠给宠妃家眷,以此挑拨矛盾、借机生事。

扶苏早已做好了被嬴政申斥、调回的心理准备,甚至已经筹谋好了该如何利用嬴政的申斥来进一步获取军中将士们的支持。

但嬴政的诏令却是将扶苏擢为主将,只用一纸诏令就抹去了扶苏的所有违律之举,更是将此战战果牢牢焊死在了扶苏身上!

陌生!

实在是太陌生了!

朕征战沙场十数载,竟是从未体验过如此被君王信任回护的感觉!

虽然嬴政此举破坏了扶苏的计划,但这种感觉还真不错!

杨武捧着诏书的双手前伸,沉声道:“诏令无误。”

“请公子接诏!”

说话间,杨武心头愈发忐忑。

好在扶苏只是惊愕了片刻,便立刻礼仪标准的拱手高呼:“臣,九原监军、公子扶苏。”

“遵令!”

双手将诏书交给扶苏,杨武立刻卸下脸上严肃,换上一脸笑容:“公子此战,实在是酣畅淋漓,惊世骇俗!”

“陛下听闻公子此战,龙颜大悦。”

“殿中群臣亦因秦得公子这般大将而为秦贺。”

“公子为此战主将,实乃众望所归,更是陛下信重!”

“不瞒公子,直至卑职亲至单于庭方才胆敢相信公子竟能实现如此战果。”

“卑职敬之!佩之!”

作为将门子弟,杨武自幼熟读兵书,很清楚扶苏这一战有多恐怖。

一路走来看到的尸首和战场更是让杨武愈发清晰的感受到了扶苏此战有多豪迈。

杨武这番话并非恭维,尽是真心实意的敬佩和羡慕!

扶苏笑道:“此战皆赖陛下洪福、将士用命。”

“孤,不敢居功。”

说话间,扶苏从怀中取出一枚变形的狼纹金冠双手奉上,温声道:“孤渡河后,亲射匈奴万夫长一人,据匈奴俘虏言说,那万夫长名为拉克伸,乃是匈奴单于的族人,以悍勇善战著称。”

“此冠便是那匈奴万夫长拉克伸所戴。”

“今,孤将此冠赠与杨郎中,望能将此战武运亦赠与杨郎中,还请杨郎中不弃。”

杨武双眼瞬间瞪的溜圆:“这这这!”

杨武的理智告诉他,不能要!

扶苏确实有权把他亲自斩获的一部分非甲胄兵刃类战利品赠与他人,但杨武打眼一看就知道这顶金冠至少半斤重,即便不算这顶金冠的做工和意义,单只是半斤黄金和上面镶嵌的宝石就不是个小数目,他怎么能收取公子如此贵重的礼物!

但,这可是匈奴万夫长的金冠诶!

杨武的曾祖父杨端和随蒙恬攻匈奴时也得了如此一顶金冠,平日里不知炫耀了多少次,早就看的杨武心痒难耐了!

杨武是真的真的真的很想要啊!

几经挣扎,杨武最终还是被利益所惑,双手郑重的接过金冠,肃然道:“卑职,拜谢公子!”

扶苏笑而摇头:“不必客气。”

“杨郎中奔行两千余里定然疲累,且先随孤入单于庭歇息。”

“单于庭中并无夯土房舍,只有胡人营帐,还望杨郎中莫要嫌弃。”

杨武赶忙摇头:“不嫌弃不嫌弃!”

“公子请!”

看着扶苏温和的笑容,感受着手中沉甸甸的重量,杨武突然回忆起了章台宫外胡亥那无端的猜忌和指责。

污蔑本官是公子扶苏臣属?

若是得此慷慨仁义还能征善战的公子为举主,未尝不是件幸事!

落后扶苏一步走进头曼城,杨武几经思虑后用仅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低声道:“朝中得知匈奴八万兵马现于高阙之北后,对战局的判断与公子一般无二。”

“得知公子先率八百骑往浑怀障后,朝中诸卿皆以为公子恐遭不忍言之事。”

“陛下口中言说公子无论遭遇了何事都是公子自己的选择,不会为公子复仇,但却不在意通武侯抗拒,在通武侯府住了三日,欲要倾尽大秦之国力,举国之兵灭胡来为公子复仇。”

“通武侯惶恐,不得不自请挂帅。”

扶苏脚步一顿,眼中错愕之色愈浓。

嬴政误以为他战死沙场了,甚至还要因此举国之力为他复仇?!

如此昏庸的命令,实在不该出自始皇帝之手,但却实在应该出自一名父亲之手。

方才那纸诏令只是让扶苏觉得陌生,而今杨武透漏的消息竟是让扶苏有些手足无措!

杨武继续说道:“当日晚,公子胡亥借故入通武侯府讨好陛下。”

“次日,公子将闾欲出宫访友,遭永巷令劝阻,两日后,公子高察觉到局势不对欲面见陛下,不知为何,终未出宫门。”

“公子大捷的消息传回朝中后,公子高、公子荣禄相继出宫求见陛下,不知其所言何事。”

这个消息让扶苏找回了些许熟悉感。

兄弟内斗嘛,朕略有经验!

扶苏认真的说:“多谢杨郎中指点,杨郎中此言,重逾万金!”

杨武略显尴尬的摇了摇头道:“不过是些所有郎中都知道的小事而已,当不得公子此言。”

“卑职世受皇恩,必不会背叛陛下。”

杨武既想报答扶苏的礼贤下士,又不愿背叛嬴政,心情很是拧巴。

扶苏莞尔,没有急着索取更多情报,只是握住了杨武的手,贴心的说:“杨郎中好意,孤铭记于心!”

“杨郎中且先休息,今夜孤宰羊设宴,杨郎中可是要好生尝尝这匈奴地的嫩羊!”

耐心寒暄拉拢了一番后,扶苏将杨武安顿在一座原属于匈奴贵人的营帐之中。

离开营帐后,扶苏不自觉的又展开了嬴政的诏令,嘴角微微上翘:“此即为长子之境遇乎!”

大兄的快乐,朕终于体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