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曹操宠粉式挽留关羽

嘿呀,曹操领着关公去拜见汉献帝,这献帝大手一挥,给关公封了个偏将军的官儿。关公赶忙谢恩,然后美滋滋地回自己宅子啦。

第二天呢,曹操可热心了,摆了一场超级大宴,把那些谋臣啊、武士啊都召集过来。他对待关公那客气得不行,像招待贵宾似的,把关公请上了上座。还咔咔准备了绫罗绸缎、金银做的瓶瓶罐罐送给关公。可关公倒好,转手就把这些都送给两位嫂嫂收着了。

自打关公到了许昌,曹操那对他好得没话说,隔三岔五就请客。小宴三天来一回,大宴呢,五天搞一次。还送了十个大美女给关公,让她们好好伺候关公。结果关公直接把这些美女都送进内门,让她们去伺候两位嫂嫂。而且啊,他每隔三天就跑到内门外,恭恭敬敬地弯着身子,问问两位嫂嫂身体咋样啦。两位嫂嫂问完刘备的事儿,说“叔叔您自便”,关公这才敢转身回去。曹操听说了这事儿,一个劲儿地感叹,心里那是对关公佩服得五体投地呀!

有一天呐,曹操瞧见关羽身上那绿锦战袍都旧得不行啦,就赶紧量了量关羽的身材尺寸,麻溜地弄了一件用特别好的锦缎做的新战袍,美滋滋地送给关羽。关羽开开心心收下了,把新战袍穿在里面,外面呢还罩着那件旧战袍。曹操一看,乐了,笑着说:

“云长啊,你咋这么抠搜呢!”

关羽一本正经地说:

“我可不是抠搜哈。这旧战袍是刘皇叔给我的,我穿上它就感觉跟见到大哥似的。哪能因为您给的新战袍,就把大哥给的旧情分忘到脑后去呀,所以就套在外面啦。”

曹操嘴上直夸:

“哎呀,真是个讲义气的主儿!”

可心里头呢,那是相当不痛快。

又有一天,关羽正在府里待着,突然有人火急火燎地跑过来报信:

“将军呐,内院那两位夫人哭得都瘫地上啦,也不知道咋回事,您赶紧去瞅瞅吧!”

关羽一听,麻溜地整理好衣服,恭恭敬敬地跪在内门外,小心翼翼地问两位嫂嫂为啥哭得这么惨。甘夫人抽抽搭搭地说:

“我昨儿夜里做梦,梦到皇叔掉进土坑里头啦,醒来跟糜夫人一说,估摸着大哥怕是已经去了地府哟,所以我俩才哭得这么伤心。”

关羽赶紧安慰道:

“哎呀,做梦这事儿哪能当真呀,这就是嫂嫂您太想大哥才做这样的梦。别愁眉苦脸的啦。”

嘿,正说着呢,巧了,曹操这就派了个使者来请关公去赴宴。关公跟两位嫂嫂告了辞,就跑去见曹操。曹操一瞧,哟,关公这脸上挂着泪呢,就问咋回事。关公说:

“两位嫂嫂想哥哥想得那是鼻涕一把泪一把地哭啊,我这心也跟着哇凉哇凉的,能不悲嘛!”

曹操乐了,赶紧在旁边安慰,还一个劲儿地劝酒。这关公一杯接一杯下去,喝醉啦,自己摸着胡子就开念叨:

“嘿,我这人活着要是不能报效国家,还对不起我大哥,那我还算个人嘛,简直白活啦!”

曹操也挺好奇,就问:

“云长啊,你这胡子有多少根呐?”

关公一本正经地说:

“大概好几百根吧。每年一到秋天,就得掉个三五根,跟掉头发似的。冬天的时候啊,我还得拿个黑纱囊给它裹起来,生怕它断了,跟宝贝似的。”

曹操一听,行啊,马上让人用纱锦做了个囊,给关公护胡子。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皇帝一瞅,哟呵,关公胸前垂着个纱锦囊,这啥玩意儿啊?就问他。关公赶紧上奏:

“陛下,我这胡子老长老长了,丞相好心赐了个囊给我装胡子呢。”

皇帝一听来劲了,说:

“来,给朕当面抖搂抖搂这胡子看看。”

关公一撩,好家伙,胡子都耷拉到肚子下面去了。皇帝眼睛都直了,大声夸道:

“哎呀妈呀,真是个美髯公啊!”

得嘞,打这以后,大伙都管关公叫“美髯公”啦。

嘿,就有那么一天,曹操请关公赴宴。这宴吃完了,曹操还挺热情,亲自送关公出府呢。一瞧,哎哟,关公那马瘦得跟根竹竿似的。曹操就好奇地问啦:

“嘿,您这马咋瘦成这样啦?”

关公也不含糊,说:

“我这身子骨重得很呐,这马驮着我,哪能不瘦哟!”

曹操一听,赶紧让手下人去弄匹马过来。没一会儿,马牵来啦,好家伙,这马浑身红得跟烧着的炭火似的,模样那叫一个威武雄壮。曹操指着马就问:

“您认得这匹马不?”

关公眼睛一亮,说:

“难不成这就是吕布骑的赤兔马?”

曹操乐呵了,说:

“没错,就是它!”

得嘞,连马鞍子带缰绳一块儿送给关公啦。关公赶忙拜了两拜,谢过曹操。这曹操可就有点不高兴了,嘟囔着说:

“我送了多少美女金银绸缎给您,您都没正儿八经拜过我;今儿我送匹马,您倒高兴得拜了又拜,咋就这么看重畜生,不看重人嘞?”

关公一本正经地说:

“我知道这马一天能跑一千里地,现在我运气好得到了这马,要是知道我大哥在哪儿,一天就能跟他见面啦!”

曹操一听,当时就愣住了,心里直后悔,关公也就告辞走人咯。后来有人写诗感叹道,大意是说:

“这家伙威风大得三国都抖三抖,是个大英雄呐!住一个地儿还不忘义气。那奸相白费心思用虚头巴脑的礼节招待他,哪知道关羽压根就不想投降曹操哟!”

曹操转头就问张辽:

“我对云长那可算是不薄了,可他咋老想着走呢?”

张辽拍拍胸脯说:

“您放心,让我去摸摸他的底儿。”

第二天,张辽就去见关公。礼数完了,张辽就说:

“我把您推荐给丞相,待遇啥的没亏待您吧?”

关公说:

“我可太感谢丞相的厚意啦。就是我人虽然在这儿,心可一直惦记着皇叔呢,一刻都没忘过。”

张辽就劝他:

“您这话就不对啦,在这世上分不清啥重要啥不重要,还算啥大丈夫呀。玄德对您,不见得就比丞相好,您为啥一门心思要走呢?”

关公说:

“我也知道曹公对我好得没话说。可我受了刘皇叔的大恩,发誓跟他同生共死,可不能背叛他。我是肯定不会留在这儿的。不过我得先立个功报答曹公,然后再走。”

张辽又问:

“要是玄德不在人世了,您打算咋办呢?”

关公干脆地说:

“那我就到地下去陪着他。”

张辽一看,得,这关公是铁了心要走,也没办法,就告辞回去,把情况一五一十跟曹操说了。曹操叹了口气,说:

“人家侍奉主公不忘本,那可是天下少有的义士啊!”

荀彧在一旁出主意:

“他说立了功才走,咱们不让他立功,说不定他就不走了。”

曹操觉得有道理,点点头。

再来说玄德在袁绍那儿,成天愁眉苦脸的。袁绍就问:

“玄德你咋老这么愁啊?”

玄德苦着脸说:

“我二弟没消息,老婆孩子还落在曹操那贼手里;上不能报效国家,下不能保住自己家,我能不愁嘛?”

袁绍一拍大腿,说:

“我早就想带兵去许都了,现在春天暖和了,正好发兵。”

于是就商量着怎么打曹操。田丰赶紧劝:

“之前曹操去打徐州的时候,许都空虚,您不趁机发兵;现在徐州都被他打下来了,他的兵正厉害着呢,可不能小瞧他。不如跟他耗着,等他有破绽了再动手。”

袁绍说:

“让我想想。”

又问玄德:

“田丰劝我坚守,你觉得咋样?”

玄德说:

“曹操那可是欺负皇上的大坏蛋,您要是不讨伐他,天下人可都得说您不讲大义啦。”

袁绍眼睛一亮,说:

“玄德说得太对啦!”

马上就要发兵,田丰还不死心,接着劝。袁绍火大了,吼道:

“你们这些耍笔杆子的,看不起打仗的,害得我没了大义!”

田丰赶紧磕头,说:

“您要是不听我的好话,这仗肯定打不赢。”

袁绍更怒了,要砍了他。玄德赶紧劝,这才把田丰关到牢里去了。沮授一看田丰进了牢房,就把家里人都叫过来,把家产全分了,跟他们告别说:

“我跟着军队去打仗,打赢了那威风就大得没边儿了,要是输了,我这条命可就保不住咯!”

大伙听了,都哭得稀里哗啦地送他。

袁绍那家伙派了大将颜良当先锋,去进攻白马。沮授就过来劝他:

“哎呀,颜良这性子有点窄,虽说打仗挺猛,可不能让他单干呐!”

袁绍牛气哄哄地说:

“我手下这些上将,哪是你们能懂的!”

于是大军雄赳赳气昂昂开到了黎阳。这时候,东郡太守刘延慌里慌张地跑到许昌告急。曹操赶紧召集大伙商量怎么出兵对付。关羽听到消息,风风火火地跑到相府找曹操,大声说:

“听说丞相您要出兵,我乐意当先锋打头阵!”

曹操摆摆手说:

“可不敢麻烦将军您呐。等有事儿了,一定来请您。”

关羽没办法,只好退下咯。

嘿呀,曹操这老兄领着十五万大军,分成三拨就出发啦,那架势,就跟去赶一场超级大派对似的。一路上啊,他还不断收到刘延发来的告急文书,那文书估计跟雪花似的直往他这儿飞。曹操一看情况不妙,赶紧先带着五万兵马火急火燎地赶到了白马,找了个土山安营扎寨,就跟小孩搭积木一样把营地给弄好了。

曹操站在土山上,往山前那片又平又大的地方一瞧,好家伙,颜良那家伙带着十万先头精锐部队,整整齐齐地摆开了阵势,就像一群训练有素的大螃蟹,横在那儿可威风啦。曹操当时就被吓了一跳,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这时候他突然想起吕布以前的手下宋宪,就跟宋宪说:

“我听说你在吕布手下那可是猛得很呐,今天你去跟颜良比划比划呗。”

宋宪一拍胸脯,答应得那叫一个干脆,抄起长枪就翻身上马,风风火火地冲到了阵前。再看颜良,扛着大刀,骑着大马,稳稳当当地站在门旗下,那气势就像个超级大霸王。他瞧见宋宪骑着马过来了,扯着嗓子大吼一声,撒开缰绳就冲了上去。这两人一交手,还没打三个回合呢,颜良手起刀落,就跟砍西瓜似的把宋宪给斩了,宋宪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倒在了阵前。

曹操一看这情况,嘴巴张得老大,半天合不拢,直嘟囔:

“这颜良可真是个猛得没边的勇将啊!”

这时候魏续跳出来了,气呼呼地说:

“那家伙杀了我的好兄弟,我得去给他报仇!”

曹操一听,行啊,就答应了。魏续抓起长矛上了马,一路骂骂咧咧地冲到阵前,对着颜良就是一顿臭骂。颜良压根儿就不跟他废话,两匹马刚一靠近,颜良手起刀落,“咔嚓”一声,就把魏续从马上给劈了下来,魏续直接摔了个狗啃泥。

曹操这下可着急了,扯着嗓子喊:

“现在谁还能去跟他干一架啊?”

这时候徐晃站出来应了一声,然后就冲上去跟颜良干上了。结果呢,两人打了二十个回合,徐晃就灰溜溜地跑回了自己的阵营,就像一只被打败的小公鸡。其他将领一看这情况,都吓得瑟瑟发抖,腿肚子都转筋了。曹操没办法,只好下令收兵,颜良那边也带着军队撤了,这场热闹的战斗就这么暂时告一段落啦。

嘿呀,曹操瞧见自家连着折了俩大将,心里那是愁得哟,就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这时候程昱蹦出来啦,笑嘻嘻地说:

“我呀,有个人选,对付颜良那就是小菜一碟!”

曹操忙问是谁,程昱一拍胸脯:

“那必须得是关羽呐!”

曹操一听,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我就怕他立了功,拍拍屁股走人咯。”

程昱眼珠一转,出了个主意:

“刘备要是还在,肯定会跑去投靠袁绍。现在要是让关羽把袁绍的兵打得屁滚尿流,袁绍一准怀疑刘备,搞不好就把他咔嚓了。刘备没了,关羽还能往哪儿跑呀?”

曹操一听,乐开了花,赶紧派人去请关公。

关公麻溜地去跟两位嫂嫂辞行。嫂嫂们叮嘱道:

“叔叔你这一去呀,可得帮着打听打听皇叔的消息。”

关公一口应承下来,提上他那把威风凛凛的青龙刀,跨上赤兔马,带着几个跟班,雄赳赳气昂昂地直奔白马找曹操去咯。

曹操见了关公,就开始倒苦水:

“哎呀呀,颜良那家伙厉害得很呐,连着砍了我两员大将,简直是个猛张飞,我这才请你来帮我出出主意。”

关公满不在乎地说:

“让我去会会他。”

曹操赶紧摆上酒菜招待。正吃着喝着,突然有人来报:

“颜良在外面叫阵呢!”

曹操拉着关公就上了土山。曹操跟关公坐一块儿,手下的将领们像一群小跟班似的围在旁边。曹操指着山下颜良摆的阵势,啧啧称赞:

“瞧瞧人家河北的兵马,一个个精神抖擞,就跟那整齐的仪仗队似的,雄壮得很呐!”

关公却撇了撇嘴:

“在我眼里,他们就跟一群土鸡瓦狗似的,没啥了不起。”

曹操又指了指:

“你看那伞盖下面,穿着绣花袍、披着金甲、拿着刀骑在马上的,就是颜良。”

关公抬眼一瞧,不屑地说:

“我瞅着颜良,就跟那插着标卖脑袋的家伙,白送上门来的。”

曹操忙说:

“可别小瞧人家。”

关公“腾”地一下站起来:

“我虽说没啥大本事,不过去那万军之中取他的脑袋,就跟去自家菜园子里摘个菜一样容易,我这就去给丞相把他脑袋提来。”

张辽在旁边提醒:

“军中可不能开玩笑,云长你可别不当回事儿。”

关公听了,兴奋得跨上战马,倒提着青龙刀,“哒哒哒”地跑下山。你瞧他那凤眼瞪得溜圆,眉毛竖得跟两把小刷子似的,气势汹汹地就冲进了敌阵。河北的士兵们就像碰到了洪水的堤坝,“哗啦”一下全散开了。关公一路横冲直撞,直奔颜良而去。

颜良正坐在伞盖下面呢,瞧见关公冲过来,刚想问一句“你是谁”,哪知道关公的赤兔马跑得跟火箭似的,“嗖”地一下就到了跟前。颜良还没反应过来,关公手起刀落,“咔嚓”一声,就把他砍落马下。关公飞身下马,割下颜良的脑袋,往马脖子上一拴,又飞身上马,提着刀冲出敌阵,就跟逛自家后花园似的,轻轻松松。

河北的兵将们吓得魂飞魄散,也不打仗了,自己先乱了套。曹军趁机发起攻击,那场面,就跟收割麦子似的,河北士兵死得那叫一个多。曹军还抢了好多马匹和兵器呢。

关公骑着马慢悠悠地上了山,将领们都围过来,一个劲儿地夸:

“将军真是神了!”

关公摆摆手:

“这有啥了不起的,我三弟张翼德去百万大军里取上将的脑袋,就跟伸手到口袋里掏东西一样简单。”

曹操一听,吓得一哆嗦,赶紧回头跟手下说:

“以后要是碰到张翼德,可千万别小瞧他。”

还让人把这句话写在衣服襟底,生怕忘了。

嘿,你瞧啊,颜良那败军像没头苍蝇似的往回跑,半道上就碰见了袁绍。这败军赶紧七嘴八舌地汇报:

“哎呀呀,有个红脸蛋、大长胡子,还使着大刀的猛汉子,单枪匹马就冲进咱们阵里,咔嚓一下就把颜良将军给斩了,我们这才败得那叫一个惨哟!”

袁绍一听,惊得嘴巴都快合不拢了,赶紧问道:

“这到底是哪路神仙啊?”

沮授在一旁一拍脑袋说:

“这肯定是刘玄德他二弟关云长啊!”

袁绍一听,那脾气“噌”地就上来了,指着刘玄德鼻子就骂:

“好你个刘玄德,你二弟砍了我最宝贝的大将,你肯定是和他串通好的,留你在这儿干啥呀!”

说完就扯着嗓子喊:

“刀斧手,把这货给我拉出去砍了!”

这可真是,刚见面的时候还把人家当贵宾,这会儿差点就成阶下囚啦!

嘿呀,咱话说袁绍当时那可是气得直冒烟,一心想着要把玄德给砍了。这时候呢,玄德一点不慌,慢悠悠地就开了口:

“哎呀,您怎么光听别人瞎咧咧,就把咱往日的交情给扔到爪哇国去啦?我自个儿从徐州跟兄弟们走散之后,二弟云长是死是活都没个准信儿呢。您想啊,这天下长得差不多的人多了去啦,难道说脸蛋红扑扑、胡子老长老长的就一定是关老弟嘛?您可得好好琢磨琢磨呀!”

袁绍这人呐,就跟个没头苍蝇似的,没什么主见。一听玄德这话,马上就把沮授给数落了一顿:

“都怪我听了你的鬼话,差点就把好人给害咯!”

然后又麻溜地请玄德回营帐里坐着,接着商量要怎么给颜良报仇。

正说着呢,营帐里突然有个人扯着嗓子就冲进来了,大声嚷嚷道:

“颜良跟我那可是铁哥们儿,亲得就跟亲兄弟似的。现在被曹贼给害死了,我要是不给这仇报了,还算个啥爷们儿!”

玄德定睛一瞧,嘿哟,这人身高八尺,那脸长得跟獬豸似的,原来是河北大名鼎鼎的名将文丑啊。

袁绍乐坏了,一拍大腿说:

“哟呵,除了你,还真没人能给颜良报仇啦!我给你十万大军,你赶紧的,渡过黄河,把曹贼给我狠狠收拾一顿!”

沮授赶紧站出来反对,说:

“使不得呀使不得!咱现在最好是先在延津这儿安营扎寨,再分一部分兵力到官渡去,这才是上上之策。要是就这么冒冒失失渡过黄河,万一出点啥岔子,那可就全军覆没啦!”

袁绍一听就火冒三丈,瞪着眼骂道:

“都是你们这些人,成天在这儿磨磨唧唧的,搞得军心都散了,一天天就知道拖拖拉拉,这大事还能成嘛?你们难道没听说过‘兵贵神速’这句话嘛?”

沮授灰溜溜地退了出去,一边走一边唉声叹气:

“上头的人野心大得没边儿,下头的人就知道抢功劳。这黄河啊黄河,我还能顺顺当当渡过去嘛!”

得,索性找个借口称病,再也不掺和这些事儿咯。

这时候玄德又说话了:

“主公您对我那可是恩重如山呐,我一直就想着找机会报答您呢。我想跟文将军一块儿去,一来报答您的大恩大德,二来还能去打听打听云长的消息。”

袁绍一听,乐开了花。马上招呼文丑跟玄德一起带前头的部队。

文丑却撇了撇嘴,不太乐意地说:

“刘玄德可是个常败将军,跟着部队说不定还得坏事。既然主公非要他去,那我就分三万军队给他,让他在后面跟着得了。”

于是文丑自己带着七万大军雄赳赳气昂昂地先走了,让玄德带着三万军队在后面慢慢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