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林羽被表扬,还做了典型发言
- 转生苏轼,爱种田,不爱当官!
- 林珈橙
- 2063字
- 2025-04-13 10:19:03
院子里,林羽拿着锯子,正光着膀子干活。
“夫君,你怎么能这样。”王弗大步走出屋子,连忙将一件外衣给林羽披上:“你怎么说也是一个知县,怎么能衣不蔽体呢。”
“唉,没事,马上就好了。这穿着衣服干活,实在不方便。”林羽笑道,将做了一半的东西摆在王弗面前:“你看看,我的手艺不错吧。”
只见林羽将竹子切割成擀面杖长短,还把内部的节隔全部打通。
“夫君,这是要做什么?”王弗一脸好奇问道。
“做空调!”
林羽递给王弗一个贱兮兮的表情,然后将拿起一根根竹筒,在火堆上烤起来……
按照计划,林羽是要把竹筒的一头烧软,然后压扁成一个尖嘴。
这样,进气口大,出气口小,一个简易的空气压缩装置就做好了,再把所有竹筒绑在一起,就可以制作成一面竹筒墙。
“哎呦~”林羽突然一脸痛苦地全身一抖。赶紧把手缩了回来,一阵刺痛从指尖传来。
只见他右手食指已经被烧红了,指甲都有些发黄。
“夫君,你没事吧。”王弗紧张地凑过去看了一眼:“你等一下,我去给你拿东西抹一抹。”
很快,王弗就拿着麻油和白糖小跑了过来。
她将白糖洒在林羽受伤的指头上,然后用手将麻油一点点涂抹开来。
瞬间,林羽就觉得食指上的疼痛大减。
“老婆,你挺厉害啊!”林羽惊喜道。
王弗略带责备道:“你都这么大人了,下次要小心点。”
“好!我一定听老婆的话!”林羽故意胸口一挺,认真地对着王弗行了一个军礼。
“噗~”王弗忍不住笑道,“你在干什么啊。”
正说话间,林羽听见院外传来一阵喧嚣,便连忙穿上衣服走了出来。
在一群人的围观中,两个农户争得面红耳赤。
“这地分明是我家的!是你越界了!”孙二牛急得跺脚,指着赵大用鼻子骂道。
“胡说!这界碑都在这儿呢,是你自己贪心,往我地里扩!”赵大用双手叉腰,丝毫不甘示弱。
“好了,好了,都别吵了。”
众人见林羽来了,纷纷让开一条道。
“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低头不见抬头见,不要吵那么凶。”
说罢,林羽走到了界碑处。
他蹲下身,仔细查看界碑,发现界碑底部的泥土有些撬动的痕迹。
“你去取桶水给我。”林羽对衙役说道。
林羽将水顺着界碑边缘缓缓浇下。不一会儿,水流出现了明显偏向。
林羽缓缓站了起来,故意看了一眼赵大用。
赵大用却不敢和林羽对视。
“正常情况下,界碑下面的土地夯实程度一致,水会均匀渗透。但现在,”林羽指着地上的水流方向说道:“水流偏向孙二牛家田地,说明这边的土地近期被翻动过。这界碑,很可能被动过了。”
赵大用额头瞬间冒出冷汗,但仍嘴硬道:“大人,这地势本身就有倾斜。”
林羽看了眼不远处的一块大石头,不慌不忙道:“把丈杆和绳索取来。”
以往,在分地的时候,会习惯性选择树木、石头当参照物。
林羽指挥衙役,将丈杆分别立在大石头、孙二牛和赵大用家土地的屋角,形成三点,然后用绳索将这三点连接起来,组成了一个三角形。
“到底谁对谁错,我们重新测量下就一目了然了。”
话音刚落,赵大用就绷不住,扑通一声跪下:“大人,我错了,是我私底下移动了界碑。”
林羽神情严肃地质问道:“赵大用,你不该阿。私自挪动界碑,侵占他人土地。你可曾想到后果?”
“大人,是我一时糊涂,请大人饶恕!”赵大用不停地磕头。
“念你初犯,认错态度良好,现罚你将侵占的土地归还孙二牛,并帮孙二牛清理田地,恢复原状。若日后再犯,定加重处罚!”
“好、好!”赵大用连连点头,懊悔不已。
孙二牛激动得眼眶泛红,也跪了下来:“谢谢苏大人为小民做主,大人真是青天大老爷!”
围观的村民们纷纷鼓掌叫好。
林羽顿了顿,劝说道:“远亲不如近邻,大家切不可因一时的贪念,伤了多年的邻里情谊。”
凤翔府,池内的荷花,开得正艳。
得知林羽的田地分配改革被宋仁宗肯定之后,王安石便想在全州府推行改革,一来,他是真的想着改善民生,二来,也是可以在皇上面前刷刷存在感。
于是,王安石就组了一个局。
包括林羽在内,所有知县,都被叫到了府衙。
“诸位大人,如今皇上意欲推行苏知县的土地改革,本府希望各位都能积极参与!”
王安石开门见山道:“今日,本官将苏大人叫来,就是让他跟大家分享些成功的经验,你们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当场提问。”
台下,几个知县你看我,我看你,没有一个人主动提问。
这些人,一个个都是老油条。这时候站出来,那就是自讨没趣。
既然王安石组了这个局,那结果已经很明了了。
这个改革,是推也得推,不推,也得推!
见无人说话,王安石脸色略沉,缓缓道:“苏大人,你先把周至县的情况,简单说说吧。”
此时,林羽已然是所有知县中的焦点人物。
刚去过京城,不仅跟皇上见过面,还得到了皇上的赞善。
如今,知府大人也是对林羽倾爱有加。
但林羽深知,在职场上,不能只考虑上级领导喜好,同级别,同办公室的人,也要好好处理。
“王大人,诸位同僚,那我就简单介绍下……”林羽长话短说,在其他知县生厌之前就停下了。
王安石将自己的要求说明之后,便散了这局。
几个知县,相互寒暄之后,纷纷回到了各自的地盘。
虢县,县衙。
“这个苏轼,就是一个爱出风头的人!”虢县知县顾三桂对着主薄萧兴吐槽道。
作为连接关中地区与西北边疆的重要通道,虢县可谓是咽喉要地,往来商客不绝,各种经济活动频繁。甚至还有冶铁铸币基地。
全县上下,要说谁最不想推行改革,那非知县顾三桂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