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筹备剧组

徐风告别田主任与谢晓晶,怀揣着签好的合同,脚步轻快地走出青影厂。

阳光暖融融地洒在身上,可他的思绪早已飘向了即将开拍的《彗星来的那一夜》。这部电影充满烧脑的时空元素和复杂的角色情感,要想拍好,挑战着实不小。

回到学校,徐风第一时间找到池宇。此时的池宇,正对着电脑,和应聘来的灯光师、道具师热烈地讨论着。

看到徐风进来,池宇立刻起身问道:“怎么样,合同顺利签了?”

徐风笑着扬了扬手中的合同,把与青影厂洽谈的细节讲了一遍。

“太好了!”池宇兴奋地说,“我这边也进展顺利,灯光师和道具师都很专业,化妆师和录音师也基本确定了。”

徐风闻言,目光中闪过一丝欣喜,重重地点了点头:“既然各项资源都已经就位,我这就联系罗进和雅文,落实一下演员招募的进度。”

他掏出手机,在通讯录里快速找到罗进的号码,略作停顿,深吸一口气后按下了拨通键。

电话很快接通,徐风热情洋溢地说道:“喂,进哥!我这边和青影厂的签约已经圆满完成,场地、设备都准备妥当了。对了,演员招募的工作进行得如何?你们班的女生有没有兴趣来参演我的电影?这可是一次难得的实践机会。只要演员这边确定下来,咱们就能立即开机拍摄。”

罗进的笑声从听筒里传来:“你还真问对人了!大家听说你要拍电影,一个个兴奋得不行,报名十分踊跃。周阳、江一艳她们几个女生已经答应参演了。但角色和演员的适配性很关键,你最好能抽时间过来一趟,亲自把关。毕竟你才是导演,没你拍板,我哪敢擅自决定啊!”

徐风眼中闪过一丝果断,迅速做出安排:“行,我这就去借表演室,安排一场简单试镜,咱们根据试镜情况分配角色。你辛苦一趟,通知参演的同学按时过来。”

下午,阳光透过表演室的窗户洒在地面上,罗进、朱雅文、周阳、江一艳等人早已在表演室等候,个个精神饱满。

徐风面带微笑,向大家投去诚挚的目光:“非常感谢各位能抽出时间,前来参加这次试镜。这次拍摄,本质上更像一次学生作业,剧组绝大多数成员也都是学生,大家不必有太大压力。剧本里一共八个角色,戏份分配较为平均,请大家先熟悉一下剧本。”

说罢,他将准备好的剧本一一递给众人。

江一艳手捧着剧本,快步走到徐风面前,佯装嗔怪道:“大导演,我听说女主角定了杨咪学妹。这么好的机会,怎么就把我们给忘了?”

徐风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耐心解释道:“一艳,你误会啦。杨咪只是暂定出演女主角,这个角色还没最终确定。这次试镜,就是为了给大家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你在表演上一直很有天赋,相信只要充分展现实力,完全能争取到更出彩的角色。再说了,咱们这部戏八个角色戏份相当,每个都极具发挥空间,说不定其他角色更适合你,能让你大放异彩。”

尽管江一艳对杨咪出演女主角一事仍心怀疑虑,但她心里清楚,徐风作为导演,拥有决定演员人选的最终话语权。虽说改变这一决定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可她还是不想轻易放弃,打算再争取一番。

江一艳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将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她暗自下定决心,即便没能争取到女主角,也要在自己的角色上发光发热。

徐风扫视一圈众人,开始迅速分配角色:“进哥,你外形和气质都与男主十分契合,就由你来出演男主。杨咪跟你搭档,饰演女主。雅文,你和周阳演另一对情侣。一艳,你和马闻龙一组;刘静,你和卢方生搭戏。”

分配完角色,徐风接着介绍拍摄计划:“这次拍摄预计20天,咱们十月一号正式开机。由于预算有限,只能给大家每人2000元片酬,实在是对不住大家。不过要是电影盈利了,我一定给大家发一个大红包,好好感谢大家的支持!”

徐风点点头,将剧本递给大家:“这是咱们要拍的《彗星来的那一夜》,这部电影对不同情境下的神情,演技要求极高,大家提前熟悉剧本,咱们尽快制定拍摄计划。”

安排妥当后,徐风目光平和地扫视一圈众人,脸上带着几分期许:“大家先回去深入研读剧本,过程中要是有任何疑问,或是对角色有新的想法,随时都能联系我。咱们保持沟通顺畅,争取这次拍摄一切顺利,留下一段愉快且难忘的合作经历。”

众人纷纷点头回应,随后离开了表演室。

徐风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清楚,距离电影正式开拍的日子越来越近,自己肩上的责任也愈发沉重。

不容片刻懈怠,他又匆匆赶到池宇所在的筹备场地,与剧组工作人员碰面。

宽敞的筹备室里,剧组工作人员围坐成一圈,人手一本《彗星来的那一夜》剧本,正全神贯注地研读着。

大家思维碰撞,时不时就某个场景的拍摄手法展开激烈讨论,现场气氛热烈而有序。

徐风快步走到众人中间,目光投向道具组组长,关切地问道:“道具组这边筹备得怎么样,有没有问题?”

道具组组长是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他随手翻了翻剧本,满是自信地拍着胸脯保证:“徐导,您放心!剧本里涉及的都是些常见道具,以咱们团队的能力,肯定能按时筹备到位,不耽误拍摄进度。”

徐风闻言,脸上紧绷的线条稍稍舒缓,点头致谢:“那就好,辛苦大家了。”

这时,坐在角落的灯光师李航轻轻举手,神情略显犹豫。徐风注意到他的举动,快步走过去,亲切问道:“李航,你有什么想法,尽管说。”

李航站起身,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指着剧本说道:“徐导,《彗星来的那一夜》这个剧本对灯光氛围的营造要求极高。像主角们发现平行时空的那场戏,场景在深夜,不仅要通过灯光营造出神秘、压抑的环境,还得用光影变化展现角色内心的恐惧与挣扎,这对灯光的层次和色彩把控十分考验。我初步想采用冷色调的蓝光作为主光源,搭配几束聚光灯,通过明暗对比,勾勒出角色轮廓,强化戏剧冲突,但具体实施细节,还想听听您的意见。”

徐风听后,眼睛一亮,不禁拍了拍李航的肩膀:“这个想法很不错!在主角们情绪波动较大的时候,灯光可以适当闪烁,模拟彗星来临导致的电磁紊乱,进一步增强紧张感。另外,当角色逐渐接受平行时空的设定,灯光可以慢慢变暖,象征他们内心的转变。”

李航一边听,一边认真点头,迅速拿出笔记本记录。“徐导,您这个思路给了我很大启发。我打算提前在摄影棚搭建模拟场景,测试不同灯光组合的效果,确保正式拍摄时能达到最佳状态。”

徐风满意地笑了:“很好,有什么需要尽管提,大家齐心协力,争取把这部电影拍好。”

随后,徐风又和其他工作人员就拍摄细节进行了深入讨论,筹备室里的气氛愈发热烈,每个人都在为电影的顺利开拍做着充分准备。

接下来的日子,徐风带领团队紧锣密鼓地筹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