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影响

这些日子,陈凯哥导演的处境着实不太乐观。

自《无极》上映,观众口碑便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夸赞影片画面精美的有之,批评剧情晦涩难懂的也大有人在。

而网络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一经推出,宛如一颗重磅炸弹,使得《无极》的口碑迅速急转直下,陷入崩盘的危机。

尽管陈凯哥多次在媒体前发声宣传,甚至放出“十年之内没人能看懂”的豪言,试图力挽狂澜。

但这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不仅未能改善影片的口碑,反而进一步激怒了广大观众,引发众多未曾观影的人也加入到批评的行列。

前阵子,陈凯哥在《无极》首映礼上,公然怒怼徐风,直言徐风在电影制作方面尚需学习。

嗅觉敏锐的记者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一热点话题。

尽管徐风正藏身于华谊公司,一门心思扑在新片《鲨滩》的筹备工作中,试图避开舆论漩涡。

但是徐风结束一天忙碌工作、拖着疲惫身躯返家时,便被一群闻风而动的记者团团围住。记者们你一言我一语,提问声接连不断。

徐风进退两难,在众人的围堵下,无奈只能停下脚步,接受采访。

“你好,徐导。请问你看过陈凯哥导演的《无极》吗?对于陈凯哥导演所说,你有时间去学习学习《无极》的电影制作,对此你有何看法?”

记者一上来,便抛出了这个犀利尖锐的问题,现场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徐风先是微微皱了下眉头,语气沉稳地回应道:“首先,我很敬佩陈凯哥导演。陈凯哥导演的《霸王别姬》,无疑是华语影坛的经典之作,我对其一直满怀敬意。”

“但就《无极》这部作品而言,陈凯哥导演的野心过于庞大,在追求宏大叙事与深刻表达的过程中,却忽略了电影,尤其是商业电影最根本的要素——讲故事。”

“一部电影,倘若连故事都讲不清楚,观众又怎能理解影片背后那些先锋的艺术理念与深刻含义呢?观众走进影院,最基本的诉求就是能看到一个完整、精彩的故事。如果连这一点都无法满足,又怎能奢望观众去深入领会影片的深层价值呢?”

记者似乎并不打算轻易放过徐风,紧接着又抛出一个更为尖锐的问题:“所以你觉得《无极》是一部不完整的电影吗?”

徐风说:“很多人被《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误导了。这部短片仅仅借用了《无极》的画面,其内容与《无极》本质上毫无关联。”

“我绝不认为《无极》是一部不完整的电影。尽管影片在叙事上存在缺陷,但它在视觉美学和文化隐喻方面的探索,为华语奇幻片的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参考。”

徐风接着说:“”影片中对场景的构建、色彩的运用,无不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与呈现,也为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们不能因为影片存在一些问题,就全盘否定它的价值。陈凯哥导演勇于在电影创作上进行新的尝试,这份勇气和探索精神值得肯定。”

徐风最后说:“但同时,作为创作者,也应当从这次的经历中吸取教训,在追求艺术创新的同时,更加注重与观众的沟通,讲好每一个故事。”

徐风的一番话条理清晰,既不卑不亢地回应了陈凯哥的指责,又对《无极》做出了客观公正的评价,让在场的记者们纷纷投来敬佩的目光。

第二天,各大娱乐媒体的头版头条便被徐风的采访报道占据。

然而,为了博眼球、蹭热度,部分记者在报道时故意断章取义,抹去徐风对陈凯哥的赞美之词与对《无极》肯定的部分,仅突出对影片叙事的批评,标题也极具煽动性:《徐风炮轰〈无极〉,直指陈凯哥不会讲故事》。

陈凯哥看到报纸报道的瞬间,一股怒火“噌”地从心底蹿起,脸色瞬间阴沉。

然而,多年在娱乐圈摸爬滚打的经历,让他很快冷静下来,深知这些媒体为了流量,向来无所不用其极。

《无极》口碑已然一落千丈,木已成舟,再多争辩,不仅难以挽回局面,还可能陷入舆论的更深漩涡,徒增笑柄。

尽管理智告诉他要咽下这口气,但徐风这个名字,就像一根刺,深深地扎进了他心里。

他暗暗攥紧拳头,眼神中闪过一丝不甘:好,徐风,这笔账我记下了。

等你新电影上映,我定不会轻易放过,一定要让你也尝尝被人评头论足的滋味,看看你是否经得起严苛的审视!

杨咪听闻徐风对于陈凯哥新片的言论后,当即拨通了他的电话。

电话刚一接通,杨咪的声音里就满是担忧:“徐风,你这次太莽撞了!陈凯哥导演既是电影圈的前辈,又是你的学长,就算心里有想法,怎么能就这么直白地评价他的作品呢?这下可好,被有心人抓住把柄,指不定要掀起多少风波。”

徐风忍不住为自己辩解,语气里带着一丝无奈:“咪咪,我可不是一味地批评。我当时就夸赞了影片画面极具美感,可媒体为了博眼球,故意断章取义,把我的话歪曲成这样。再说,《无极》在故事叙述上存在问题,这难道不是大家都看在眼里的事实吗?”

杨咪恨铁不成钢地叹了口气,耐心劝道:“就算电影真有问题,也轮不到你第一个站出来说。在娱乐圈里,人脉和口碑至关重要,与人交恶绝非明智之举。有时候,即便心里有看法,也得学会藏着掖着,说话做事留有余地。”

徐风对此却有自己的坚持,态度洒脱而坚决:“咪咪,你别操心了。我和陈导在创作理念上本就大相径庭。我坚信,只要自己用心打磨作品,做出有质量的电影,外界的闲言碎语又有何妨?要是整天都得小心翼翼,看别人脸色行事,那得多累啊!”

这件事在娱乐圈掀起了轩然大波,就连田壮壮老师都特意前来过问。

田壮壮见到徐风,神色关切,单刀直入地问道:“你和陈凯歌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最近闹得沸沸扬扬,到处都是你们的消息。”

徐风满脸无奈,苦笑着解释道:“这都怪华谊。为了制造热度,他们非要在陈凯歌导演《无极》首映当天,宣布我加入华谊的消息。陈导估计心里不痛快,就在媒体面前说了我几句。当时,《无极》的口碑本就两极分化,记者们嗅觉敏锐,很快就找上了我。我不过是实事求是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没想到记者们断章取义,歪曲我的本意,才让事情变成现在这副模样。”

田壮壮听后,既好气又好笑,抬手点了点徐风:“你明知记者们就爱捕风捉影,怎么就不能在他们面前多说些场面话,非要这么实诚呢?”

徐风眉头微皱,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解:“老师,如今说实话都不行了吗?我只是陈述自己对电影的真实看法,何错之有?”

田壮壮语重心长地劝道:“好了,你也别犯轴。陈凯歌在电影圈人脉广泛,影响力极大。你要是还想让自己的作品在各大奖项中崭露头角,不妨找个机会向他道个歉,姿态放低些,说几句好话。这样对你今后的发展,百利而无一害。”

徐风犹豫片刻,眼神中透着一股倔强:“老师,我觉得没必要。我相信,好作品自己会说话,没必要靠这种方式去换取认可。”

田壮壮看着徐风倔强的模样,微微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担忧:“你呀,还是太年轻,在这圈子里,人脉有时候比作品更重要。你要是坚持不低头,说不定会错失很多机会。”

徐风眼神坚定,丝毫不为所动:“老师,我明白您的好意,但我拍电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想法,传递对电影的热爱。我不想因为奖项,就违背自己的原则,去做那些心口不一的事。我坚信,只要作品足够优秀,总会得到认可。”

田壮壮听着徐风这番掷地有声的话语,不禁微微摇头,嘴角泛起一抹带着感慨的笑容:“年轻人到底是血气方刚啊。既然你拉不下这个脸说软话,那便算了吧。”

他稍作停顿,目光变得深邃,认真地说道,“其实冷静想想,你对《无极》的评价切中要害,影片在剧情逻辑上确实存在瑕疵,叙事方面的短板也比较明显。”

徐风听闻,脸上顿时露出一丝得意神色,笑着说道:“老师,您看!我就知道您肯定和我英雄所见略同。”

田壮壮表情严肃,目光中满是关切,语重心长地告诫道:“既然已经得罪了陈凯歌,往后行事更得小心。接下来这部电影,每个环节都得严格把关,精雕细琢,在质量上做到无懈可击,绝不能让他人抓到把柄。”

徐风拍了拍胸脯,目光笃定地回应:“老师,请您一百个放心!哪怕作品在艺术层面还有提升空间,但在商业运作与市场反馈上,我绝对全力以赴,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田壮壮微微点头,脸上浮现出信任的笑容,拍了拍徐风的肩膀说道:“行,你尽管放手去干,遇到任何难题,都有老师给你撑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