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超前恐怖的评审阵容!
- 精神病文豪?不,是扮演系文豪!
- 榴莲来了
- 2376字
- 2025-04-26 21:31:16
事实上,新概念青年征文大赛决赛的名次划分,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第一、二、三名。
它是根据一百位评审老师打出的平均分数,由高到低进行划分——
一等奖,一名。
二等奖,三名。
三等奖,五名。
除却一、二、三等奖之外,还设置有优秀入围奖五位,当然,这里的优秀入围奖就相当于是安慰性质奖项。
教室外,人潮涌动。
大家都朝着多媒体教室的方向疯狂汇集:
“快快快,决赛获奖者名单十分钟后就要直播公布了,大家赶快......”
一听期待已久的新概念青年征文大事,获奖名单即将公布。
萧楚南拉起江流就开始往门外跑:
“流哥,冲啊......”
说实话,考试的时候江流并没有觉得有多紧张,反倒是成绩公布也就是临门的最后一脚——
他倒是有些忐忑起来?
成绩不好怎么办?
作文过于跳脱怎么办?
这要是连个优秀奖都拿不到,岂不是很辜负老师同学对我的希冀......
哪有学生在领成绩单的时候不紧张的?
见到江流这副模样,张伟也是搂住他的肩膀就往外走:
“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
“既然如此不如洒脱些!别想了流哥,快走吧......”
......
新概念青年征文大赛决赛,评审组老师的阵容,只能说是非常之恐怖。
组委会的主任是来自于北大的副校长吴承平。
参与阅卷的评审老师,包括但不限于——
清华副校长姜墨渊。
复旦副校长蔡建峰。
北师大副校长郁知行。
南开大学副校长怀骁。
武大副校长史翰宇。
厦大副校长康嘉霖。
除此之外,还有来自于各个高校的文学院院长,副院长。
这些专家,学者,教授的名头一个比一个吓人,以至于像余华,苏童,马原这些在传统文学界颇具影响力的作家,在这些校长,副校长名头的加持之下......
竟然有一种平平无奇,不过如此的错觉?
作为教育部统筹举办的新概念青年征文大赛,本身就属于是高校选拔优秀人才的竞赛,每届都会从比赛里走出好多学生,被高校破格录取,直接都不用参加高考。
既然关乎本校特招生源的录取,有这些高校校长出席决赛颁奖仪式,这其实很正常。
多媒体教室,LED大屏幕前。
“我了个骚刚......”看着眼前的情景,萧楚南直接就是一整个震撼,“连清华北大的校长都来了?”
“这踏马,也太牛逼了吧......”
“那个,就是余华老师?”透过电视,看见余华老师的潦草发型,张伟顿时感叹,“余华老师的书写的这么苦,怎么人看起来笑嘻嘻的......”
“感觉和想象里的完全就不一样?”
你别说江流紧张。
作为江流老师的敖月柔,以及二中的校长付绍辉——
它们,可能比江流本人还要紧张!
对于敖月柔来说,江流是她的学生,如果江流能在决赛上拿奖,她也能跟着沾光......
试想一下,一位教龄不到一年的语文老师,一出手,直接就教出了能在新概念作文竞赛这种大型文学竞赛上获奖的优秀学生。
这,得是有多牛逼?
试想一下,连红城排名第一的市一中,都没能有学生参与新概念青年征文竞赛,而它们市二中,一下子就有两位学生参加决赛不说,如果再能有学生在决赛里拿奖......
这,得是有多夸张!
“扬名红城的时候到了!”
“超越一中的时刻,终于让我等到了!!!”
这一刻,只见二中校长付绍辉站在江流身边,他双手握拳,看起来兴奋至极:
“赢!”
“一定要赢啊!!!”
在全校师生的殷切期盼之下。
北大副校长吴承平走上颁奖台,开始宣读致辞:
“新概念青年征文大赛,致力于向国家培养优秀的写作人才,历届从新概念青年征文大赛走出的考生,诸如张悦然,杨雨辰,金国栋,七堇年,早都已经成为近代传统文学界代表作家......”
要论国内青少年文学领域,能拿得出手的三档文学竞赛,莫过于——
新概念青年征文大赛。
北大培文杯。
叶圣陶杯作文大赛。
纵然,后两者在全国青少年文学竞赛上,的确是有着一定的知名度,北大培文杯仗着【北大】的名号,每年都能吸引到很多考生参加,叶圣陶杯亦是如此,不过,要论起含金量和规格,这两档文学竞赛相较于新概念青年征文大赛——
那只能是远远不及!
作为官方统辖的权威文学竞赛,新概念青年征文大赛,有高考加分,降分补录,甚至于直接保送大学的机会......
你北培杯有吗?
你叶圣陶杯有吗?
新概念青年征文大赛正是基于和【高考】挂上了钩,这才令得它的声势和含金量,一路壮大......
作为新概念青年征文大赛总负责人的北大副校长吴承平,先是肯定了参赛的几万名考生的付出,然后又开始陆续介绍起评审委员会的阵容。
当一位又一位只在电视上看见过的领导,作家,不断于观众眼前浮过,这令得观众在大呼牛逼的同时,忍不住感叹——
“这要是能在决赛上拿奖,岂不就纯纯属于是祖坟冒青烟了?!?”
伴随着宣读致辞的结束。
一位又一位学生的名字,不断出现于主屏幕颁奖台。
当复旦副校长蔡建峰,作为颁奖评审,宣布来自于红城二中的宋疏影,北平海淀的麻宇安,湖北衡中的范羽梵,以作文平均分82.23分的成绩,获得新概念青年征文大赛优秀入围奖之时。
顷刻间,全校直接沸腾了——
“不愧是宋疏影!!!”
“不愧是学神啊!!!!”
“不止在我们学校乱杀,出了二中,出了红城,哪怕是到了新概念青年征文大赛这样的全国赛场上——”
“她照样乱杀!!!”
这一刻,不止于二中校长付绍辉绷不住了,热泪盈眶地喊出那一句——
“天佑我二中!”
“争气!!”
“是真他娘的争气!!!”
作为宋疏影铁杆粉丝的萧楚南,直接就控制不住情绪,当场嘶吼着赋诗一曲——
“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这个宋疏影——”
“牛逼!!!”
正值宋疏影夺奖,全校欢呼之际。
一位又一位考生的成绩和名次,不断于颁奖现场的荧幕浮现而过。
获得优秀入围奖的考生,作文平均分基本是80分这个区间。
获得三等奖的考生,作文平均分基本上是在85分这个区间。
获得二等奖的考生,作文平均分基本就是在90分左右,但从成绩上看,这明显和上面两档考生拉出了显著的差距。
当看着上一届浙省的高考状元,也是现在北大中文系在读的翟梓承,还有被衡水被称之为考试机器的的丁宇承,甚至于北师大附中在文学界早都已经小有名气的房怜容,竟然都只是以作文91.23分的平均分,拿下了这场竞赛的二等奖席位......
所有人,脑海里不约而同的闪现过一个念头:
“如果这些人都只能拿二等奖的话......”
“那第一名,到底该是有多恐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