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一句牛逼走天下!
- 精神病文豪?不,是扮演系文豪!
- 榴莲来了
- 2183字
- 2025-04-24 21:20:01
你要知道苏童是谁?
那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当代文坛鼎鼎有名的实力作家!
你再看敖月柔是从哪儿毕业的?
敖月柔本身就毕业于北师大中文系,在学校的时候,她就曾听说过苏童老师很多的传闻......
本科加硕士,敖月柔一共在北师大上了七年的学。
七年间,她在学校里见到苏童老师的次数屈指可数,更别提面对面说上话......
自从从学校回到了家乡之后。
本以为,自己再也没有任何机会,可以接触到苏童这样的知名作家。
谁曾想......
江流竟然做到了?
自己的学生竟然做到了?
她竟然可以通过自己的学生,和崇敬已久的苏童老师搭上线?
这,让敖月柔怎么能不激动!
“敖老师,那我开动了?”
两点钟时间到,座机铃声准时响起。
江流接起电话:
“您好,我是江流......”
《十月》编辑部。
苏童正坐在办公室,手把手的和江流通电话:
“江流你好,我是苏童......”
之所以会给江流打这个电话,苏童是想了解一下有关于《平凡的世界》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点,创作灵感来源于哪里?
第二点,后续剧情怎么发展?
第三点,如果《十月》收录《平凡的世界》,让江流担任接下来两个月《十月》长篇连载专栏的主笔,他会保持一个怎么样的连载频率?
最关键的是......
他到底能不能稳住质量!
有一说一,对于这些尚未成名的作者,最好的了解方式不是通过他们那些花里胡哨的简介,而是通过这种面对面的沟通,更有利于了解一位作者的创作想法。
虽然,苏童作为国内传统文学领域的知名作家,江流只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作者,两者在身份上的悬殊还真是挺大。
但是......
江流却没有因为两人身份上的差异而感觉有丝毫怯懦,反而还异常之落落大方:
“我始终认为,《平凡的世界》虽然书名取名为平凡,但它实际想要讲述的是一个有关于奋斗,有关于时代精神的故事......”
高三年级,语文教研组。
敖月柔看着江流同苏童老师的对话,直接都感觉惊呆了。
想当初,敖月柔还在北师大读研之时,曾经在北师大的一场读书教研会,远远地望见过苏童老师。
那时候,苏童老师作为讲师,给他们台下的这些硕博研究生分享有关于文学方面的见解。
凑巧,提问到了台下正在听课的她。
那时,青涩的敖月柔紧张得甚至连话都说不出来:
“我,我......”
二十三岁,硕士在读的敖月柔,在面对苏童老师之时,紧张的话都说不出来。
十七岁,还在读高三的江流,在面对苏童老师之时,竟然还能如此之落落大方?
这一刻,看着侃侃而谈,大胆表露自己想法,没有丝毫胆怯之意的江流。
也不知为何。
作为老师的敖月柔,竟然对自己的学生,升起了一种油然而生的敬佩之心:
“江流,真的好厉害呀......”
这电话一打,就直接打了一堂课,整整四十分钟。
仿佛相见恨晚一般。
两人好像有说不完的话聊。
江流是觉得这老头......
好像还挺有意思?
说话不兜圈子,也不弯弯绕绕,有什么话想说就说还挺干脆利索。
苏童是觉得这年轻人......
好像还挺有自己的想法?
不管是有关于现实文学的看法,又或是有关于《平凡的世界》的创作理念,竟然都异常之新颖?
非常有自己独特的观点!
两人约定好,江流在接下来一个月的时间里,至少要交出二十万字《平凡的世界》初稿,只要这二十万初稿的内容质量和开头保持一致,也能在他们编辑部这里审稿通过,那——
江流就可以作为《十月》的主笔,在杂志上连载《平凡的世界》这一部超长篇幅的现实小说!
在即将挂掉电话之际。
看着一脸跃跃欲试的敖月柔,江流随口问了苏童一句:
“苏童老师,我可以让我老师给您打个招呼吗?”
“她好像,挺喜欢看您的书......”
不过是说两句话而已,这自然是可以。
苏童也是笑着应下:
“没问题啊。”
只不过,江流话语之中有一点令得他有些不解......
你老师?
什么老师?
说实话,苏童压根没往江流是学生这方面想,因为不管是从小说的题材,又或者是他的谈吐,这根本都不像是学生能写出来的东西。
但考虑到貌似江流的口音有点像川渝地区的人,那边的人,好像不管叫谁都是老师?
就比方说随便在路上,逮住个路人问路,张嘴就是:
“老师,二仙桥啷个走哦?”
正基于此,苏童也是没在意,权当江流只是一位热爱创作但尚未成名的年轻作家。
敖月柔接过电话,能明显察觉到她态度上的紧张:
“苏,苏老师,您好!”
“我叫敖月柔,以前,也是北师大的学生......”
说实话,虽然敖月柔在课上面对学生非常之落落大方,但在和苏童这样的知名作家对话之时,她也是不由自主的开始磕磕绊绊起来。
即便两人没说几句,就挂断了电话。
但敖月柔也是异常满足,只见她一脸激动地看向江流:
“江流,你好厉害啊......”
电话挂断。
苏童扫视着《平凡的世界》文稿,再回想起刚才江流发表的那些意见,顿时感叹:
“这小子,还真是有点儿东西......”
正值他感叹之际。
他认识了三十多年的老友,也是他的好兄弟余华,慌慌张张的给他打来个电话:
“老苏,你帮我看篇作文,赶快......”
这么着急干什么?
透过邮箱,苏童接收余华发送过来的文稿。
一开始,他还没在意,权当这只是一篇普通作文。
可当他打开文稿,看清《赤兔之死》这篇作文文稿下的作者署名,也就是【江流】这两个大字之时。
他一拍脑门,顿时瞪大了双眼:
“哎呦我操?”
“这个人,怎么也叫江流啊......”
......
新概念征文大赛,组委会。
试卷评审现场。
这一刻,现场三十二位评审老师,齐唰唰地看向会场正中心,也就是手持《赤兔之死》正在评卷的余华老师。
感受着现场众人种种异样目光的质询——
或好奇。
或疑惑。
或期待。
正当众人好奇,大名鼎鼎的余华老师,在评阅全场唯一一篇用古文写完的作文,会说些什么之时。
像是深受触动一般。
只见余华老师放下试卷,深以为然地从嘴里吐出一句:
“我操,牛逼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