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一百一十:淳安

而接下来,李龙胜的毒瘾越来越大,王伯之前从老鸨那里拿的毒膏很快就用完了。

“二爷,不能再吸了,你看看你现在这个样子,怎么见人啊?”王伯痛心疾首地对躺在床上,不断打滚的李龙胜说道。

“我不管,我不管!王伯求你了,再给我抽一口吧!”李龙胜喊道。

此时的他浑身瘦了许多,眼珠子凹了不少,两个大黑眼圈也十分吓人。

“已经没药膏了。”王伯无奈摇了摇头。

李龙胜一听,根本不信。

“不可能,你一定是不想给我才说谎的,一定是!”

“二爷,我骗你作甚啊?”王伯痛心疾首地说道。

李龙胜知道王伯不会撒谎,于是直接下床给他跪下了!

“王伯我求求你了,你一定有办法弄来药膏的对不对,对不对啊!!!”

“二爷不可!”

王伯连忙扶起李龙胜,叹气道。

“恐怕,得去求求那老鸨了。”

很快,王伯登上花船,找到了那日的老鸨。

“这是二十两,一罐神仙膏。”密室中,王伯掏出一大锭银子,这是他自己的钱。

老鸨此时也拿着烟杆儿吞云吐雾,瞥了一眼银子,冷哼一声。

“我说王大总管,二十两就想买一罐,未免太看不起神仙膏了吧?”

王伯一愣,顿时皱起眉头问道。

“你当时可是无偿送了二爷一整罐!”

“做生意嘛,没有本哪来的利呢?”老鸨笑呵呵地吐了个烟圈。

王伯瞬间明白了,这就是个套!

“你居然敢谋算曹国公府的长公子?我看你是不要命了!”王伯黑着脸就要离开。

老鸨也不傻,一看就知道王伯这是要去叫人了,冷哼道。

“你去喊人吧,喊来人我也不怕,没有我就没有神仙膏,我看你家二爷怎么活?”

王伯的身形顿住,肩膀不停发抖。

“你到底想怎么样?”他转身喝问道。

只见老鸨放下烟杆,从桌子底下取出一罐神仙膏,笑吟吟地说道。

“王大总管不要生气嘛,我一个老鸨子能想些什么,无非是图那碎银几两罢了,只要您肯出钱,什么都好说。”

王伯见状,稍稍放心了。

这女人他看得透,确实为钱而来的。

说到钱,曹国公府最不缺的就是钱!

“一罐多少两?”他沉声问道。

“您今天要拿的话,不多,四十两足矣。”老鸨悠然地伸出四根指头。

王伯当然听得出话音,但想到院中要死不活的二爷,此时的他也懒得再计较了,于是又掏出一块银锭,拿起毒膏马上离开。

看着王伯离去的背影,老鸨乐呵呵地笑道。

“吸吧,多吸点儿,早晚有一天,我要你跪着求我!”

......

是夜,浙江淳安。

陈旧的县衙书房外,两个巡夜的衙役打着哈哈。

“呼啊——哎,这衙门都好几年没翻修过了,也不知道还能撑多久。”一个矮胖墩咂吧这嘴巴。

旁边的瘦麻杆赶着话道。

“说的是啊,前任知县懒得花钱修,现任知县也懒得花钱,你说这叫什么事儿啊?”

谁知矮胖墩一听这话就不乐意了。

“哎这话我可不爱听,前任知县那是在这儿过渡,只顾着自己判冤假错案来捞钱,才不愿意修。

如今的海瑞海大人,那是因为不想把钱花在这些木砖上,才不想修,这能一样吗?”

“说的是啊。”瘦麻杆点点头。

“咱们的海大人没的说,自大咱们淳安遭灾以来,那个老百姓不是愁着明天能不能活下来?可他才来了两个月不到,就把这些事儿处理的井井有条,百姓的肚子也填饱了,咱们去年的俸禄也发了,如今谁不说他的好啊?”

“没错啊。”矮胖墩看向已经燃着灯光的书房,叹气道。

“自大海大人来,每晚都干到这么久,以前压下的冤假错案,几乎都绝了,真是苦了他了。”

瘦麻杆摇了摇头。

“我说你,你担心海大人作甚啊?海大人可是高拱高阁老高帝师举荐来的,背后站着阁老呢!日后定然会位居台阁,成就相业!”

矮胖墩闻言,有些凄凄地摇头道。

“难啊,如今可是严党天下,听说高阁老都只能任由严党召回戚继光,陷害张状元,海大人想出头不容易。

而且——”

矮胖墩突然神秘地凑近瘦麻杆的耳朵。

“而且什么?”瘦麻杆一脸好奇。

“我听我二哥的婶子的姑姑的弟弟的女儿的丈夫说,最近有周边好几个县的知县,都对咱们海大人不满,要憋着弄他呢!”

瘦麻杆一听懵了。

“他们干他们的,跟咱们海大人有什么关系啊?”

“啧啧啧,你看看你,想的浅了吧?”矮胖墩瘪了瘪嘴唇,随即解释道。

“海大人,是高阁老的人,而那几个知县,都是严党的手下,他们能看得惯海大人吗?

况且海大人这些天干得这么好,那么多老百姓颂扬为‘海青天’,你说那些一天天啥事不干就知道捞钱的官老爷,脸上不臊得慌吗?”

“你这么一说,还真是吼?”

“对啊,所以他们都想着要搞海大人呀?只是碍于海大人背后站着高阁老,谁也不想当出头鸟就是了。”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这些道道我还真没想到,也不知道海大人有没有做好准备。”

“唉——且看吧,咱们好不容易盼来这么好的青天大老爷,可不兴出事儿啊。”

而随着二人离去,夜越来越深,斗转星移,月明星稀,不见乌鹊。

书房中,海瑞终于做完了今日的工作,看着桌上快要把他掩盖住的文书,松了口气。

而这时,他正想起身掐灭烛火,却突然停下手,从胸口掏出那半枚铜钱,在灯火的照射下眼眸闪烁。

他自打领了吏部的委任状,到浙江淳安,如今快有两个月了。

说实话,淳安的情况很棘手。

刚遭过灾的老百姓颗粒无收,人人的眼中都透着绝望。

那些地主大户不愿意借粮给百姓们,还有一些年轻气盛的汉子喊着什么“大明已死”之类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