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古擅离堡城,引发朝野动荡。
消息不断传入京城,所有人都坐不住了,内阁阁老、六部九卿大臣联袂觐见。
乾清宫。
召开了小朝会。
张居正的声音虽然压着,但仍然近乎吼叫:“宣大总督,不在宣府、大同待着,竟然跑去平阳、蒲州,到底是谁下的命令,他王学甫到底要干什么?”
俺答封贡,长城内外和议,这是高拱内阁一手促成的,首功毫无疑问,是前元辅高拱,但次功,张居正也是有的。
数千年来,两族血海深仇,能达成和平,哪怕是短暂的和平,都是值得在史书上大书特书的,转眼间,和平就要被打破了。
高拱在时,和平就在,高拱倒台,战火就重燃了,史书会如何记载这段事实?
虽说这时的内阁元辅是高仪,但两族和议时,高仪还没入阁,和平的功劳,战火的重燃,都和高仪扯不上关系。
后世之人的质疑,只会落到他张居正的头上。
在得到王崇古动了的消息后,张居正就以次相之身,召见了在京的俺答汗,也是大明朝封授的“顺义王”。
俺答明确了自己对长城局势毫不知情,更不希望两族和议破裂,同时表达了对逆子僧格无法无天的担忧,西北长城线上,战火可能重燃,提醒大明朝廷做好万全准备。
在谈话的末尾,俺答表示会传书回草原,希望一切还来得及。
已经来不及了。
两人谈话之时,大同方面就传回了草原骑兵异动的消息,从丰州滩到大同镇,不过五六百里,以无辎重骑兵的速度,两三日即达。
此时此刻,京城能得知消息,草原骑兵八成都越过了长城,抵达大同镇,甚至突破大同镇,开始烧杀抢掠了。
张居正这一声低吼,把一个本来十分安静的大殿震得回声四起。
从来没有,张居正从来没有动过这么大的怒火。
兵部尚书谭纶还在赶来京城的路上。
作为前兵部尚书,今吏部尚书,杨博不得不说话了,先是咳了一声,声音不大却毫不掩饰他的护短,“次相,前几个月,山西、陕西白莲之祸严重,反贼头缠红巾,聚众过万,在两省接连占据数个村寨,考虑到局势有连绵之相,兵部便命令两省巡抚调兵镇压,如有力微之时,可求援边镇之兵。
后来,两省镇压有了效用,白莲反贼退出了占领村寨,但未能伤筋动骨,山西、陕西两省多山、多原,追剿之事十分不利。
就在不久前,两省终于摸清了白莲反贼的聚藏之地,就在平阳、蒲州二城,意图不轨。
为毕功于一役,解决两省白莲之祸,王崇古选择领军驰援,所要干的,无非是为国平乱罢了。”
学甫,是王崇古的字。
大同镇的事。
王崇古并未提前知会杨博,但为了山西势力,杨博为王崇古找出了离开堡城的合理理由。
接受邀请,为国平乱。
张居正瞬间望向了他,觉得找出了幕后主使,“白莲反贼,难道比鞑靼军骑对我朝的威胁更大?”
“国之亡,常亡于内,鲜亡于外,是以,‘攘外必先安内’,于朝廷而言,白莲之祸,尤在鞑靼叩边之上。”
杨博阐述了个人观点,顿了顿道:“或许是两族承平日久,让王崇古错以为鞑靼人会老实,忘记了草原游牧部落亡我华夏之心不死,待宣大军除了白莲反贼,再回头逐鞑靼军骑于长城以外,风波自息。”
张居正被杨博那句“攘外必先安内”的狗屁话说得一愣,但很快反应了过来,怒意更盛,“等王学甫领军回头,大同、宣府二镇在鞑靼军骑下,还能剩下什么?”
杨博默了一下,“两镇、两省之间,当有取舍,取两省弃两镇,虽两镇之民舍生,仍不失大功一件,固两镇而失两省,虽两镇固若金汤,仍罪孽滔天。”
现在的鞑靼,再肆虐,也动摇不了大明朝廷,而白莲教不同,上千年而不绝,搞出叛乱无数,永乐十八年的“唐赛儿叛乱”,险些颠覆大明朝。
癣疥之疾和心腹大患,要分清。
区区一两座边镇而已,为将相者,要心怀万方!
“杨惟约!”
“次相,别激动嘛。”
“……”
大殿里吵得很厉害,御阶之上的朱翊钧越是沉静,让他们吵,听他们吵。
原因很简单,正在查察山西的锦衣卫,往宫里递来了更多关于大同镇的军报。
但听到这,朱翊钧知道该开口了,“杨卿。”
争吵停止,杨博转身垂首道:“臣在。”
“依你之见,宣大军此时去剿灭白莲反贼,是对的?哪怕两镇沦丧,也当嘉赏?
而固守边镇,却是大错特错的事?哪怕立下不世之功,也当重惩?”朱翊钧问道。
“臣愚见,当如此,人生在世,难逃‘舍得’二字,臣谨奏!”杨博正声道。
舍得?
朱翊钧听出了“格局”的意思,君子这是在教训他这个皇帝格局要打开啊。
“杨卿的主意,可有悔改的时候?”朱翊钧露出了意味深长地笑容。
“臣出将入相四十余年,从无悔意。”杨博不无傲然道。
阁老、部院大臣纷纷变色。
紫禁城内忽然传来奔马声,且距离乾清宫越来越近,殿门前的大汉将军顿时紧张了起来。
“捷报!”
“捷报!”
“宣大总督王崇古暗度陈仓,屯兵埋伏互市,鞑靼过万军骑来袭,为我军所破,鞑靼军骑全军覆没,不彦台吉、铁背台吉、丙兔台吉等鞑靼部落首领身死当场,把林台吉、哥力各台吉等鞑靼部落首领为我军所俘!”
“嘎?”杨博懵了。
……
三日前,黄昏,大同互市。
从北方而来的鞑靼军骑卷着滚滚尘烟而来,前锋的军骑士兵、战马染着斑斑的血渍,这都是沿途明人百姓的血。
不少军骑的副马儿背上,袱着各式各样的货物,这都是沿途明朝商人的东西。
杀人,劫掠,来自各部落的鞑靼军骑,似乎找到了父祖当年叱咤长城,如入无人之境的感觉。
尤其看到互市商人远远地望见他们,什么都不要了,慌乱地四处逃窜时,鞑靼军骑们不由得露出了泛黄的牙齿,笑容逐渐变得嗜血。
冲入互市中,平日以几十张羊皮才能换到的绸缎、布匹、铁器随处可见,随手便可获得,不同部落的鞑靼军骑往往因为相中同一匹绸缎而你争我夺、大打出手的景象上演,丝毫没有注意到逐渐浓郁的火药味。
千里镜后,王崇古估算着时间,淡漠道:“爆!”
顷刻间,大地震动,整个互市“掀”了起来。
“此战,不封刀!”
王崇古放下千里镜,命令道:“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