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极致一战

“不愧是王爷苦心经营多年的底牌,这一百零八天罡地煞当真了得!若投入沙场厮杀,纵有千军万马也难挡其锋芒。”

李宣广袖翻飞,与三十六天罡轮番过招,却如闲庭信步,不见丝毫滞涩。

“可惜明珠暗投,若调用得当,王爷怕是大业已成!”

这话说得恳切,既非谄媚,亦非讥诮。

这支奇兵结成的天罗地网阵,便是五绝高手陷入其中,也难走过三五招,确不负盛名。

当世除却李宣,恐怕再无人能独闯此阵,更遑论全身而退!

“哼!孤乃龙子凤孙,即便要取这江山,也当堂堂正正、顺应天命,岂会如尔等乱臣贼子般行篡逆之事?”

赵无视暗自心惊于李宣修为之深,面上却不显分毫。

他这般镇定自若,不仅源于对自身实力的自信,更因当年在《洗髓经》中暗藏的后手。

如今天罡地煞虽不能速胜,但必能耗去李宣大半真元。

他笃定李宣此刻的从容不过是强撑,实则内力损耗甚巨。

毕竟二十年前,他借吸功大法之便,已然触及武道极境,进境难求。

似曹正淳这等高手,他要取性命不过举手之劳。

之所以还要周旋数合,不过是惯常的藏拙手段罢了。

但即便强横如他,面对天罗地网阵时,也做不到似李宣这般气定神闲,必须凝神应对。

若说李宣不过弱冠之年,便能突破那道玄之又玄的“天堑”,踏入更高境界,赵无视是断然不信的。

然而接下来的一幕,却令他始终从容的面色,骤然剧变。

“篡逆?你赵氏先祖难道生来便是九五之尊?不也是从柴周手中夺来的江山?欲成大事却畏首畏尾,这便是你蹉跎数十载,反不如我数年经营的根本缘由!”

李宣冷笑摇头,简单试探下,对这阵法运转已了然于胸,出手再无保留。

只见他袍袖轻扬,一管碧玉长箫倏然入手。

“呜——”

箫声如泣,似惊涛拍岸,瞬息席卷全场。

音波所至,浑厚内力激荡,却又精准控制在十丈方圆,将天罡地煞尽数笼罩。

首声箫音乍起,众人只觉气血凝滞,心脉为之一窒,咽喉如被无形大手扼住。

声浪层层叠叠,天罡地煞勉强支撑片刻,便内力涣散,力有不逮。

原本浑然天成的阵势,转瞬间破绽百出。

这一手音攻绝技,虽源自黄药师的《碧海潮生曲》,但李宣武功大成后,已将其改良得更为契合自身,威力更胜往昔。

以他如今修为,当世能在其箫声下撑过十息者,怕是屈指可数。

李宣见敌阵已乱,当即收住箫声,倒持玉箫如执棍棒。

足尖未动,身形已凌空拔起数丈。

手腕轻转间,玉箫化作漫天棍影,似疾风暴雨倾泻而下。

正是打狗棒法终极杀招——

天下无狗!

“砰砰砰……”

棍影所及之处,尽是筋骨断裂之声。

一百零八天罡地煞竟无一人幸免,俱是口吐鲜血,仰面而倒。

霎时间捕鱼儿海畔血雾弥漫,腥风扑面。

忽见道道清光自敌躯升起,没入李宣眉心识海。

【这百余高手的生命精气,倒是让混沌鼎第五重神通能量增进不少。】

李宣心绪古井无波,以他如今境界,这等修为增长已难起波澜。

他望向神色剧变的赵无视,淡然道:“王爷,我这些许手段,可还入得了法眼?”

赵无视目光森寒,心中骇然。

万没料到连自己都要大费周折的天罡地煞,竟被这青年三两招间尽数诛灭!

若非亲眼所见,他是绝然不会相信的。

“莫非你已……”赵无视终是按捺不住,“跨过了那道槛?”

李宣知其意,摇头轻叹:“天地桎梏仍在,李某亦难超脱。”

赵无视闻言,暗自松了口气。

暗自松了口气。

传闻中那些真正越过天堑的所谓“羽化登仙”、“证得菩提”的高人,举手投足皆有天地异象相随。

若真到了那般境界,又何须再用《碧海潮生曲》和《打狗棒法》这等凡俗武学?

思及此,赵无视心下稍安。

他暗忖只要李宣尚未突破天堑,终究还是凡胎肉体,自己在对方功法中暗藏的后手便万无一失!

却不知李宣虽未超凡脱俗,识海内却蕴藏着远超凡俗的混沌鼎!

“短短十余载,便臻至人间极致……李宣,本王不得不承认,当年确实看走了眼,对你仍不够重视。这是继素心之后,本王生平第二件憾事。”

赵无视身形未动,人已飘然落马,缓步向前。

“若得光阴倒转,本王定当立收你为义子,倾囊相授,何至于今日离心离德。可叹天意弄人——不肯眷顾本王,更不肯眷顾你!”

他步履初时如常人般不疾不徐,一步不过两尺余。

话音未落之际,却见其身形骤然一闪,竟横跨十余丈,瞬息逼至李宣面前!

“轰!”

破空之声震耳欲聋,李宣只见一记朴实无华的直拳迎面而来。

这一拳毫无花巧,却蕴含着摧山裂石之威,快若惊雷!

瞬息之间,赵无视已连出十余拳,拳风挤压空气发出爆鸣,竟令四周气流都不及逃逸!

“来得好!”

李宣自踏入至诚之境,肉身遇险自生感应,根本不需意念催动。

赵无视身形方动,他的身躯便已本能应对,反应之速甚至快过心中涌起的战意!

他心知玉箫虽是宝物,却难挡赵无视这般攻势,恐数招之内便要损毁。

故而在对方出拳之际,便将玉箫掷入远处土中,赤手相迎。

李宣平生所学拳掌功夫无数,尤以大金刚掌与降龙十八掌最为精深。

这两门掌法练至化境,皆能以至刚生至柔,可谓殊途同归。

武功大成后,他便将二者融会贯通,自创“金刚降龙掌”!

每一掌击出,皆有佛门金刚降服蛟龙之力,且刚柔并济,令人防不胜防。

赵无视功力虽深,却尽是吸功大法掠夺而来,非自身苦修所得。

论武学造诣、武道根基乃至心境修为,他已全面落后于李宣。

是以,他初时攻势虽猛,却很快察觉力有不逮,正面硬拼绝难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