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徐永光

《中国社会企业与社会投资行业调研报告No.1》正式出版发行,我对这部行业调研的研究成果表示肯定。

首先,全国7家机构将近30名调研人员用15个月时间打造了这部报告,调研团队多元化,投入力量很大。其次,研究成果本土化,没有照抄国外的东西,这很难得,也很重要。同时,研究涉及的方面也比较广泛,尤其是过去的研究很少涉及投资端,这次报告对投资端做了详细的调研。而且投资端包括了基金会、政府和商业机构,它们都是影响力投资不可或缺的力量,并在社企发展的不同阶段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当然,报告也缺少一些东西,譬如中国社会企业界已经出现公益企业认证热,报告还没有涉及。当然,这也是社会创新领域的特点:研究没有变化快。

“社会企业与影响力投资将成为中国市场主流”,这个判断最先在2017年香港第十届社企民间高峰会上提出,并得到了中国公益金融和影响力投资领军者马蔚华先生的首肯。结合《中国社会企业与社会投资行业调研报告No.1》,我通过社会企业与影响力投资领域的中外异同角度,从中国土壤、中国环境、中国传统和中国优势四个方面来谈社会企业和影响力投资的中国特色和中国使命。

第一是土壤。社会企业在中国大陆发展的土壤和欧美国家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不一样,甚至与中国的香港、台湾地区也有差异。不了解这一点,很容易陷入困惑而难以自拔。欧美和其他不发达国家可能对不分配利润存在迷信,有的还把不分配利润作为社会企业的一条认证标准。这样的社会企业可以类比于中国改革开放前的公有制小企业,而这类公有制小企业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已经完全消失,其间经历了国企改制、职工下岗的痛苦过程,因为它毫无竞争力。从另一个角度讲,不分配利润的社会企业实际上就是非营利组织,为何还叫他社会企业呢?定位非营利组织模式,既可以从服务和产品供应中获得财务收入,还能接受捐赠支持。所以,社会企业的商业定性和市场化定位,是中国社会企业的天然选择。否则,就是作茧自缚,自废武功。

第二是中国环境。强劲的市场需求和政府政策支持,为中国社会企业与影响力投资发展提供了利好环境。在世界各国,社会企业服务人群多指向弱势群体。而在中国,存在诸多社会问题,乃至社会痛点。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天大”的问题;保护生态环境是“地大”的问题;健康养老关系每一个人的生命,是“命大”的问题。我们在公共服务领域还存在诸多供给不足的问题,这是一个社会企业和影响力投资的蓝海,有几十万亿的市场规模。单是养老产业,据国家老龄委预测,到2030年,市场规模大约为22万亿,将占到GDP的8%。

另外,中国在互联网运用方面走在全球前列,许多互联网企业都具有共享经济(分享经济)的品性,里面就有大量的社会企业。2018年度社会企业奖获得者水滴公司就是其中的出色代表。

同时,报告里也明确提出,一些地方政府已经率先行动,出台具体政策和管理规则,推动社会企业与社会投资。北京、深圳、成都、佛山顺德是其中的典范,他们对社会企业这一创新模式有明确意识;虽无明文规定但实际支持社会企业的地方政府则更多。

还有,马蔚华先生经常说,影响力投资就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从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看,凡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教育、医疗、养老、环保、扶贫、农业、社区服务、残疾人就业等产业,都能享受税收优惠。社会企业所涉领域与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有高度重合性,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目标十分契合。

可以说,中国的社会需求和大政策环境,都是有利于社会企业和影响力投资发展的。联合国影响力投资亚太区办公室负责人李楠说:“中国的影响力投资应引领世界,而不是跟在别人后边亦步亦趋”。善哉斯言。

第三是中国传统。中国的商道文化,强调义利并重,崇尚儒商,讲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在市场领域出现了一些唯利是图、急功近利的反商道行为,这些并非商业本质。今天,中国商界、投资界正在谋求商业文明的回归。企业社会责任(CSR),环境、社会、治理(ESG),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社会企业,影响力投资现在成了企业界、投资界热词。无论你做或没做,都在竞相了解、讨论这个话题。这是社会压力、政府监管和企业自身发展压力的综合作用。

第四是中国优势。所有上述中国特点的综合,构成了社会企业和影响力投资发展的中国优势。2019年社企论坛轮值主席是红杉资本沈南鹏先生,他在2018年、2019年连续获得福布斯全球优秀投资人第一名。中国的另一个优势还在于市场需求大、体量大,一个社企项目做好了,在全国进行覆盖,就是独角兽。这部行业调研报告也表明,“社会投资的财务回报大多数与预期一致或高于预期,只有少数受访机构是低于预期的”。

我们最近在沟通洛克菲勒影响力投资基金、福特10亿美元影响力基金到中国来投资,还包括大学基金会。拥有20亿美元影响力投资基金的TPG中国代表孙强和马蔚华,正在规划该基金在中国的落地。当下中国,有了好的投资平台,吸引海外影响力投资基金的空间很大。

社企论坛应该把行业调研继续做下去,逐渐形成行业生态变化发展的趋势指示标,让大家通过第一手数据信息对中国的社会企业和社会投资保持信心,不断前行。最后,我们有信心说:中国社会企业和影响力投资正呈现主流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影响力投资,应该并且有能力引领世界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