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经常会有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老师,您给我们讲讲内幕吧,就是电视、网上或书上没有的。这时候,我就很无奈。作为一个偏居中国东北一隅的小老师,我怎么可能了解国际舞台上的内幕呢?新闻记者、网络大咖和专家学者们都不知道的信息,我怎么可能知道?

记得清华大学的阎学通老师在某次讲课时曾说过:水平高不在于知道内部信息,而在于在不知道内部信息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判断出形势来,那才叫水平。当然,这句话有调侃的意思。但不管怎么样,还是让我感到些许安慰:原来水平高、能分析出国际形势,并不是因为知道内幕或者握有独家新闻!由此,我们也并不会因为“局外人”的身份而成为分析国际形势的“门外汉”。同时,这句话引出的任务也让我们更加期待:怎样能在不知道内幕或内部信息的情况下,判断出国际形势呢?怎样能从看热闹的“外行”变成看门道的“内行”呢?

这也是我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一直探求的问题。我一直希望带给学生一把看懂国际形势的“钥匙”,一把从“门外”通向“门内”的钥匙。

注意,我们这里说的是“看懂国际形势”。我们教学的对象主要是非国际关系相关专业的学生。非国际关系相关专业的学生应该侧重“看懂国际形势”,理解相关政策,并通过看懂国际形势和理解相关政策培育理性的国际观。而国际关系相关专业的学生,应该侧重“研究国际形势”,致力于解决国际问题,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智力支持。所以,这里所说的从“外行”成为“内行”,并不是指成为一名专业研究人员,而是成为一名“专业”的业余爱好者;所谓从“门外”通向“门内”的钥匙,并不是拥有一种专业研究能力,而是拥有一种比街头巷议高一个层次的能力,也可以说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本书希望通过介绍一些方法、路径,达到这样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带你“看懂国际形势”,并不意味着你可以不进行任何学习就能获得一双“火眼金睛”,看穿一切,这是不可能的。我们还是要经过一个学习的过程,只不过这个学习的过程,比媒体“就事论事”复杂一些,比专业学习简单一些。所以,我们无需像专业学习那样使出“洪荒之力”,但也不能像看电视那样轻松。具体来说,就是学一些基本的方法和路径。

在掌握方法和路径的基础上,有兴趣的人可以继续深入,借助这把“钥匙”走进专业;没有兴趣的人“浅尝辄止”,也可以了。

本书介绍的这些方法和路径是社会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内容。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我与理工科学生有过这样一段对话:你是否会考虑考取文科领域的硕士?你对“文科研究”是否感兴趣?同学没有回答感兴趣或不感兴趣,而是反问:啥叫对“文科研究”感兴趣?可以想见,他已经知道所谓对“文科研究”感兴趣,不是小时候泛泛而谈的那种喜欢政治、经济、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知识,而是“研究”兴趣,但他又不知道所谓“文科研究”是什么。甚至有同学直接这样问:文科生怎么研究问题?他们就坐在那里想吗?这样的问题,文科生可能会觉得可笑,但理工科学生却是很认真地在问,本书也算是对这方面疑问的一种回应吧。所以,我在介绍相关方法和路径时,顺便把社会科学研究的过程拆开了,展示给大家。藉此,你可以走近甚至走进更多社会科学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