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美国智库观点摘要

不再积极:在米歇尔·特梅尔的领导下巴西外交政策步履维艰

Maria Rodriguez-Dominguez[2]

原文标题:No Longer Activa e Altiva:Brazil's Foreign Policy Stumbles under Temer

文章框架:由于外交政策的有效和认真落实,巴西很快成为卓越的区域领导者,并与其他国家一道致力于改变全球的力量平衡;巴西提议建立了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并致力于推动贸易策略的多元化,从而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巴西新的外交政策旨在维护其国家利益并维持巴西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联系;随着巴西在金砖国家中参与度的弱化,特梅尔政府正试图与美国保持步调一致。

观点摘要:

1.10年前,世界目睹了巴西这一大国的崛起。由于外交政策的有效和认真落实,作为南美洲巨头和世界国土面积第五大国家的巴西很快成为卓越的区域领导者,并与其他国家一道致力于改变全球的力量平衡。巴西的外交政策也被视为通过多边主义促进国家利益实现的有效工具。尽管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但由巴西发挥领导性作用的联合国海地稳定特派团(MINUSTAH)仍是该国迄今为止参与度最高的维和行动。巴西和其他地区大国和发展中国家一道呼吁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进行改革,推动增加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非常任理事国的数量,以更精准地反映政治现实。

2.10多年来,巴西积极参与到金砖国家的活动中。该组织由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五个新兴市场国家组成。巴西提议建立了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并致力于推动贸易策略的多元化,从而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因此,中国于2009年成为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

3.尽管在过去13年里巴西外交取得了积极的成就,但米歇尔·特梅尔政府宣布调整外交发展方向,发展更加注重贸易的“非意识形态”外交。据巴西外交部部长阿洛伊西奥·努内斯·费雷拉(Aloysio Nunes Ferreira)表示,巴西新的外交政策旨在维护其国家利益并维持巴西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联系。从区域层面上看,巴西外交政策的调整尤为明显,特别是巴西在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和南美洲国家联盟(UNASUR)中发挥作用方面。

4.随着巴西在金砖国家中参与度的弱化,特梅尔政府正试图与美国保持步调一致。例如,巴西外交部部长阿洛伊西奥·努内斯·费雷拉透露巴西政府打算与美国谈判签署双边贸易协定,而不经过南方共同市场进行贸易往来。费雷拉表示,作为美洲较大的两个国家,巴西和美国存在很多共同点,两国应该加强合作,建立互利互惠的议程。

金砖国家为推动全球化而努力

Andrew Hammond[3]

原文标题:BRICS Make the Case for Globalization

文章框架:在2017年9月厦门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之前,中国和金砖国家其他四个大国就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当选美国总统后出现的更大的保护主义危险发出了警告;占世界人口40%以上的金砖国家一直是推动全球总体收入平等的主要参与者;关于应该采取何种长期改革议程来解决这一问题,在世界大部分地区都颇有争议。

观点摘要:

1.金砖国家各成员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的贸易部部长于2017年8月2日在上海结束了为期两天的会议。在2017年9月厦门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之前,中国和其他四个金砖国家就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当选美国总统后出现的更大的保护主义危险发出了警告。中国对市场自由化的主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它已是全球化的一大受益者,自2014年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超过了美国。然而,对包容性增长的承诺是中国政府推动全球化进程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如今正处在世界各国与全球经济不平等斗争的一个潜在关键时刻,这个包容性增长的承诺和有关金砖国家的话题尤其切中要害。世界银行(WB)一项引人注目的研究表明,在大约两个世纪的时间里,全球总体收入差距(衡量经济不平等的指标之一)似乎正在缩小。

2.占世界人口40%以上的金砖国家一直是推动全球总体收入平等的主要参与者。特别是印度和中国的集体经济增长使大量人口摆脱贫困,仅在1981~2004年,中国就有6亿人口脱贫。然而,与此同时,在许多国家内部,收入不平等现象却日益加剧,并在政治上日益凸显。经济增长和收入不平等这种对立局面,就如地壳板块一样相互挤压。然而具体情况究竟如何还没有定论。在某种程度上,由于全球收入的数据来源不可避免地会出错,这就意味着结论也充满不确定性。

3.但可以确定的是,发展中国家的总体情况已经显著改善,正如金砖国家过去一代人所表现的那样。其中最突出的受益者应是“新”中产阶级(据估计,这类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如中国、印度等主要亚洲新兴经济体以及印度尼西亚等其他关键国家。全球经济的发展轨迹很可能会继续向“南”转移,在可预见的未来,许多关键的新兴市场可能仍将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然而,最近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率似乎正在下降,并且近年来由其引起的全球转变可能也不会再次出现,国家内部不断增长的收入不平等趋势将继续存在。然而,关于应该采取何种长期改革议程来解决这一问题,在世界大部分地区都颇有争议。总的来说,两个世纪以来,金砖国家正在首次帮助推动全球收入平等运动。然而,在全球化的推动下,如果新兴市场的增速降低比预期更快,或者国家内部的收入不平等加剧,从而削弱促进包容性增长的努力,那么这一发展过程则可能会完全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俄罗斯对欧洲安全秩序的挑战

Jeffrey Mankoff[4]

原文标题:Russia's Challenge to the European Security Order

文章框架:俄罗斯正在努力从内部削弱自由欧洲,主要通过支持民粹主义、极右派以及反制度的政治力量。

观点摘要:

1.俄罗斯正在努力从内部削弱自由欧洲,主要通过支持民粹主义、极右派以及反制度的政治力量。而在这方面夸大俄罗斯战略的有效性是错误的,欧洲自身存在诸多问题,如多年的经济停滞、不断涌入的移民、恐怖主义以及“英国脱欧”,这些都为俄罗斯的修正主义者提供“沃土”。俄罗斯修正主义和欧洲自身问题的交互作用形成了一种对欧洲制度的根本性挑战。

2.至少要将一部分欧亚大陆扩展到苏联的边界之外,其部分目的在于凝聚非西方世界的大部分力量,反对西方成立的占主导地位的国际机构,这种主导机构不仅仅分布在欧洲,而且还分布于世界其他地区。作为这一进程的一部分,俄罗斯还支持创建新的、没有以西方为中心的国际机构,如上海合作组织(SCO)、金砖国家(BRICS,成员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等。缺乏资源和具体的实施计划并不代表缺乏一个连贯的战略。

3.这个新的欧亚集团迄今为止未能实现俄罗斯的愿望。就连俄罗斯最亲密的苏联时期的伙伴也不愿意走到俄罗斯希望的那条一体化道路上。特别是新的超国家机构已被证明不受欢迎,并且很难建立。欧亚国家之间的联系基本上是双边的。更令人恼火的是,俄罗斯希望将几个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纳入欧亚集团,但这些国家仍然十分渴望与欧盟(EU)或者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将俄罗斯作为亚美尼亚外部安全的担保者,以阻止亚美尼亚致力于签署有利于欧亚经济联盟(EEU)的协议,同时亚美尼亚继续与欧盟达成一致,并希望成立一个联合协定,而不仅仅是在名义上;乌克兰民众回应了铁腕前总统维克多·亚努科维奇(Viktor Yanukovych)放弃欧盟协议的决定。欧盟虽然在许多国家有很强的吸引力,但俄罗斯正试图争取自己的多边一体化项目。

俄罗斯,欧洲怀疑派以及意大利选举

Giovanna De Maio[5]

原文标题:Russia,Euroskeptic Parties,and Italian Elections

文章框架:欧洲怀疑派“五星运动”对俄罗斯的主要思想魅力在于它强调国家利益和主权国家多边合作。

观点摘要:

欧洲怀疑派政党“五星运动”(M5S)对俄罗斯的主要思想魅力在于它强调国家利益和主权国家多边合作。该党认为,俄罗斯是意大利现有联盟的替代者,因为该联盟并没有充分解决难民危机,大多数意大利人认为,难民危机是一种存在的安全威胁。2015年,“五星运动”在意大利议会上组织了一场名为“金砖国家:挑战美元化世界”的讨论,会上来自俄罗斯政党统一俄罗斯党(United Russia)的两名代表,即参议员克里莫夫(Andery Klimov)和杜马副议长谢尔盖·列兹尼亚克(Sergey Zheleznyak)(他是美国制裁名单上的一员)就这一主题发表讲话。第二年,“五星运动”国际关系发言人斯蒂法诺(Manlio Di Stefano)表示,俄罗斯是一个“通过尊重主权、人民自决权、公平均衡的全球化模式的原则,重建多极世界的友好国家”,他还补充说,意大利不应该成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和欧盟的“奴隶”。在出席会议之前,斯蒂法诺强调了“五星运动”对“东欧军事化,谴责乌克兰国家政变”的反对,并强调了俄罗斯作为解决伊拉克、叙利亚和利比亚危机的伙伴的重要性。

关于印度妇女和工作的五个主要经验

Rohini Pande;Charity Troyer Moore;Jennifer Johnson[6]

原文标题:5 Key Lessons about Women and Work in India

文章框架:虽然印度女性工作的比例(27%)略高于巴基斯坦女性工作的比例(25%),但巴基斯坦的女性劳动力参与率正在增长,而印度的女性劳动力参与率正在下降;随着收入的增加,女性从低收入的粗活中解放出来,而通常在农业上,女性劳动力参与率下降。

观点摘要:

1.虽然印度女性工作的比例(27%)略高于巴基斯坦女性工作的比例(25%),但巴基斯坦的女性劳动力参与率正在增长,而印度的女性劳动力参与率正在下降。孟加拉国在职妇女的比例是印度的三倍,而就女性劳动力参与率而言,印度在金砖国家中的排名最靠后,在二十国集团成员中,其排名为倒数第二,仅次于沙特阿拉伯。

2.为什么会这样?在南亚地区,我们在国际妇女节对印度妇女工作状况的分析并没有提供明确的解释。随着收入的增加,女性从低收入的粗活中解放出来,而通常在农业上,女性劳动力参与率下降。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妇女进入劳动力市场。尽管越来越多的女性追求中等和高等教育,但大多数印度女性仍然处于辍学状态。自2005年以来,已有超过2500万名印度女性离开了劳动力市场。

应对亚洲基础设施挑战的成本将达到6.5万亿美元

Wataru Suzuki[7]

原文标题:Asia's Infrastructure Challenge Set to Cost $6.5 Trillion

文章框架:亚洲需要更多的公路、铁路、发电站;投资1000亿美元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正式于上海成立,其将成为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资金提供者。

观点摘要:

1.亚洲需要更多的公路、铁路、发电站。人口众多以及收入水平不断上升的国家正在制定“雄心勃勃”的基础设施发展目标,渴望利用中国领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以下简称亚投行)获得新的资金来源。当然,制订宏大的计划是一回事,而实现这些计划则完全是另一个挑战。基础设施项目因工程延误和彻底的失败而臭名昭著。虽然这时候可能还会有大量资金浮现,但新兴经济体仍需争取投资。韩国副总理柳一镐在2016年2月25日的经济部长级会议上对此表示乐观。他表示:“亚投行将推动亚洲地区新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韩国计划利用这一需求:韩国政府最近成立了国有银行理事会和贸易保险公司,以帮助国有企业进行项目申请。孟加拉国财政部部长曼南(M.A. Mannan)同样对亚投行的发展表示满意。2016年2月23日,他对立法者说:“我们需要更多资金来开展国家建设活动,亚投行会在这一方面帮助我们。”有担忧称,加入中国主导的机构将对孟加拉国与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这两个国际贷款机构的关系造成破坏,曼南对这一担忧进行了驳斥。

2.亚投行于2015年12月成立,被认为将改变区域基础设施发展的规则。这不是唯一一个提供资金的新机构。投资1000亿美元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正式于上海成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行长瓦曼·卡马特(K.V. Kamath)于2月27日签署了设立银行总部的文件,并透露首批资金将于4月发放。日本瑞穗研究所(Mizuho Research Institute)表示,2015~2020年,亚洲地区将需要价值6.5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东亚和东南亚的电力投资预计将占37%。2013年印度尼西亚的发电量约为46000兆瓦,该国希望到2019年发电量再增加35000兆瓦。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同样成本高昂。到21世纪30年代,八个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的城市铁路长度预计将增加四倍。泰国正在对价值超过89.8亿美元的四个铁路建设项目进行投标。印度计划在十多个城市兴建铁路。据统计,专家称亚投行、亚洲开发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以及其他类似的贷款机构对亚洲基础设施的投资不到其需求的5%。亚洲新兴经济体需要以某种方式获得资金。更好的道路、更加稳定的电力供应以及更加可靠的水源供应对刺激经济增长来说至关重要。基础设施发展的不足可能还会让一个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即当人均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经济增速放缓。

中国经济外交的演变方式

Timothy R. Heath[8]

原文标题:China's Evolving Approach to Economic Diplomacy

文章框架:中国推出了一系列大型经济举措;中国意图实现“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

观点摘要:

1.中国在2013年宣布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获得了相当大的国际关注,但该银行的成立仅仅是近年来中国推出的一系列大型经济举措之一。2013年,中国宣布推出“一带一路”倡议(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同年,还组建了以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BRICS)为基础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NDB)。中国在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上推出的“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也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

2.2011年的《中国对外贸易白皮书》宣称中国意图实现“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虽然这被认为是“需要付出艰苦努力的长期进程”。本报告简要界定了中国成为“贸易强国”的雄心,宣布中国将减少对“低成本优势”的依赖,获得“综合竞争优势”。在其提出的政策中,本报告列举了战略性产业的国际合作、出口质量安全的改善、双边和区域自由贸易安排的扩大以及“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改革”等措施,并与中国参与诸如二十国集团和金砖国家等多边经济组织的峰会联系起来。

莫迪领导下印度的医疗卫生发展状况:未来两年的议程

Aparna Pande;Husain Haqqani[9]

原文标题:India's Health under Modi:Agenda for the Next Two Years

文章框架:印度大部分关键指标都趋于平稳,尽管印度努力与其他金砖国家成员(巴西、俄罗斯、中国和南非)在世界舞台竞争,但是印度的指标与它们相比仍然较低,甚至低于印度的一些南亚邻国。

观点摘要: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印度政府开支中只有5.1%用于医疗保健。印度大部分关键指标都趋于平稳,尽管印度努力与其他金砖国家成员(巴西、俄罗斯、中国和南非)在世界舞台竞争,但是印度的指标与它们相比仍然较低,甚至低于印度的一些南亚邻国。例如,在2016年联合国大会发布的全球医疗保健研究报告中(跟踪各国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的表现),印度在188个国家中排名第143,落后于其他金砖国家成员以及其邻国不丹、马尔代夫和斯里兰卡。为了实现国家医疗政策目标,莫迪政府需要动用大量资源。然而,这面临多种挑战,包括预算限制和人口不断增加。印度也面临合格医生和现代医院短缺、医疗保健基础设施不足、公共卫生习惯等问题。从现行制度向国家卫生政策概述的制度过渡将需要几年时间。但只要行政当局建立适当的基础,这个目标就是可以实现的。除了依靠政府资源和印度私营部门外,印度可以通过利用不断增加的外国投资来更快、更容易地实现其医疗保健目标。例如,印度需要考虑激励对医药行业的投资。莫迪政府似乎明白这一点,因为中央药物标准管理组织已经放松了对各种药物的价格控制,并放弃了以前严格的许可制度。由此,在印度经商就会相对容易,但这并没有使国际公司大力投资印度。印度法规的变化不应该仅仅是国家制度的逐步改进,印度还必须与其他国家竞争以吸引投资者。例如,在投资科研公司并保护它们的知识产权(IPR)方面,印度仍然无法做得像其他金砖国家成员一样好。

为什么印俄能够建立友好关系

Aparna Pande;Hannah Thoburn[10]

原文标题:Why the India-Russia Relationship Works

文章框架:即使印度现在已经越来越接近西方国家,但仍然希望确保中国以及俄罗斯不会将其视为敌人或威胁;虽然俄罗斯在很大程度上被印度的西方朋友所排斥,但印度表示不会这样做。

观点摘要:

1.“印度人和俄罗斯人是兄弟”是苏联和印度友好之际留下的口号。尽管自那时以来很多事情都改变了,但两国一直在小心翼翼保持甚至加强合作,即使印度现在已经越来越接近西方国家,但仍然希望确保中国以及俄罗斯不会将其视为敌人或威胁。实际上,印度希望同时与苏联和美国保持良好的关系。印度开国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Jawaharlal Nehru)对苏联社会主义感兴趣。与此同时,巴基斯坦成为美国的伙伴,导致印度与苏联关系更为密切。印度还将其自治的愿望解释为需要独立于西方,或与西方不同。所以尽管印度与美国经济和国防关系密切,建立了深厚的战略伙伴关系,但是印度仍然不想被称为美国盟友,认为将其称为合作伙伴更合适。印度加入金砖国家(由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组成)、二十国集团(G20)也反映了其参与非西方主导组织的愿望。最近关于乌克兰和叙利亚问题,俄罗斯与欧洲和美国立场对立,所以与俄罗斯的合作加强了印度的这一愿望。

2.像苏联一样,俄罗斯一直通过现实政治的眼光看待印度。在冷战期间,印度是远离西方“轨道”的一个关键国家。今天,印度更是俄罗斯的产品市场和其在亚洲的重要合作伙伴。俄罗斯也认为印度是其军备销量不断增加的市场。在过去几年里,俄罗斯已经失去了一些长期的武器销售市场,但没有失去印度。在普京最近访问印度期间,俄印双方签署了几项防务协定,包括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与俄罗斯国有武器生产商罗索博龙出口公司合资建造200架卡莫夫226T直升机。俄罗斯还同意为印度海军建造S-400防空导弹和隐身护卫舰。由于两国在实现外交政策目标方面都能互帮互助,所以这种关系似乎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失。虽然俄罗斯在很大程度上被印度的西方朋友所排斥,但印度表示不会这样做。2016年10月,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在金砖国家峰会上赞扬了俄印双边关系,他表示,“我们在紧迫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意见和立场趋同”。印度似乎不太可能忘记这些友谊时刻。

人民币可以挑战美元吗?

Christopher Smart[11]

原文标题:Could the Renminbi Challenge the Dollar?

文章框架:考虑到中国经济的规模是其他四个金砖国家成员总和的两倍,所有这些国家的决策者大多根据中国的情况做出决定;金砖国家中包含差异很大的政治经济体;金砖国家可以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取得一定的成功。

观点摘要:

1.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的辛西娅·罗伯茨(Cynthia Roberts)、西蒙弗雷泽大学的莱斯利·艾略特(Leslie Elliott Armijo)以及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绍里·卡塔达(Saori N. Katada)则从中国和其他金砖国家成员(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关系的角度来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考虑到中国的经济规模是其他四个金砖国家成员总和的两倍,所有这些国家的决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根据中国的情况做出相应决定。

2.金砖国家中包含差异很大的政治经济体,其中包括巴西和印度这种拥有自由市场的民主国家,也包括俄罗斯和中国这种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体。虽然南非经济规模较小,但该国的加入为金砖国家带来了多样性。尽管存在分歧,但金砖国家自2006年以来便开始举行正式会议,并在它们对西方的不满中找到了共同点,即对美国主导的全球金融规则和机构的不满。如果要找出将金砖国家联系起来的共同点,那么金砖国家就属于维护主权的“鹰派”,即它们不愿让发达国家干涉本国的内部事务。

3.根据罗伯茨、莱斯利和卡塔达的说法,金砖国家可以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取得一定的成功。金砖国家促进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部进行有限的改革。金砖国家团结一致以抵制日益扩大的金融制裁,尤其是由美国主导的制裁。此外,金砖国家还建立了新兴的替代机构,如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NBD)和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该举措旨在向成员国提供紧急流动性支持。金砖国家成员(尤其是俄罗斯和印度)利用该组织减弱了中国的一些地缘政治雄心。笔者表示,尽管金砖国家成员不希望过于迎合由西方主导的金融体系,它们有太多的利害关系而想要推翻这一体系。就中国而言,它将改变现有的地缘政治结盟,并在现有体系及其可能触及的范围内增强自身的国际影响力。与此同时,中国还将探索建立替代性支付体系并就资金流动达成协议。

全球基础设施挑战以及二十国集团和金砖国家的作用

Zia Qureshi[12]

原文标题:The Global Infrastructure Challenge and the Role of G20 and BRICS

文章框架:全世界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增加了一倍以上,以实现其在未来15年的经济增长和发展目标;虽然基础设施建设议程中大部分内容所提出的要求都是各国政府应承担的责任,但国家层面的各种行动也必须通过更加密切的国际合作来得到支持;金砖国家在新兴经济体领导力以及全球经济治理中的相互合作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观点摘要:

1.发展、环境的可持续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经济增长是紧密相连的。全世界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增加了一倍以上,以实现其在未来15年的经济增长和发展目标,这意味着世界将基础设施投资额提升到每年超过6万亿美元。能源和交通设施在基础设施需求中占主导地位。增加的投资需求(占比高达75%)多出现在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以可持续的方法来发展这种全新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将使我们在对抗气候变化的斗争中成为游戏规则的改变者。该议程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和融资方式的重大转变,它包括逐渐通过公私合作的方式来扩大对公共和私营部门的投资;改革激励机制,引导新投资流向高效和可持续的基础设施项目;加强机构建设以确保投资的可行性和质量;通过公共和私人的融资方式来推动基础设施技术创新,以更好地应对气候风险和维持基础设施建设能力的可持续性。

2.强有力的公共政策必须与新方法相结合以促进私人投资和融资。多于一半的增量融资需要从私营部门筹集。虽然这一议程中大部分内容所提出的要求都是各国政府应承担的责任,但国家层面的各种行动也必须通过更加密切的国际合作来得到支持,如联合行动、同伴学习以及技术和财政支持。通过单独或联合行动,以及通过为进行全球合作而巩固政策、金融和体制框架,二十国集团和金砖国家(成员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3.金砖国家在新兴经济体领导力以及全球经济治理中的相互合作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因为增加的基础设施需求中的很大一部分来源于金砖国家成员国,所以金砖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议程中的作用尤其重要。仅中国在基础设施上的投资就已经多于北美和西欧的基础设施投资总和。金砖国家在基础设施投资中所占比重接近全球基础设施投资的一半。或者通过完善其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或者通过在二十国集团和其他多边论坛上对基础设施建设提出强烈要求,金砖国家不断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新动力。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NDB)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是两家新的国际金融机构,用于重点支持基础设施投资。它们通过加强多边框架来应对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中所面临的挑战,通过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来满足更大的投资需求。新兴国际金融机构和现有的多边开发银行(MDBs)之间的合作对发挥协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包括确保在实现基础设施目标时方法的一致性,即目标的实现不仅应注重数量,而且还应注重质量以及在环境方面的可持续性。

通过二十国集团推进兼容的基础设施建设

Gwynne Taraska;Pete Ogden;Nancy Alexander;Howard Marano[13]

原文标题:Advancing Climate-Compatible Infrastructure through the G20

文章框架:在认识到基础设施投资缺口的情况下,二十国集团(G20)已经扩大了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越来越多的机构也越来越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观点摘要:

1.在认识到基础设施存在投资缺口的情况下,二十国集团(G20)已经扩大了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例如,在2016年的杭州峰会上,二十国集团发起了“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倡议”以确立世界各地区和大洲的基础设施总体规划,并使其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在以下四个部门:能源、交通、水以及信息通信技术。每个区域总体规划都有自己的资金来源,如欧洲战略投资基金或“丝路基金”。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该联盟促进对价值十亿或万亿美元项目的资助、成立和实施,特别是通过民间合作。在峰会上,多边开发银行发布了一份公告,在2016年到2018年支持最低限额为35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过去几年,二十国集团成员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也在扩大。最近的举措包括成立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其于2015年正式运作),以及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NDB,由金砖国家于2014年建立,并且已批准1000亿美元的调动资金),以为基础设施和发展项目进行投资。

2.越来越多的机构也越来越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例如,世界银行推出了全球基础设施基金,目的是提供一个平台以协调公私合营的基础设施发展。私营机构的合作伙伴和金融机构为该设施注资约10万亿美元。同时,非洲开发银行成立了“非洲未来50年基金”,其中目标资本为30亿美元,以支持整个非洲大陆的基础设施发展。一些发起开发银行的国家,包括中国、巴西、南非、阿尔及利亚、德国,也注重基础设施建设。

莫迪努力地缔造一个务实的外交政策

Sadanand Dhume[14]

原文标题:Modi Forges a Pragmatic Foreign Policy

文章框架:自莫迪上任以来,由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组成的金砖国家可能已经失去了光辉。

观点摘要:

自莫迪上任以来,由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组成的金砖国家可能已经失去了光辉。但印度仍然认为其在金砖国家的成员身份提高了印度的威望,而且使其对俄罗斯和中国造成的影响较加入之前有所加强。印度于2016年10月在果阿邦举办第八届金砖国家峰会。

是时候拓展“海外”的含义了

Alyssa Ayres[15]

原文标题:Time to Expand the Idea of “Abroad”

文章框架:2014~2015年,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发布的最近年度开放门户报告,超过30万名美国学生出国留学;美国应该准备好“见证”更多美国学生前往金砖国家,或“灵猫六国”(CIVETS,哥伦比亚、印度尼西亚、越南、埃及、土耳其、南非),或MIKT国家(墨西哥、印度尼西亚、韩国、土耳其),以及任何其他新兴经济体留学。

观点摘要:

1.2014~2015年,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发布的最近年度开放门户报告,超过30万名美国学生出国留学。英国、意大利和西班牙是32%的美国留学生的海外目的地。法国、中国、德国、哥斯达黎加和澳大利亚的比例加起来略高于22%,然后是一些占比徘徊在1%~2%的国家。中国排名较靠前,是第五大热门目的地。南非排第11名,印度排在第13名,巴西排在第16名,俄罗斯只有1187名美国留学生,并没有进入前25名。这意味着所有金砖国家成员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的美国留学生数量(27500名)加起来都比西班牙(28325名)的少。印度有4438名美国留学生,这个数字不及爱尔兰或哥斯达黎加的一半。印度的留学费用很低。多年来,印度的美国留学生人数稳步增加,2001~2002年,约有650名美国留学生选择印度作为目的地。与其他国家相比,印度留学生数量的增长与其日益提升的全球地位不符。印度的留学生数量与捷克共和国或墨西哥的留学生数量差不多。

2.关于如何度过有限的留学时间,摆在学生面前的选择有很多。比起印度和其他较少被留学生选择的国家,西欧国家的一个学期中有更多的规划和项目。特别令人惊讶的是,很少有学生选择前往日本(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且拥有丰富的留学规划和项目)留学。但是,美国应该准备好见证更多美国学生前往金砖国家,或“灵猫六国”(CIVETS,哥伦比亚、印度尼西亚、越南、埃及、土耳其、南非),或MIKT国家(墨西哥、印度尼西亚、韩国、土耳其),以及任何其他新兴经济体留学。今年的国际教育周将以“通过国际教育赋予青年力量”为主题,美国青年将被允许去接触那些能够影响世界未来发展的国家。

网络周回顾:2017年9月8日

Adam Segal[16]

原文标题:Cyber Week in Review:September 8,2017

文章框架:《华盛顿邮报》称,脸谱网向美国国会调查人员揭露了俄罗斯在2016年干涉美国大选的证据;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的领导人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结束时发表了年度公报,公报中包含了有关网络问题的内容。

观点摘要:

1.《华盛顿邮报》称,脸谱网(Facebook)向美国国会调查人员揭露了俄罗斯在2016年干涉美国大选的证据。在2015年中期至2017年,俄罗斯在其互联网“巨魔农场”的平台上投放了价值10万美元的广告来发布具有争议性的信息。脸谱网还补充说,这些引起争议的信息“跨越了意识形态的范围,涉及从非异性恋者、种族问题、移民到枪支权利等话题”,尽管这些信息并没有明确表示支持某一候选人。

2.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的领导人在中国召开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结束时发表了年度公报。与往常一样,公报中包含了有关网络问题的内容。这些领导人强调了联合国在制定网络空间国家行为规范方面应发挥核心作用,并重申了制定一份普适的网络犯罪公约的要求(与2001年欧洲理事会在布达佩斯签署的网络犯罪公约形成对应)。这些都是金砖国家所坚持的基本立场,它们在此前的公报中也曾表达过类似的政策立场。在厦门会晤期间,俄罗斯和南非就网络安全问题达成协议。尽管该协议的文本尚未公开,但它很可能与俄罗斯和上海合作组织(SCO)所达成的协议以及2015年与中国签署的双边合作协议类似。

不断探索的特别代表:2018年将举行的10次全球峰会

Stewart M. Patrick[17]

原文标题:Desperately Seeking Sherpas:Ten Global Summits to Watch in 2018

文章框架:世界各国领导人将在2018年齐聚,召开10次关键性全球会议;南非将主办第十届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此次会晤将在东道国南非和新兴经济体联盟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

观点摘要:

1.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J. Trump)外交政策的首要方针与国际合作的大环境相容吗?这一问题将在2018年变得更加突出,因为世界各国领导人将在2018年齐聚,召开10次关键性全球会议,其中包括将于4月13~14日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的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即美洲峰会)、6月8~9日在加拿大沙勒瓦地区举行的七国集团(G7)首脑会议、6月28~29日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峰会、7月11~12日在布鲁塞尔举行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首脑会议(即北约峰会)、在约翰内斯堡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日期待定)、9月18~25日在纽约开幕的联合国大会、在巴厘岛举行的“我们的海洋”国际会议(日期待定)、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二十国集团财长会议和央行行长会议、12月3~14日在波兰卡托维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4次缔约方大会。总体而言,这些会议将揭示美国2017年从多边主义中撤出究竟是一种反常现象,还是一种新常态的开始。

2.南非将主办金砖国家(成员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和中国)领导人第十次会晤,此次会晤将在东道国南非和新兴经济体联盟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在长达25年的种族隔离结束后,尽管南非是非洲大陆最富有的国家,但由于腐败活动的日益猖獗以及底层民众的大量存在,公众对南非总统雅各布·祖马(Jacob Zuma)及其执政党非洲人国民大会的幻想彻底破灭。与此同时,曾经雄心勃勃的金砖国家,由于各自政治制度、经济发展轨迹和战略利益的不同,也面临凝聚力问题的考验。金砖国家总人口占世界人口的40%,总财富占世界财富的四分之一,在影响力方面毋庸置疑。但不确定的是,金砖国家是否有一个共同的行动纲领以超越现有的西方自由秩序。

世界银行董事会四项意见和一项建议

Nancy Birdsall[18]

原文标题:Four Comments and a Suggestion for the World Bank Board

文章框架:中国已经创建了自己的多边银行,还与金砖国家其他成员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合作创建了一家银行,这反映出中国渴望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并对西方大国对世界银行的持续控制而感到沮丧。

观点摘要:

在很短的时间内,美国将世界首屈一指的发展机构(世界银行)的长期实用性、有效性和最基本的合法性置于风险之中。新兴市场和大型借款者正在聚拢,这并不奇怪。大多数较小和较贫穷的经济体对于美国毫无意义,美国只支持其认为有价值的贸易、安全和援助事宜。过去15年来,随着自身发展的成功,大型新兴市场越来越多地将世界银行视为一个相对较小的机构,世界银行可以提供低于市场利息的贷款,但不再是一个能够带来高质量建议以及稳定资金的可靠的中间机构;新兴市场可以通过向私人资本市场借贷,或在艰难时期向区域发展银行(它们在区域发展银行拥有更大的所有权)借款,从而更容易、更快地自筹资金进行投资。中国已经创建了自己的多边银行,还与金砖国家其他成员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合作创建了一家银行,这反映出中国渴望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并对西方大国对世界银行的持续控制而感到沮丧。世界银行在一个不透明和不具竞争力的过程中选拔领导,不仅打击了其合法性和实用性,还对致力于对抗全球贫困的国际经济合作造成打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使数十亿人受益,这些人中的大多数受益于世界银行在开放、自由的市场中不断增强的作用。

三边关系:印度的崛起如何破坏美国的对俄政策

Ricky Gandhi[19]

原文标题:The Trilateral Relationship:How India's Rise Undermines U.S. Policy towards Russia

文章框架:印度和俄罗斯都有成为世界强国的愿望;印度的经济影响力日益增大,加上对国防的兴趣与日俱增,使得印度成为世界第五大军事开支国;美国需要为适应多极世界做准备。

观点摘要:

1.印度和俄罗斯都有成为世界强国的愿望。双方都希望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发挥作用,强烈反对外国干涉别国内政。它们也希望在联合国(UN)等全球论坛上有更大的影响力,同时也推动建立能够反映自己经济和战略重点的新型国际机构。因此,俄印两国在经济和国防领域的合作有时会破坏美国的目标,特别是在美国对俄政策方面。例如,金砖国家可以为两国提供替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的方案。该组织由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组成,于2014年创建了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以帮助其实现这一目标。到目前为止,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向成员国的各种项目发放了超过15亿美元的贷款。然而这与世界银行2016年对各种新项目发放的610亿美元贷款相比黯然失色,但这标志着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希望摆脱传统西方主导机构的影响。金砖国家也对与美国相抵触的地缘政治问题表明了立场,例如谴责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和对中东的军事干预。

2.印度的经济影响力日益增大,加上对国防的兴趣与日俱增,使得印度成为世界第五大军事开支国。虽然美国近年来增加了对印度的武器出口,但在2015~2016年,俄罗斯近三分之二的武器都出口到印度。从长远来看,印度可能会继续通过供应商的多样化来改善其武器平台。对俄罗斯来说,这意味着更多的竞争和在印度市场份额的损失。然而,在短期内,俄罗斯在印度国防部门的首要地位似乎是稳固的。几个原因说明了这一点。首先,虽然美国供应商拥有技术优势,但俄罗斯的产品通常成本较低。其次,美国的国防交易往往带有更多的限制和要求,印度认为这是对其主权的侵犯。再次,由于美国国会拥有随时修改或阻止武器销售的能力,因此美国被认为是“不可靠”的供应商。最后,美国对于出口的控制严重加剧了冷战期间印度在购买量上的压力。虽然自那时起美国就放松了对于武器出口的控制,但认为美国制度烦琐和不透明的看法仍然存在。

3.美国需要为适应多极世界做准备。其中一部分涉及改进已有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以更好地适应发展中国家。这也意味着美国不应把像金砖国家这样的新组织视为威胁,而是将其视为合作的机会,以改进现有的机构。美国也应协助各国发展强有力的机构和民主治理。这样做会增加美国的信誉和提升软实力,同时限制俄罗斯的覆盖面,因为俄罗斯无法提供这些好处。

印度对美国的友好态度将有损俄罗斯与印度之间的关系

Sasha Riser-Kositsky[20]

原文标题:India's Embrace of U.S. Will Dampen Moscow-New Delhi Ties

文章框架:出于对中国崛起的共同担忧,印度与美国的关系日益密切;印度坚持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每个成员国应该做出平等贡献,确保中国不能通过巨额的财政承诺在这一机构中发挥主导作用。

观点摘要:

1.2017年6月,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进行了会晤。然而,热情的言辞和友好的姿态并不会掩盖这样一个事实,即出于对中国崛起的共同担忧,印度与美国的关系日益密切,而印度和俄罗斯这两个冷战时期的亲密伙伴之间的关系正在疏离。2017年夏天,印度总理莫迪对美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并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进行了会晤,这是莫迪自2014年上任以来第五次访问美国。寻求友国和伙伴关系来与中国日益增长的世界影响力进行竞争已经成为印度外交发展的重大推动力。由于2016年中国否决了印度在联合国的提议,阻止印度加入核供应国集团以及中国支持的中巴经济走廊途经印巴有争议的领土,中国成为印度方面关注的主要对象。与此同时,印度有针对性地拒绝派代表参加于2017年5月中旬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2.随着印度与美国关系的日益密切和对中国不断增强的全球性作用的担忧,印度方面已经开始远离不结盟运动和金砖国家等多边机构,这些机构旨在挑战西方国家的主导地位。印度坚持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每个成员国应该做出平等贡献,确保中国不能通过巨额的财政承诺在这一机构中发挥主导作用。这最终限制了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进行竞争的能力。

俄罗斯衰落:未来可能出现的三个情景

Anton Barbashin[21]

原文标题:Russia in Decline:Three Possible Scenarios for the Future

文章框架:维持权力仍然是俄罗斯采取行动的主要动机,这将导致俄罗斯把公开的冲突和战争作为在国内实施严格的政治、社会和经济限制的借口。

观点摘要:

不断加剧的经济危机将导致俄罗斯认识到群众抗议政权的可能性很大,俄罗斯边界的不稳定性加剧。维持权力仍然是俄罗斯采取行动的主要动机,这将导致俄罗斯把公开的冲突和战争作为在国内实施严格的政治、社会和经济限制的借口。要明确的是,这样的行动不利于支持普京继续执政的目标。北约成员国有能力在几个月内摧毁俄罗斯经济(不包括使用核威胁的方法),即通过对俄罗斯出口(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实行禁运,破坏“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系统以损害银行业,并限制俄罗斯的粮食进口,而这将导致俄罗斯粮食短缺和经济全面瘫痪。俄罗斯可以在最近的邻国(理论上是摩尔多瓦和白俄罗斯)领土上煽动北约对俄罗斯的袭击,借机说服俄罗斯国内民众,防止与北约公开战争的唯一办法是乌克兰的“抢先罢工”。无论是以多方面运动的形式,还是公开使用军队,俄罗斯都可以发动一场运动,以全面控制其西部的非北约成员国。战争状态将允许俄罗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逮捕运动,逮捕运动针对绝大多数反对派人士、抗议领导人和独立企业代表。“战争模式”将允许俄罗斯采取前所未有的措施压制所有异议,对社会以及官僚结构进行更严格的管理。这样的模式将在短时间内保证国民的从属地位,但不会产生长期的、制度化的结果。更加具有侵略性的外交立场将导致俄罗斯与其最亲密的盟友、中国和其他金砖国家成员关系进一步疏远。伊朗石油解禁具有高风险和不稳定性,实际上将加速俄罗斯衰落进程,有可能使俄罗斯突然崩溃,而不是逐渐恶化。

俄罗斯武装力量的形与实

Roger McDermott[22]

原文标题:Image and Reality in Russia's Armed Forces

文章框架:此次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就俄罗斯而言是一次外交胜利,因为它表明俄罗斯在国际上并没有受到孤立。

观点摘要:

在印度果阿举行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俄罗斯与印度高调签署了双边武器协议,包括联合生产“卡-226”型直升机以及向印度提供S-400防空系统。关于出售S-400防空系统的细节并不多,但俄罗斯显然从这一国防协议中获益,此次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就俄罗斯而言是一次外交胜利,因为它表明俄罗斯在国际上并没有受到孤立。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试图在俄罗斯金融领域打造“数字主权”

Gregory Gleason[23]

原文标题:FSB Seeks to Forge “Digital Sovereignty” in Russia's Financial Sector

文章框架:许多俄罗斯高层官员对数字货币态度的转变既受到经济因素的推动也受到政治因素的推动;俄罗斯当局多次试图“推翻”或至少规避美元在国际上的使用。

观点摘要:

1.许多俄罗斯高层官员对数字货币态度的转变既受到经济因素的推动也受到政治因素的推动。俄罗斯当局长期以来一直试图撤销美元作为国际参考货币的地位。早在2003年,俄罗斯就宣称要用欧元取代美元。一名俄罗斯国会议员甚至还曾提出一项立法(俄罗斯杜马没有通过),即持有美元不仅非法,而且还会被没收。

2.从那以后,俄罗斯当局多次试图“推翻”或至少规避美元在国际上的使用。一系列货币互换协议,诸如中国与俄罗斯在2014年达成的中俄货币互换协议,签署该协议的目的是在不以美元结算的情况下进行双边金融交易。于2015年7月生效的《关于建立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的条约》,在金砖国家(由主要发展中经济体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组成的政治组织)成员之间提供非美元替代品以应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融资调整。俄罗斯和中国还签署了一项双边协议,通过将其货币与黄金的价值联系起来,以支持本国货币。2016年9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篮子后,俄罗斯当局开始推广由中国或俄罗斯管理以黄金为基础的加密货币。以黄金为基础的新型数字货币是在欧亚经济联盟中被讨论最多的政策创新之一。但并不是所有欧亚一体化的支持者都认为哈萨克斯坦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Nursultan Nazarbayev)一直是国际货币的倡导者,也并不认为他也会使用以区块链技术支持的加密货币。俄罗斯联邦安全局清楚地认识到,控制网络货币的演变是实现所谓“数字主权”的手段。

俄罗斯致力于建立替代互联网

Gregory Gleason[24]

原文标题:Russia Seeks to Build Alternative Internet

文章框架:许多俄罗斯消息人士称,俄罗斯正在努力打造一个新的、独立的互联网,以使其与金砖国家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观点摘要:

许多俄罗斯消息人士称,俄罗斯正在努力打造一个新的、独立的互联网,以使其与金砖国家(成员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给予俄罗斯政治当局所称的“数字主权”更大的控制权。11月下旬,《俄罗斯商业咨询日报》(RBK)报道了俄罗斯联邦安全理事会(SCRF)最近一次会议的会议记录,该会议强调了全球互联网日益脆弱所造成的国家安全威胁。公开的俄罗斯联邦安全理事会网站信息证实,俄罗斯就网络安全问题举行过一次高级别会议,但并没有详细说明具体内容。然而,俄罗斯国家宣传媒介今日俄罗斯电视台(RT)引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成员代表的话说,“西方国家正在不断增强其在信息空间领域进行进攻性作战的能力,并加强了作战行动相关准备,这对俄罗斯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今日俄罗斯电视台还指出,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将2018年8月1日定为创建替代互联网的最后期限。建立一个可替代的互联网将允许俄罗斯和金砖国家成员的政府对其领土内电子通信的地址和路径进行控制,因此会引发许多复杂的问题。建立一个不连贯的、竞争激烈的网络空间对全球互联网现有惯例的潜在破坏就是其中之一。

客座评论

——截至2030年结束饥饿的主要任务

Homi Kharas;John W. McArthur[25]

原文标题:Guest Commentary:Targeting Efforts to End Hunger by 2030

文章框架:在食品和营养安全领域投资更多的国家往往饥饿水平较低。

观点摘要:

在食品和营养安全领域投资更多的国家往往饥饿水平较低。根据“马拉博协定”,非洲撒哈拉以南的许多国家承诺提高农业支出;“结束农村饥饿”计划考量着这些国家将如何兑现这些承诺,并将它们与世界上其他国家进行比较。由于每个国家都有食品和营养安全投资来源,所以本报告根据农村人口规模增加了几种可利用资源:国内政府对农业以及食品和营养安全的支出;官方发展援助(FDA)以及其他资助食品和营养安全的官方来源,包括金砖国家(BRICS);外商直接投资农业;美国私营非政府慈善机构。

城市影响力以及在不断变化的世界秩序中城市的定位[26]

原文标题:Urban Influence and the Position of Cities in an Evolving World Order

文章框架:民族国家并不是国际秩序的唯一参与者,这一点变得越来越清晰,多边组织、跨国公司、跨国倡议网络以及城市正在对全球政策和全球治理发挥多元影响力;2014年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成立是新兴经济体利用其经济优势不仅从经济上而且从政治上参与国际项目的最佳例证。

观点摘要:

民族国家并不是国际秩序的唯一参与者,这一点变得越来越清晰。多边组织、跨国公司、跨国倡议网络以及城市正在对全球政策和全球治理发挥多元影响力。从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谈判中发挥的作用到跨国倡议网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来看,民族国家不再是全球政策和全球治理的唯一参与者。而跨国企业、城市以及民族国家对全球治理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基于其经济实力。传统上,民族国家的经济产出以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而跨国公司和城市同样使用这一标准来衡量其经济实力。通过对这三类经济实体对比后发现,一些城市在全球经济中的参与度比许多民族国家和跨国公司更高。一个国家的实力和影响力往往与其经济实力相关。例如,1975年成立的七国集团(G7)就由当时世界上较发达的7个经济体组成,这7个国家定期聚集到一起进行政策协调,致力于实现共同目标。2016年关于美国外交政策的民意调查显示,71%的受访者认为经济实力而非军事实力是影响一个国家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最重要因素。另外,亚洲四小龙(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以及“薄荷国家”(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和土耳其)同样表明,经济实力的上升会促进政治影响力增强。尤其是,2014年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成立是新兴经济体利用其经济优势不仅从经济上而且从政治上参与国际项目的最佳例证。

在未来,城市可能会解决困扰世界最大国家的一系列问题

Noah Toly[27]

原文标题:In the Future,Cities May Finally Solve Problems That Have St-umped the World's Biggest Nations

文章框架:通过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和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城市可能会重塑未来的世界秩序;在经济规模方面,今天的顶级城市已经与民族国家、跨国公司一并成为全球事务的三大主要参与者;与国家一样,城市以及城市群同样能够利用经济杠杆来实现全球治理目标;七国集团以及其他有政治影响力的新兴国际组织,如金砖国家最初都是利用其经济优势来获得政治影响力的。

观点摘要:

1.在接下来的七天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将在基多汇集,参加联合国住房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国家元首、市长、企业领导人和民间社会代表将参加这次会议,共同探讨城市改变地球的方式。通过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和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城市可能会重塑未来的世界秩序。在经济规模方面,今天的顶级城市已经与民族国家、跨国公司一并成为全球事务的三大主要参与者。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研究发现,在全球较大的100个经济实体当中,有42个是城市。而在2010年世界银行的调查中,全球较大的100个经济实体当中城市只占了34个。长期以来,城市是全球经济的中心,它促进了人员、商品、资源和财富的流动和聚集,当前,城市正在以更快的速度积累经济实力。

2.但当东京和纽约的城市GDP能与加拿大、西班牙以及土耳其的GDP相竞争时,这对它们的政治影响力又意味着什么呢?与国家一样,城市以及城市群同样能够利用经济杠杆来实现全球治理目标。七国集团以及其他有政治影响力的新兴国际组织,如亚洲四小龙(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和中国台湾)、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以及“薄荷国家”(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和土耳其)在最初都是利用其经济优势来获得政治影响力的。如果许多城市的经济规模与一些有影响力的民族国家相当,那么就有理由相信,城市享有同样的机会对全球经济活动施加影响,而不仅仅局限在自己的范围之内。

3.然而,由于环境和政治挑战会对经济现状的稳定构成威胁,因此城市在此基础上发挥影响力的同时也会面临风险。但面对这些威胁,城市抓住机遇进一步扩大了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我们可能现在还无法得知城市将如何影响全球力量的动态发展,但可以肯定的是,城市不会支持一个在环境和政治方面充满了不确定性的世界秩序。城市面临两个选择,一方面,城市可能会引导经济产出,创造一个在环境和政治方面具有稳定性的世界秩序;另一方面,如果城市不这么做的话,当前的经济状况可能会是不可持续的。不管城市做出哪种选择,大范围的改变都将发生。

21世纪的稳定:全球食品安全促进和平与繁荣[28]

原文标题:Stability in the 21st Century:Global Food Security for Peace and Prosperity

文章框架:除了传统捐助者之外,新兴的世界领导者——中国、巴西和印度也正在全球农业发展和食品安全问题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4年,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金砖国家)共同成立了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其总部于2016年在上海建立,同年在南非设立了首家区域办事处。

观点摘要:

1.除了传统捐助者之外,新兴的世界领导者——中国、巴西和印度在全球农业发展和食品安全问题上也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在非洲发挥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中在某些方面发挥的作用并不能被很好地理解,但其在这一地区的参与度仍然较大。中国是许多非洲国家公路和发电站等基础设施项目的主要投资国,并对非洲国家的农业政策提出建议。中国政府已经在23个国家建立了农业示范中心,旨在为非洲农民提供培训、技术以及市场渠道。每年有超过1000名非洲学生接受中国赞助的农业项目培训。2007年,中非发展基金会成立,这是中国首个针对非洲的投资基金会,目标投资额为50亿美元。随着2015年12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高调到访南非,参加第六次中非合作论坛,中国在这一地区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在访问期间,中国与南非签署了多项商业协议并提供了大量新增拨款、贷款、出口信贷以及投资基金。

2.除中国外,巴西、印度以及其他新兴国家同样在帮助非洲进行一系列农业项目并提供基础设施投资。例如,2006年,巴西农业研究合作中心在加纳开设了非洲办事处。该研究中心主要着眼于农业发展项目,例如为加纳、津巴布韦、塞内加尔、肯尼亚和莫桑比克等国提供更多的食物。除了双边努力外,2014年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金砖国家)共同成立了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其总部于2016年在上海建立,同年在南非设立了首家区域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