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李文忠:天子脚下,谁敢如此大胆扣我家仆!
- 收养朱雄英:我真不想当镇国王!
- 诸羊黄昏
- 4206字
- 2025-04-12 13:47:04
少点租子,施舍点钱财,免费教孩子读读书。
这么简单的事情,能让老百姓感恩戴德。
但貌似,也就这么个地主能做出这种事来,
李明察觉到朱元璋的目光,只是微微一笑,并未多言。
他走上前去,对那群佃农挥了挥手:
“各位乡亲,辛苦了!这些人交给官府处置便是,不必脏了大家的手。”
为首的壮汉闻言,立刻收起锄头,恭敬地说道:
“李先生,这些人胆敢来您这闹事,就是和我们全村过不去!您平日里待我们如亲人,我们岂能坐视不理?”
其他佃农也纷纷附和,声音中满是真诚。
他低声对朱标说道:
“标儿,你切记住,日后去打听打听,这李明平日里是如何对待这些佃农的,要是咱们大明所有的地主都跟他一样,那咱大明估计几百年都不会有人造反了!”
朱标点点头,正想要说些什么,院门外却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只见一名衣衫华丽的中年男子带着几名随从匆匆赶来,脸色阴沉如铁。
他一到场,便高声喝道:“住手!都给我住手!”
佃农们见到来人衣着不凡,气势汹汹,一时有些犹豫,纷纷退后几步。
那中年男子见状,冷哼一声,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李明身上,厉声道:
“姓李的,你好大的胆子!竟敢纵容刁民殴打我家护院!你知道我是谁吗?你知道我背后是谁嘛!”
李明还未开口,朱棣便上前一步,叉着腰,淡淡地问道:
“你是谁?你背后又是谁?”
兄弟你赶紧说,咱赶紧把人抓了脑袋砍了完事了。
这中年男子,自然便是杜聪。
他的计划其实比朱棣想的还要更加完美。
杜聪身为国公府的管家,心思自然是要细腻点的,他也知道这种伪造债务的方法,很容易被人追查,为了不玷污国公府的名誉,他从一开始就找了这些地痞过来按照追债闹事。
等事情打到官府,李明蹲了大狱,他再出面威逼利诱,用低价买下李明的烈酒生意,让李明用这笔钱还账。
事情办完,再处理掉这些地痞流氓,这个计划就是天衣无缝!
谁也说不出来国公府半个不是!
可是,如此完美的计划,竟然被这一群大字不识一个的佃户给搅乱了,弄得他杜聪得专门出门保住这些兔崽子!
真是可气!
看到朱棣站出来,如此嚣张的问话,杜聪连连冷笑:
“看来你们这个村子都是横人啊!一个个的都不想活了吗?说出来不怕吓死你,我背后可是李老爷!”
朱元璋,朱棣,朱标,还有所有的那些佃户,全都齐齐看向李明。
李……老爷?
所以,这场闹剧,是李明自己欠了自己的钱,然后自己再安排人找自己讨帐?
李明呵呵一笑。
“哦~你叫我干嘛呢~”
杜聪冷哼一声:
“不过是有幸跟我家老爷一个姓氏罢了!我家李老爷可是朝中有大关系的!不怕死的就接着打!”
杜聪当然不敢暴露李文忠的身份,毕竟这件事情,本身就是背着李文忠干的。
但是说李景隆吧……
杜聪一来是担心这些老百姓根本不知道李景隆是谁。
二来他也有点担心,这些老百姓万一知道李景隆这个京城三废的名号,那就更加丢人了。
所以他就只说是个大官。
而一听到官这个字,老百姓们也确实如他所想,顿时就怂了。
但有人听到官这个字,反倒是有些跃跃欲试了起来。
“李老爷……”
朱元璋眉头一挑,似笑非笑地看向李明:
“小子,你这又是惹了哪路神仙?”
李明耸了耸肩,无奈地说道:
“张老爷,这我可真不知道。我李明向来安分守己,从未得罪过什么李老爷啊!”
安分守己?
哼。
这话朱元璋虽然不信,但他也的确明白,这事儿估计大概率不是李明惹出来的,而很有可能是这个所谓的李老爷盯上了这个烈酒的生意……
真是胆大包天啊,连咱老朱的生意都敢抢?
还是个官……
呵呵呵呵……
朱元璋冷哼一声,目光如刀般盯着那杜聪,语气却平淡的,就像是吃饭喝水:
“小子,别觉得一个所谓的朝中关系就能吓住咱!告诉你,咱不信!不过咱也给你一个机会,这里的所有人谁都不能走,咱唯独放你一个人回去报信?”
嗯?
报信?
杜聪眉头一皱:
“你是何人?”
朱元璋厌恶的翻了翻眼皮:
“你还没资格知道咱是谁,找个人乖乖去报信!叫你们家那个什么狗屁的李老爷亲自来赎你这些手下!他不亲自来,我不仅仅一个人都不放,还会把他们的腿都打断!明白吗?”
说到最后一个字,朱元璋猛然一瞪眼!
这久居上位的气势,直接吓得杜聪不由自主地后退了一步。
他虽不认识朱元璋,但那股难以言喻的威严让他心生战栗。
这种气势,怎么跟自家老爷身上有点像?
难不成这也是一个大官?不可能啊,咱都查清楚了,这个姓李的小地主,什么大官都不认识啊!
杜聪强行镇定下来,咬着牙道:
“好好好!你有种!你……你们给我等着!我家老爷绝不会放过你们!”
...
曹国公府。
李文忠坐在书房里,手中的茶杯已经凉了,他却浑然不觉。
窗外春光明媚,几只麻雀在枝头叽叽喳喳,他的病已经好多了,身子都觉得轻松了许多。
所以,这本该是个令人心旷神怡的午后,可不知为何,他的右眼皮却跳个不停,像是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左眼跳财,右眼跳灾……”
李文忠喃喃自语,手指不自觉地按在跳动的眼皮上。
作为朱元璋的养子,当朝曹国公,他经历过太多大风大浪,这种莫名的不安感,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了。
“诶!老爹!您怎么一个人在这儿发呆呢?”
李景隆推门而入,脸上挂着掩饰不住的得意笑容。
他今年二十出头,生得眉清目秀,一身锦缎华服,腰间挂着价值连城的玉佩,走起路来叮当作响。
当然了,最招人看的,肯定还是那张画着大红牡丹的骚包扇子了。
李文忠抬眼看了看李景隆,又看了一眼他手中的扇子,眉头皱得更紧了:
“你个小兔崽子,又想要干什么?你天天胡闹,给老夫惹的麻烦还不够吗?”
李景隆嘿嘿一笑,凑到父亲身边坐下:
“老爹……瞧您说的,儿子哪次惹麻烦不都是一开始想要为了你好吗?只是儿子能力不足,运气又差,这才……”
“行行行!别跟我废话了,赶紧滚蛋,老夫没闲心听你闲扯!”
李文忠不耐烦的摆了摆手。
真要说他这辈子最遗憾的事情是什么,那肯定就是李景隆了。
他当时真该给他射墙上!
好在,这个大儿子无能废物,但是老二老三还行,自己反正拼搏一生也留下了一个国公府,怎么也不会饿死这个没啥能耐还天天惹事的麻烦精。
至于老二老三,这俩孩子做学问还行,以后应该也饿不死。
这次大病初愈,李文忠也算是看开了,想到这三个儿子之后能够开枝散叶,咱老李家又能够继续发扬光大,李文忠脸上也多了一丝笑容。
然而就是这个笑容给了李景隆一个错误的信号!
本身被老爹骂了这么一句,李景隆都灰溜溜的准备跑了,可是看到李文忠脸色这洋溢的幸福微笑,李景隆又停下了脚步!
“嘿嘿,老爹,你又高兴啥呢?难道您已经知道我给您准备的礼物了?”
李景隆笑得更加得意,眼睛里闪烁着狡黠的光芒。
“礼物?什么礼物?”
李文忠放下茶杯,笑容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心中那股不安感却越发强烈。
这兔崽子,不会又惹事了吧?
李景隆摆摆手:
“诶!不急不急,等杜管家回来您就知道了,儿子知道爹爹是大病初愈,又赶上大寿,所以特意准备了一份大礼,已经让杜聪去取了!”
哦?
李文忠微微一愣。
没想到这小子,还真有靠谱的时候了。
他竟然记住自家老子的生日了!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家丁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跪倒在地:
“老爷!不好了!杜管家被人扣下了!还有咱家十几个伙计,都一起被扣下了!对方说……说要老爷亲自去才肯放人!”
“什么?!”
李文忠拍案而起,红木书桌被震得嗡嗡作响:
“在应天府,天子脚下,谁敢扣我曹国公的管家?还要我亲自去赎人?简直笑话!牵我马来!我倒要看看是谁敢在咱的面前如此嚣张!”
……
与此同时,城南坊,李家田庄。
李明正斜眼看着面前这位杜管家。
他虽然不认识杜聪,但是看这身穿着打扮也能够看得出来杜聪来历不简单,而最近跟他有关联的大户人家……
那就只有当初那位人称京城三废之一的李老三了。
只是……
李明问了好几个人,也不知道这所谓的京城三废到底是谁。
看起来,可能就是几个认识的人起的外号吧?
不过,只看当初那位李少爷和眼下这个杜聪的穿着打扮就能够看得出来,他们一家的身份应该并不简单……
“这烈酒的生意还真是一块热猪油,什么苍蝇都会招来……”
“你小子骂谁?”
朱元璋看了一眼李明,冷哼一声:
“咱也是苍蝇?”
李明呵呵一笑:
“我说张老爷你别多心,我说他呢,你可是我的财神爷,怎么会是苍蝇呢?要是苍蝇那也是金苍蝇!”
朱元璋一瞪眼:
“你小子……算了,咱不跟你计较!”
这小子,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
而此时,朱元璋的长子朱标和四子朱棣,就只当没听见这爷俩的斗嘴。
有些事儿啊,就不能细琢磨。
李明也是靠着门框,优哉游哉的看着他们。
反正保护费也交了,这事儿也就不归他管,就算这个所谓的杜聪也是淮西勋贵又如何?
那也是他张老爷的麻烦。
李明无所谓的。
朱标温文尔雅,正耐心地跟周围的佃户们聊着,怎么看都像一个书生。
朱棣则一脸冷峻,手按在腰间佩剑上,警惕地注视着街道方向,怎么看都像是一个流氓。
再看看张老爷呢?
一脸的皱纹,黑不溜秋的老脸。
要不是之前他自己说,李明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他跟勋贵亲戚这四个字给联系上。
看着更像是一个辛勤耕耘的老农。
李明挑了挑眉毛:
“张老爷,我说你们这一家勋贵亲戚怎么还不如人家一个管家品相好啊?”
朱元璋只觉得额头青筋直跳,他盯着一身丝绸穿着光鲜的杜聪,眼神微冷:
“哪有形容人用品相的?再说了,看人哪能看看衣服?没眼力劲的小子,今天就让你开开眼!“
“嘿,张老爷,这话可是您说的!就看你给力不给力了。“
李明微微挑眉:
“这个杜管家一看就来者不善,说不定背后也是官宦之家,您要是真惹上了麻烦,不会到时候还得我善后吧……”
朱元璋放下茶杯,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放心吧,咱还是认识一些朝中大官的!更何况这次的道理还在咱们这边,不过是一介家奴,也敢狐假虎威行此巧取豪夺之事?哼哼……”
站在一旁的朱标和朱棣对视一眼。
朱元璋这话说的非常的平淡,可是他们兄弟两个却都从父亲的语气之中听出来了那一丝菁纯无比的杀意!
不是因为区区酒水的事情,而是这应天府,天子脚下,居然有人敢如此明目张胆地巧取豪夺!
要知道咱老朱本来就是穷百姓出身,最看不得穷人受欺负!
连李明这样的小地主,在应天府周边做个生意都如此的困难,更何况那些百姓了!
朱元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在极力压制着什么。
他站起身,对李明说道:
“算了,这个所谓的李老爷,也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来,咱先进去,你接着给咱讲讲那个什么宗室制度……”
“那行,我在外面留着。”
朱棣此时呵呵一笑,像是揍人的事情。
留给他就行了。
在家他被老朱揍。
在外,可就是他揍别人了。
..
此时。
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紧接着是马蹄声和家丁的吆喝声。
朱棣脸色一变,快步出门。
“他娘的,哪个不开眼的这么大胆!敢扣下老子的家丁!”
一声怒吼如雷霆般炸响,李文忠带着李景隆和二十多名家丁气势汹汹地闯入了酒坊大院。
朱棣冷冷地站在院门旁,居高临下地看着来人:
“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