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3.1 砖座117号

安安回到家,一边收拾东西,一边问身旁的婷婷:“明天去不行吗?现在过去太赶了。”

“哎呀,快收拾吧。”徐婷婷躺在床上玩着手机,撒娇似的说道。

收拾妥当后,两人拿着行李下楼。

“瞧你们急急忙忙的,我这儿也没特意给我妹妹准备啥。诺,把这盒七彩面条带过去。”博文妈提着一个红色盒子走过来,“来,婷婷。太重的东西你们拿不过去,这是雪薇的婆婆送的,味道很不错,拿回去尝尝。”

“好的,姨妈。”

“博文,下来,开车送她俩一趟。”博文妈朝楼上喊道。

“哎呀,我没空。”博文扯着嗓子回应。

“没事儿,我们出去打车就行。”安安赶忙说道。

“那行,你们路上小心点啊。安安,到了那儿给我们回个电话。”

“好的,妈妈。”

博文妈把她俩送到门口便没再继续送了,因为他们还要赶着去出摊。

到了国门口岸,婷婷对安安说:“三姐,你别着急出去,在里面坐一会儿。我没身份证,得去排队。”

“行,大概要多久?”

“刚刚看了下队伍,大概得 2个小时。”婷婷打了个哈欠,无精打采地说。

“啊,这么久?那我去免税店买点东西。”

“嗯,行,别买太重的,咱俩不好拎出去。”说着,婷婷掂了掂手里的面条,“姨妈这盒东西可真重。”

安安见状,接过盒子,示意婷婷快去排队。

免税店里人很多,安安逛了许久,想消磨些时间。最后买了些糖果零食、驱蚊贴,还有两盒燕窝。糖果是给大哥大姐家孩子的,燕窝是给奶奶和妈妈的。记忆里,奶奶是个沉默寡言的人,烟瘾特别大。

差不多快七点了,安安在微信上问婷婷进展如何。过了好一会儿,婷婷才回复说,她可以去排队了。

安安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朝里面走去。安安走的这条通道根本没人,不用排队,也没什么繁杂手续要办,只是工作人员反复询问安安出去的目的,还温馨叮嘱了一番。

走过长长的走道,出来后还得去另一边盖章。安安来到窗台旁,看到里面乱糟糟的,还放着很大声的音乐。办公桌上坐着两个工作人员,女的戴着一副眼镜,男的年纪比较大,嘴里嚼着槟榔。安安有些犹豫,在男人的眼神示意下,把证件从窗口递了进去。

那人翻了翻安安的证件,又抬头看看安安,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说:“中国人,第一次要人民币200……200。”

安安满心疑惑,婷婷跟自己说给 10块就行呀。安安半信半疑,从包里掏出钱包。这时,徐婷婷突然跑向安安,给了安安一个眼神,按下安安手里的钱包,笑着朝里面的人说了几句金坎语。那个男的皱皱眉,回了几句。最后徐婷婷只给了他当地现金 2000,折合人民币差不多 10块多一点,就拉着安安,提着东西朝大门方向走去。

“你们说啥了?”

“我跟他们说,你的证是重新办的,不是新人。”

“嗷嗷。”

“三姐,下次别傻乎乎地就给他们掏钱,这群人黑得很。”

大门外面是一条拥堵的马路,路边有等着拉客的三轮车,有拿着一沓现金背着斜挎包换钱的中年女人,有卖小吃的,还有乞讨的……安安被挤得紧紧贴着婷婷。道路破破烂烂,旁边的房子也很旧,挂满了广告牌,有中文的,也有安安看不懂的弯弯扭扭的金坎文!

“三姐,你跟紧我。”婷婷回头对安安说,“大嫂已经在前面等着了。”

“好……哎呀。”

安安被旁边的人踩了一脚。好不容易挤出人群,手里的袋子不知什么时候被撕开了一道口子。

“婷婷,这儿。”前面一个身材高挑的女人朝她们挥了挥手。

“这是安安?”女人问。

“大嫂。”安安盯着眼前的女人喊道。

“欸,来,给我。”女人柔声应道,接过安安手里的东西放到车里。

这是一辆很老旧的面包车,每个椅子都掉皮了。安安朝窗户外面望去。

“三姐,把窗户关上,太灰了。”

“好。”安安听到婷婷的抱怨,赶忙把窗户摇上去。透过满是灰尘的玻璃,安安隐约能看到外面坑坑洼洼的道路和破败的建筑物。安安注意到一个现象,几乎每一家稍微盖得好点儿的房子旁,都会有一间简陋的铁皮屋。路上行人三三两两,他们大多不穿裤子,而是围着隆基。

“安安,饿了吧?”开车的女人问。

“我还行,婷婷应该饿了。”安安回头看向坐在后座的婷婷,她满脸疲惫。

“她不饿,她估计是馋了。”女人说完笑出了声。

安安有些不解,但也陪着笑说:“估计是。”

车子颠簸得厉害,安安紧紧抓住安全带。差不多开了 20分钟就到了。

安安远远就看见前面墙上挂着一张蓝色铁皮,上面写着一行醒目的文字:砖座 117号。

“阿明,阿蓉,阿强,来,快到这儿来。”徐婷婷满脸笑意,朝三个小孩热情地招着手,“你们三嬢给你们买了糖果哟。”

小孩们略带拘束地朝着安安走来。他们都穿着白色短袖上衣与绿色裤子,估计刚从学校回家,穿的正是校服。

“谁是徐祖明,谁是徐祖琴,还有谁是李欣儿呀?”安安蹲下身子,温和地问道。

“我是徐祖明。”

“我是徐祖琴。”

“我是……李……李欣儿。”

“来,我给你们分糖果,这是你的,琴琴的,欣儿的。”

前两个小孩拿到糖果后,兴奋得不得了,蹦蹦跳跳地,迫不及待地一边往家里跑,一边用力扯开包装纸,把糖果塞进嘴里。倒是大姐家的欣儿,衣衫不整,小脸脏兮兮的,显得有些拘谨,总是低着头,不太敢抬头看安安。

安安提着行李箱,在大嫂的热情招呼下,把东西放到客厅旁边的侧卧。放好后,便朝着厨房的方向走去。厨房在客厅左侧,里面格外宽敞,砌了两口灶,一张大圆桌靠在墙边。

“安安来了。”眼前的女人,头上戴着一顶一次性帽子,双手不停地在围裙上擦拭,背微微有些驼,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眼里却满含笑意。怎么看都难以相信,面前的这个女人,竟比博文妈还要小三岁。

“嗯,……妈。”安安微微抿了抿嘴,轻声叫道。

“欸,快……快坐下吃饭啦。”看得出,她被安安这一声称呼惊到了,两手有些无措地擦了擦眼角,慌乱地背过身,去橱柜里找餐具。

安安见状,也赶忙忙活起来,去拿筷子、挪凳子。不一会儿,大家都入了座。

大嫂把安安和婷婷送到家后,就打包好饭菜,前往养殖场找大哥去了。大姐也没来,她在自己开的麻将馆里忙碌。大哥和大姐是双胞胎,今年都 33岁了。大姐从小就不太爱待在家里,她朋友多,喜欢四处游玩。在安安的记忆中,关于大姐的印象并不多,只记得她脾气有些凶,还老是和哥哥打架。

“三姐。”进来的是家华,左额角处有一处明显的淤青,上面贴了个创可贴,伤口看起来不小,还有一块淤青露在外面。

“家华。”安安应了一声,这个弟弟自己平日里没怎么见过。安安想起上次的电话,心里想着待会儿找个合适的机会问问。

大家围坐在餐桌旁,直到年迈的奶奶入座,才纷纷开始动筷子。老人快 83岁了,满脸都是皱纹和黑色的老年斑,身子佝偻着,平时很少说话,但腿脚看着还算灵活。安安看着奶奶,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外婆。外婆还在世的时候,特别爱唠嗑,街坊邻居都十分喜欢她。

“来,安安。”妈妈给安安夹了一大块红烧鱼肉。

安安刚接过,突然想起婷婷还没来吃饭,“欸,婷婷呢?我去叫她。”说着便起身准备出去。

“不用去,她……她睡觉呢。”大嫂赶忙拦住安安。

一旁的家华忍不住轻笑了一声:“她吃过了,在她屋子里吃过了。”

安安一脸不解:“这是什么意思?”

大嫂给家华使了个眼色,然后对安安说道:“没事儿,你赶紧吃你的。”

安安皱了皱眉头,心中满是疑惑。

“安安,都是自家人啊,快吃。”家华妈脸颊微微泛红,一边细心照顾着三个小孩吃喝,一边语气和蔼地对安安说道,“你看,我们安安都长这么大了。我听婷婷说,你把大城市里的工作辞了,回来勐卯卖房子,是吧?”

“嗯。”

“我听说那一行提成挺高的,是吧?不错,书读得多就是有用。”

“还行吧。”

“那你姨……你爸你妈在那边都做些啥呢?”

“他们晚上去集市里出摊卖玉米汁。”

“哦哦,那雪薇还是在卖药吧?”

“是的。”

“工资咋样,在药店?”

“6000左右。”

“嗯嗯,都是固定工资,是吧?唉,不过也比你大姐的工作稳定。”她顿了顿,又接着问道,“那孩子怀上了吗?”

“还没。”

“结婚都四年了吧,奇怪了,雪薇怎么就怀不上呢?”

安安摇了摇头。

坐在主位的老人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中气十足地说道:“这个邵雪薇,八字太凶,你看,她头上,她脚下,两个,都没能留下来。”

安安心里一怔,十分诧异,自己从来没听说过雪薇妈还流过两胎!

老人又自顾自地念叨着:“一个属狗,一个属羊,相冲了,相冲了。”

安安记得很小的时候,奶奶就特别喜欢算卦,还很擅长看鸡卦。每年过年,家里供完庙的鸡,必定由奶奶来宰切,鸡头、鸡腿和鸡翅必须保持完整。奶奶会把上面的肉剃干净,对着骨架端详许久。奶奶能从这几个动物骨架看出未来一年,家里人会不会有口角之争,有没有财运,以及出入是否平安。

但安安向来不相信这些,所以只是安静地吃饭,没有搭话。只是思绪不由自主地飘远了,想起雪薇这段时间经常忌口,心情似乎也有些烦躁。自从组织了一次露营后,后面就再没约大家去过别的地方。原来雪薇也在为备孕的事情苦恼着!

“来,妈。”

“诶,够了够了。”

家华妈给奶奶舀了满满一勺肉汤。

“吃饱了没?你们几个。”安安看到三个小孩齐齐放下碗筷,准备下桌出去玩,便笑眯眯地问道。

“先去写作业,知道不,晚上要停电。”家华妈提高音量,朝他们喊道。

三个小孩一前一后,互相打闹着,头也不回地跑上二楼去了。

“来,安安。”

安安看着妈妈给自己夹的菜,赶紧把碗递过去接住。安安特别喜欢餐桌上的这几碗家常菜,虽然不是什么名贵的硬菜,但味道格外好,食材都特别新鲜,应该都是刚从地里摘下来的,还是小时候熟悉的味道,香喷喷的。

吃过饭后,安安想留下来帮忙收拾碗筷,家华妈却连忙阻拦道:“不用,你难得来这一趟,怎么能让你刚来就干活呢。”说着,便赶紧把家里的两个工人招呼进来。

两个工人,一男一女。男的很胖,肤色很深,眼睛特别大,头发又黑又密,还有些自然卷,上身穿着一件灰白色短袖,搭配棕色五分裤,脚上蹬着一双绿色橡皮人字拖,名叫拉茂。女孩头发很长,眼睫毛也长长的,穿着粉色上衣和绿色裙子,模样有些腼腆,名字叫阿秋。

听说他们俩是一对情侣,就住在厨房后面的隔间。大多数时候,都是等主人家吃完,他们才去餐桌上吃,干活十分勤快。

安安一个人到院子里转了转,试图寻找一些儿时的记忆。后院矮墙上的木架挂满了黄瓜藤,结了好多小小的黄瓜。后院变化巨大,安安完全寻不到任何让自己感到熟悉的痕迹。从后院回来,安安看着眼前高大的砖混楼房,只觉得既陌生又新鲜。还记得小时候住的房子,只是一栋小小的木头房子,只有三个房间,一大家子人都挤在里面。

妈妈可真厉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