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出丑

桑榆虽满心不愿,却也明白不能失了风度,于是强颜欢笑地目送他们离去。

郊外,阿依古丽纵马驰骋,身姿矫健,故意在陆鹤与面前展现自己的飒爽英姿。

可陆鹤与只是淡淡地看着,并未有过多反应。

阿依古丽见此,索性勒住缰绳,直言道:“我知道你心中只有王妃,可我不在乎,我阿依古丽看上的东西,绝不轻易放弃。”

陆鹤与神色一正,严肃道:“公主,我与桑榆情比金坚,此生不渝。

还望公主莫要再做无谓之事,以免伤了两国和气。”

阿依古丽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不甘,但很快又恢复了笑容:“好,我暂且不逼你,不过,我定会让你看到我的好。”

这边,桑榆在王府中坐立难安,心中七上八下。

她虽信任陆鹤与,可阿依古丽的大胆直白还是让她有些心慌。

待陆鹤与回来,看到他一脸疲惫却又坚定的模样,桑榆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

陆鹤与将郊外之事一五一十地告诉她,还紧紧握住她的手:“不管发生什么,你都要相信,我只会守着你。”

桑榆重重点头,眼眶微红。

然而,阿依古丽并未就此罢休,接下来的日子里,她依旧时不时出现在陆鹤与身边,送各种塞外奇珍,还找借口与他相处。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悄然拉开帷幕,桑榆深知,这一次,她要为自己的爱情全力守护,绝不能输。

春日的晨曦,如一层薄纱,轻柔地洒落在王府那雕梁画栋的楼阁之上。

花园里,繁花似锦,微风拂过,花枝摇曳,仿佛一场盛大的舞会正在悄然上演。

老夫人身着一袭素色的锦衣,外罩着一件精致的织锦坎肩,在贴身丫鬟翠儿的陪伴下,沿着蜿蜒的石子路,缓缓踱步。

她的步履虽不如年轻时那般轻快,但身姿依旧挺拔,岁月在她脸上留下的痕迹,反而增添了几分沉稳与慈祥。

不远处,陆鹤与和桑榆正携手漫步在花海之中。

桑榆一袭淡粉色的罗裙,裙摆上绣着精致的牡丹花纹,随着她的走动,如同一朵盛开的牡丹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陆鹤与则身着一袭月白色的长袍,腰间系着一条墨色的腰带,上面镶嵌着一块温润的玉佩,愈发显得他身姿挺拔,气宇轩昂。

两人的身影交织在一起,时而驻足欣赏盛开的花朵,时而低声细语,亲密无间。

桑榆轻轻倚在陆鹤与的肩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眼中闪烁着温柔的光芒。

陆鹤与则微微侧头,在她耳边轻声说着什么,惹得桑榆咯咯直笑。

老夫人望着这一幕,眼中满是欣慰,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身旁的翠儿顺着老夫人的目光望去,笑着说道:“王爷和王妃可真是恩爱,老夫人您就等着抱孙子吧。”

老夫人微微点头,目光却依旧停留在那对璧人身上,思绪却如脱缰的野马,飘回了多年前。

“这孩子,刚到府里的时候,又瘦又小,可眼里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老夫人轻声说道,声音里带着几分回忆的温柔,仿佛当年那个倔强的小男孩此刻就站在她眼前。

“那时候我对他严厉,没少罚他,可都是为了他好啊。”

老夫人微微叹了口气,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追忆。

翠儿在一旁连忙应和:“老夫人您这是用心良苦,王爷如今这般出色,多亏了您当年的教导。”

老夫人缓缓踱步,目光落在花园中那棵古老的银杏树上。

这棵银杏树,见证了王府的兴衰荣辱,也见证了陆鹤与的成长。

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老夫人的思绪也随之回到了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

那是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大雨如注,敲打着王府的屋顶和门窗。

老夫人坐在书房中,手中捧着一本古籍,眉头却微微皱起,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寂静。

老夫人放下手中的书,起身打开门,只见管家浑身湿透,怀里抱着一个昏迷不醒的小男孩。

“老夫人,这孩子是在王府门口发现的,看样子饿了很久,还发着高烧。”

管家焦急地说道。

老夫人连忙将孩子抱进屋内,让丫鬟们拿来热水和干净的衣物。

她轻轻擦拭着孩子脸上的雨水和污垢,看着那张瘦弱却倔强的小脸,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怜惜。

“这孩子,怪可怜的。”

老夫人轻声说道,“先把他安置在客房,找大夫来看看。”

经过大夫的悉心治疗,小男孩的病情逐渐好转。

他醒来后,看着周围陌生的环境,眼中满是警惕和不安。

老夫人走进房间,坐在床边,温柔地看着他:“孩子,别怕,这里是王府,以后你就住在这里,我会照顾你的。”

小男孩望着老夫人慈祥的面容,眼中的警惕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感动和信任。

从那以后,小男孩便留在了王府。

老夫人给他取名为陆鹤与,将他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般对待。

然而,老夫人深知,在这乱世之中,唯有严格的教导才能让他日后有立足之地。

于是,她对陆鹤与的要求格外严格。

“记得有一次,他读书偷懒,我罚他在书房跪了整整一个时辰。”

老夫人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追忆,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那个倔强的小男孩跪在书房中的场景。

“当时他虽倔强地不肯认错,可后来却愈发刻苦,我就知道,这孩子骨子里有志气。”

老夫人微微眯起眼睛,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翠儿感慨道:“王爷是个知恩图报的人,这些年对老夫人您孝顺有加,整个王府上下都看在眼里。”

老夫人轻轻叹了口气,目光望向远方,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和那个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儿子。

“我的亲生孩儿,为了守护家国,征战沙场,最后……”老夫人的声音微微哽咽,眼眶也渐渐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