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访贤行动
- 双穿:这个三国有龙气
- 作家q0DVg6
- 2082字
- 2025-04-06 08:00:06
“嗯,此计不错,但具体派何人去做呢?”袁隗颔首问道。
袁术连忙说道:“堂兄袁涣,虽非袁家核心子弟,但也是近支旁系子弟,可代表袁家出面联系泰山黄巾与泰山郡世家大族。
同时,袁涣还有镶龙秘术,正适合用来支援泰山黄巾!”
“嗯,甚好,那便让袁涣前去处理此事吧。去秘库中取如意布袋交给他,告诉他,做成此事,老夫重重有赏!”袁隗说道。
袁术大喜,连忙说道:“请叔父放心,侄儿定将此话带到!”
说完又洋洋得意的看了眼立在旁边的袁绍。
他与袁绍素来不睦,觉得袁绍这等庶子根本没有资格与自己相提并论。
但先前众人眼瞎,竟觉得袁绍能力在他之上,当真是岂有此理!
不过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袁绍这小娘养的果然上不了台面,一遇到事情就露底了。
终究还是要我来收拾残局!
待此事过后,看谁还敢再说他袁公路不及袁本初!
袁绍看着袁术肆无忌惮的挑衅模样,心中已是怒极。
只是甚至此时不是爆发得时候,于是强自克制。
直到袁隗说出都散了吧这四个字,方才随着众人离开太傅府。
当夜,司隶校尉府。
袁绍一边吩咐仆役收拾行装,一边书写辞官文书。
待文书写完,便将许攸召来。
“今日之事,你已经知道了。
明日一早,我就会出城。
这是我写好的辞官文书,你待我出城后,便替我交给陛下吧!”袁绍将辞官文书交给许攸,然后说道。
许攸惊愕道:“主公,即便是真要离开洛阳城,何以这般着急呢?
何不在洛阳城中多留几日,或许此事还有转机呢?”
“不可能的,我了解叔父性格,他做事从来都是要么不做,做就做绝!
既然已经决定了让我离开洛阳城,就绝不会改变决定!
我在洛阳城中多留一日,只会让他更加恼怒,还不如尽早离开,如此才能缓和关系,以待将来!”袁绍摇头道。
许攸顿时无语哽咽道:“主公……”
“别做此等小儿女之态,其实我这般的迅速离开洛阳城,还有一个目的。”
袁绍摆摆手,将许攸后面的话全都堵在嘴里,目光灼灼的说道。
许攸愕然道:“主公还有何目的?”
“我的目标太大,我一日不离开洛阳城,很多人的目光就会盯在我身上,让我难以做事。
唯有我离开洛阳城,你才能方便行事!
所以我提前离开洛阳城,其实是为你节省时间!”袁绍说道。
许攸问道:“那主公是要属下去做什么?”
“我要你将今日之事,设法通知季秋!”袁绍说道。
许攸愕然道:“通知季秋?”
“不错,袁公路让袁涣去对付季秋,此事若是成了,叔父必会将那袁涣提拔到洛阳城来,顶替我的位置。
那我就再也没机会回到洛阳城了!
为今之计,我们与季秋的仇怨必须放到一边了,得先对付袁涣才行!
唯有破坏掉袁涣的行动,我才能有返回洛阳城的机会!”袁绍沉声说道。
许攸神色也陡然变的严肃起来,意识到此事的重要性,拱手行礼道:“请主公放心,属下必定为主公做好此事!”
……
洛阳城外无名山谷。
就在袁绍许攸计划着要向季秋透漏袁家谋划的时候,季秋部队已经拔营出发了。
接下来他们要向东前往偃师,出轘辕关,经过阳翟、许昌等地,到达陈留。
从陈留继续向东,经过定陶,进入山阳郡。
最后从山阳郡向东,即可到达泰山郡。
要一路向东,进入兖州,经过他们陈留济阴二郡,东平济北二国,最终抵达泰山郡。
总路程大概500公里,总时长大概是15天左右。
季秋让魏延来主持大军的行军事宜。
这是他麾下最早期的大将,又屡立战功,不论资历,还是能力,都镇得住场子。
至于他自己,则是脱离了部队,独立行动。
选择独立行动的原因,是他要利用部队赶路的这段时间,去招揽一些人才。
三国是个群星璀璨的时代。
尤其是这个时期,很多人才还处于未发迹的在野状态,正是拉拢发掘的好时候。
什么?
你说以前怎么不干这事?
当然是因为以前没资格啦!
以前他只是一个白身,有什么资格招揽人才?
那些在野人才,又凭什么投靠他?
但现在不同了。
现在他是泰山郡尉,而且是拥有泰山太守正印的泰山郡尉。
这几乎等同于是泰山太守!
而一郡太守之位,已经足够吸引一些人才了。
当然,人才选拔是双向的。
会被他吸引的人才不少,愿意投靠他的人才也不少,但能被他看中的人才却不多,能让他亲自出面去招揽的人才更不多。
再加上他麾下职位有限,同类型的人才难以重复招募。
那符合要求的人才就更少了。
仔细捋一捋,同时满足所有要求的人才,貌似只有四人。
黄忠、郭嘉、典韦、赵云!
随后按照由近及远,自南向北的原则,季秋决定先去招募黄忠。
于是开着时空门,两个世界不断穿越,季秋的身影好似闪现般飞速向前跳动,每次跳动都会无视地形前进数百米。
大概两个小时后,季秋来到了三百公里外的南阳郡的郡治宛城县。
时至中平五年六月,宛城县还没有经历汉末战火的洗礼,依旧是天下一等一的繁华之地。
巍峨的城垣蜿蜒起伏,在日光下闪耀着古朴的光芒,每隔数丈便设有一座瞭望台,彰显着天下雄城的威严。
城门处,厚重的城门洞开,商队的驼铃声、车轮的吱呀声与行人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奏出一曲市井交响乐。
身着铠甲的士兵整齐列队,却漫不经心地扫视着往来人群,并没有太高的警惕性。
城中,宽阔的青石大道贯穿南北,路旁店铺如林,招牌幌子在微风中猎猎作响。
珠宝店内,翡翠玛瑙、金银器物在烛火下熠熠生辉,引得达官显贵们驻足品鉴;
酒楼里,雕梁画栋,珍馐美馔摆满桌案,食客们推杯换盏,高声吟哦。
戏台上,伶人们粉墨登场,唱念做打,一招一式尽显功底,台下叫好声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