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地道战

就在王根生回想着地道战的电影的时候,其思路却是被哭泣的声音给打断了。

扭头看去,原来是李秀的姐姐李雪正在哭着呢!

对于李雪的哭泣,王根生也能理解,别说在这个时代了,就是在王根生穿越前的那个时代,房子也是一个家庭,一个人最为重要的财产。

小鬼子们在李家村找不到村民,然后烧了李家村后也并没有多待就离开了李家村。

于是一众村民回到李家村之后,也开始收拾残骸了。

王根生看了看,发现这李家村被烧毁的其实并不是很严重,就是木制的窗户和门被烧掉了,其屋顶也被烧塌了。

但是最为主要的土砖墙却是完好无损,所以只需要再弄上一些木头,然后重新把门窗,以及屋顶搭起来之后,就又可以使用了。

而这些所花费的功夫不及垒土砖墙的五分之一,建房子最重要的还是垒墙了,尤其是烧青砖或者土砖的花费那可是不便宜的。

把自己带来的一个班的战士留下来帮助李家村的村民重建房屋之后,王根生独自一人回到新二团的驻地王家村。

“什么!这群该死的小鬼子,王根生,这件事你做的很好!”

在王根生汇报了情况之后,新二团的团长孔捷先是气愤的拍桌子,然后又肯定了王根生当时的决定,紧接着孔捷想了想又对着王根生说道:

“这样,毕竟这件事情还是因我们而起,你把一营的战士带着去给李家村的老乡们把房屋重新修缮起来!”

王根生闻言也是点点头后就道:

“团长,咱们这样其实也不是办法,这一次要不是发现的及时,给了老乡们留了充足的撤退时间,不然李家村的损失还得更大,所以我觉得可以发动李家村的老乡们在李家村的地下多挖一些地道,这样不管是用来储备粮食等物资还是用来逃跑都是极为方便的!”

王根生这话可没有假,要知道李家村虽然这几年里被小鬼子搜刮的粮食不少,但是每家还都有好几百斤的粮食。

因此李家村的一众村民们在撤退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挑着一两百斤的粮食。

所以可想而知,如果不是有百里秀这个人提前通风报信,这后果就算在村口放哨人通知了,那么挑着粮食的李家村百姓怎么可能跑得过那些小鬼子呢!

而如果空手逃跑,固然能够跑的快,但是没有了粮食,就算跑掉后,怎么生成那可就是一个大问题了,这年头粮食就是生命啊!

孔捷对于王根生的提议深以为然的点头道:

“挖地道藏粮食,藏人是个好办法,不过这个地道要怎么挖,还是得好好琢磨,琢磨,不然这地道就不是用来保护村民的了,而是囚禁自己的地牢了。”

王根生对于孔捷的话也是深以为然,毕竟在抗战历史上,地道战一开始的效果也不是那么好的,其实地道战的发展状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起初是四二年的五一反扫荡前后,冀中軍民为了防备小鬼子,挖了很多简易藏身洞。这些如同地窖一般的藏身洞,便是最初形态的地道。

但是,由于藏身洞的空间不大,人置身于其中时,无法正常活动,这就更不提作战了。

因此,早期的地道战,只能消极躲避,无法反击。一旦洞口被发现,那就是凶多吉少,基本上就是躲在洞里之后就只能祈祷不要被小鬼子发现了,就和躲猫猫似的,当然被找到那就不是游戏输了,而是会直接把命给输了。

就比如在一九四二年五月,发生在定县北疃村的大屠杀,就是因各家挖的地窖太简易,被小鬼子逐一找到洞口。以致藏于洞内的八百多村民和受伤的八路軍,被小鬼子残忍杀害了。

然后第二个阶段是四二年到四四年期间,抗战軍民在斗争实践中,逐步把孤立的藏身洞,发展成了相连的地道。

这些升级版的地道,相比于藏身洞,隐蔽效果提升了。但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不能防水攻、火攻、烟攻、毒攻等。且反击能力也不足。日军如果重兵扫荡,地道依然很难起到实效。

这个情况在《地道战》电影中也有展现,就比如高家庄村民在扩展了原有的藏身洞后,本以为能大展拳脚。可实际效果很差,且不说不能反击,洞口还被敌军发现了好几处。小鬼子从洞口往地道内放水、投毒,并试图掘开地道。几乎让地道内的众人陷入绝境。

若不是关键时刻,民兵队长高传宝主角光环爆发,一枪击中小鬼子指挥官,加之周围村落的民兵支援,逼迫小鬼子退兵。想必高家庄的下场也是被小鬼子屠村。

再然后就是地道战的第三阶段是四四年底到抗战结束,这个阶段的地道经过再次升级后,就如电影中演绎的一样。村庄、野外和地道,组成了一个连环立体的作战阵地。攻防能力大大提升,不仅不怕小鬼子的水攻、火攻、烟攻、毒攻,同时还具有反击能力。

还好,王根生当年也是看过地道战这个电影的,后来也在网上搜索过地道战的地道结构,所以现在也能大致画的出来。

更何况在亮剑剧情里对于四二年底大扫荡也是有所描写的,在这场大扫荡中,李云龙的独立团损失了一半人,而丁伟的新一团也损失了三分之一,当然最惨的,就要数最后成立的新二团了。

由于成立的时间比较晚,装备也不怎么好,所以在这场扫荡中直接损失了三分之二,其中骨干牺牲的就更多了。

所以如果王根生能在现在,也就是四零年把地道战里的地道给弄出来,那么不用说一定会极大的减少八路以及根据地中普通老百姓的伤亡的。

不过想归想,现在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得先把新二团的一营带到李家村给村民修屋子。

在一个营,三百多号青壮年的帮助之下,李家村的房屋不到一个星期就给弄好了。

从外表看上去,除了墙壁有些黢黑的烧过的痕迹之外,剩下的已经看不出和之前有什么区别了。

只不过那些没来得及带走的被服,以及一些木制家具被烧毁重新打新的要花不少功夫和钱财之外,住人已经完全没有问题了。